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葆深故居是清代建築,位於綾莊巷,坐南向北,磚木結構,布局緊湊,古樸典雅,現存三進,占地面積為55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本名:溫葆深故居
- 字號:明叔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南京
- 出生時間:1800
- 去世時間:1888
- 主要作品:著有《春樹齋雜著》、《春樹齋叢說》等
人物簡介,故居簡介,
人物簡介
溫葆深(1800 ~ 1888年),南京人,字明叔,清道光元年中舉人,道光二年中進士,曾經在南京鐘山書院、惜陰書院主講,著有《春樹齋雜著》、《春樹齋叢說》等。與比自己小30歲的翁同龢一樣,溫葆深也擔任過皇帝的老師,但他宮廷教師的經歷顯然比翁更豐富,他是清代鹹豐、同治兩任皇帝的宮廷專職教師,誥授光祿大夫太子少保經筵一品頂戴戶部侍郎,夫人張太夫人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故居簡介
一進前廳門楣有磚雕,花飾為鹿、鯉魚、水草、蓮花等,雕刻細緻精美、栩栩如生。二進為大廳,前有軒,面闊三間13米,進深10.6米,高7.5米,檐下花板和替木上的挑梁頭都施以彩繪,和常熟的翁同穌故居(彩衣堂)的精美藝術風格是一脈相承的。挑梁頭上雕刻著的類似於魚龍變化紋的獸頭,也可看出該建築非同於一般的民宅。梁架更是用料考究,雕樑畫棟。大廳西間為書房,規格較大,軒增加了房屋的進深,樑柱雕琢,環境清靜舒雅。書房外有一小院,原種芭蕉、桂花,清風徐來,幽香撲面。樹邊有小 井一口,直徑約30厘米,井水清洌:大廳後為二層小木樓,東側有樓廊,檐口掛落都雕有花紋,格扇窗上也布滿了精美的圖案。高大的封火牆立於東西兩側。樓後有一小土崗,"惜字亭"坐落其上,現巳蕩然無存,但周圍建築和地形,基本還能看出一些帶有花園、山丘的大宅院格局痕跡。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出版的江寧陳詒紱所著《金陵園墅志》中記載:"鐘山草堂在綾莊巷,上元溫翰初戶部肇江〔溫葆深之兄〗罷官後所築者。肇江與弟明叔宮保葆深為諸生時互相師友,致仕歸不忍離居。葆深增築春樹軒於草堂側。朝夕吟詠,年餘90,皆各名其詩集行世。"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出版的盧前所著的《冶城話舊》中記載:"溫氏宅第在綾莊巷。"盧前( 1905 ~ 1951年)為抗戰勝利後南京市文獻委員會主任、南京通志館館長。另據1982年調查此處古建築的文物普查人胡季華回憶:當年普査時在該古建築大廳兩側還看到"宗人府丞、戶部侍郎、欽差大臣、賞戴花翎、經筵講官、頭品頂戴、一品夫人、光祿大夫、太子少保"等十二面欽賜銜牌。2006年6月該處建築被南京巿政府列為巿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