溶菌酶檢查

溶菌酶為正常機體免疫防禦機制的組成部分,具有溶解細菌細胞壁的作用。在人體內,它存在於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內;也存在於黏膜分泌液中,成為體表防禦因素之一。正常人尿中無溶菌酶。某些疾病患者血清或體液內的溶菌酶活性值有顯著差別,故測定溶菌酶活性日益受到臨床重視。常用的方法有瓊脂平板法、比濁法。

基本介紹

  • 名稱:溶菌酶檢查
  • 所屬分類:生化檢查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

正常值

血清:5-30mg/L(瓊脂平板法);9.6-14mg/L(比濁測定法)。腦脊液:0mg/L(瓊脂平板法)。唾液:30-70mg/L(比濁測定法)。尿液:0mg/L(瓊脂平板法);1-3mg/L(比濁測定法)。 由於方法與實驗條件不同,測定結果有所差別,故各實驗室應建立自己的正常值標準。

臨床意義

血清溶菌酶測定對鑑別各型急性白血病有一定意義,急粒與急單血清溶菌酶升高;而急淋、急性紅白血病降低或正常;經化療奏效病情緩解後,溶菌酶水平可恢復。血清溶菌酶測定可作為判斷局限性腸炎活動性的一個有用的指標,並且有助於判斷臨床過程的嚴重程度和對治療的反應。 尿液溶菌酶含量增高的原因有:①腎小管損害;②高溶菌酶血症;③腎組織破壞。臨床上測定尿液溶菌酶主要是作為腎小管損害的一個指標,各種原因的腎小管損害都可引起尿溶菌酶含量增高。腎移植患者定期檢查尿溶菌酶活性十分必要。如移植腎接受良好,則溶菌酶活性在7天內恢復正常;若尿中過多的溶菌酶持續存在,必須疑及排斥反應的發生。 細菌性腦膜炎患者腦脊液(CSF)溶菌酶含量遠較病毒性腦膜炎患者的含量高。因此,用溶菌酶測定對二者的鑑別有重要意義。此外。CSF溶菌酶測定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原發性或繼發性腫瘤有一定輔助診斷價值。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痰液中溶菌酶含量降低;重症肺結核、泌尿系統感染患者血清或尿液中溶菌酶活性均可顯著升高。此外,溶菌酶含量測定亦可作為判斷局限性腸炎活動性指標。並有助於對臨床過程的嚴重程度和治療反應進行評價。

注意事項

有關標本保存期限、溶菌酶標準液的保存時間,文獻資料眾說不一。一般地說,標本應新鮮,溶菌酶標準液應在臨用時準確配製,測定檢樣中溶菌酶活性。目前已有用抗人溶菌酶抗體建立的溶菌酶免疫測定法。由測酶活性改為測酶含量,初步認為此法具有特異、靈敏、準確等優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