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莎之戀
- 時間:1942年
- 人物:愛德華國王 辛普森夫人
- 發生地點:紐約
事件背景,曲折經歷,事件影響,事件評價,
事件背景
愛德華七世用權力換來了人民的愛戴。20世紀早期的大眾媒體對他的風流軼事保持沉默。愛德華的王妃長期受病痛折磨,愛德華則擁有眾多情婦,他還定期赴巴黎“休息和消遣”。
這位國王每天抽12支雪茄,而且善於領導時尚潮流。戴提洛爾帽子的時尚就是從他這兒開始流行的。他還喜歡射擊,曾經把一位助手的膝蓋打傷。關於他的緋聞,當時的報界是不敢隨便亂說的,但他的後輩則沒有那么幸運了。
1924年,紐約迎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女士們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愛德華七世的孫子威爾斯親王,也就是後來的愛德華八世。為了一睹這位英國未來的國王,美國民眾紛紛湧上街頭,到處都是狂熱的人群。
但威爾斯親王的生活方式卻有失慎重,他已和兩個已婚女人有過交往。喬治五世1月份時駕崩,愛德華八世剛剛繼任。這一次,他想娶一位離過婚的美國女子為妻。
曲折經歷
最終決定權並不在國王手中,當他要求英國人民接受一位離過婚的美國女人成為他的妻子的時候,議會予以了堅決的拒絕。鮑德溫首相提出了兩種選擇:要么忘記辛普森夫人,要么娶她為妻,讓出王位。
但也有其他一些官員並不這么固執,參議院副議長馬立公爵支持愛德華國王。他認為“國王的婚姻應該屬於個人問題,我們不應該把這件事情同制度聯繫起來”。 但這無濟於事,就連邱吉爾對國王的支持也無濟於事。
為了防止危機進一步升級,英國的報業巨頭主動保持沉默。但其他國家的媒體並不留情,他從前的一些風流韻事也不失時機地被翻出來惡炒。一時間,各種訊息滿天飛,威爾斯親王與辛普森夫人儼然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熱點。
然而,這一次愛德華似乎是動了真情,什麼都不能阻擋他對辛普森夫人的愛,他說“我意已決”。1936年12月11日,這位國王通過廣播對全國發表講話:“我最後想說幾句心裡話。我從來不打算隱瞞什麼,但是憲法一直不允許我直言,直到現在我才能坦言相告。你們都知道是什麼原因……什麼原因迫使我讓出王位。但是你們一定要相信我,沒有我所愛的那個女人的幫助和支持,我感到無法承擔作為國王所應肩負的責任。我們現在又會有一名新國王。願上帝保佑你們,願上帝保佑你們的新國王。”他放棄王位,選擇了心愛的女人。之後,他被稱為溫莎公爵。他的弟弟喬治六世繼位。後來,愛德華的小外甥女伊莉莎白成了女王。
當英國人民為失去國王而傷心流淚時,美國和法國報紙正在連篇累牘地報導他的簡單婚禮。
事件影響
退位事件使英國君主政體的整體架構變得鬆散。溫莎公爵死後還被牽扯進一樁醜聞——據說在二戰期間,他一直是納粹的同情者。
事件評價
這是近代以來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愛情故事,直到如今還被廣為流傳。在不列顛帝國將近千年的歷史中,還沒有一位國王會主動遜位。而他下台的原因卻是為了兩個字——愛情。這位使得他拋棄自己應有政治地位的女人,竟然是一位離過兩次婚的美國女人。
這件事在歐洲的上流社會眼裡,無異於大逆不道。在當時的歐洲主流社會,人們還無法給這件事情以充分的寬容和認同。成千上萬國王的支持者聽到了收音機里傳來的國王退位的聲明,淚流滿面地癱倒在地。也許他們的舉動裡面還包含有對這份愛情極大的敬意,他們是懷著一種無可奈何的 心情看著自己愛戴的國王走下王座的。但任何事情就是這樣,有一得必有一失。國王失去了他的王位和他的王國,得到了他最珍視的——愛情。
辛普森夫人後來以溫莎公爵夫人的身份把自己丈夫的遺體送回英國,參加國葬。整個英倫三島舉國上下一片悲聲。在那個時候,認同他們愛情的人,已經比幾十年前要多許多了。人們把他們看作是為愛情獻身的經典。也許沒有他們的愛情,整個歷史也許會被改變,現任的女王也許永遠不會出現。為了愛情而拋棄王位的君主,從國家民族的角度來看,是不負責任,從人的角度來看,是把愛情當作自己畢生的信仰,是“人”這個概念的最完美的詮釋。
結論,有代價的愛情,愛情的代價在蔑視愛情的人的面前是泰山,在珍視愛情的人的面前什麼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