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摩崖石刻群

溫泉摩崖石刻群

溫泉摩崖石刻群,位於雲南省安寧市溫泉街道溫泉社區一清路,是明至民國時期石刻群遺存。

溫泉摩崖石刻群由明代至民國時期的170餘幅文字題刻和畫刻組成,分布在螳螂川東岸鳳山由峭壁、溶洞、巨石構成的環雲崖石壁上。分布面積長600餘米,高約20米。由南至北分為三個區域,一區和二區由昆明市幹部療養院分隔,三區位於龍氏別墅內。其中以二區的石刻數量最多。其中明代題刻6幅,清代、民國時期題刻160餘幅,時間跨度320多年。摩崖石刻題刻以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右副度御史巡撫雲南的何孟春所題“聽泉”為最早,次為楊慎的“不可不飲”。溫泉摩崖題刻是雲南保存較為完好且數量最多的摩崖石刻,內容豐富且相對集中,反映出“勝地名泉”山明水秀、雲氣氤氳的自然風貌,名作與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社會風氣、社會經濟、審美標準、價值取向以及歷代統治者實行的政策緊密相連,其中部分題刻與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相關聯,為研究雲南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及風土民情提供了翔實的史料佐證。

2019年10月,溫泉摩崖石刻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泉摩崖石刻群
  • 地理位置: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溫泉街道溫泉社區一清路
  • 所處時代:明至民國
  • 保護級別:第八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8-0503-4-026
歷史沿革,文物特點,文物遺存,文物價值,所獲榮譽,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安寧溫泉,位於雲南省安寧市城北7千米的螳螂川畔,龍山、鳳山之間,之所以命名為溫泉,主要是以天然溫泉著稱。原溫泉火龍寺中的《先王先帝考碑》記載,東漢建武三十二年(56年),漢朝名將蘇文達發現了這個溫泉。又據《元混一方輿覽勝》“安寧州”條記載:“雲南諸郡,湯池17所,惟安寧州者最。石色如碧玉,水清可鑑毛髮,雖驪山玉蓮池遠不及。”加之安寧溫泉位於螳螂川畔、兩山夾峙,逐漸成為滇中地區沐浴、遊覽勝地。
漢代至明清,溫泉四季遊人在溫泉環雲崖石壁上留下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崖石刻群原位於螳螂川邊,民國時期修建公路後,山腳地面有所抬升,致使原有題刻已貼近地面,現最高處的題刻距離地面僅30米左右。

文物特點

溫泉摩崖石刻群由明代至民國時期的170餘幅文字題刻和畫刻組成,分布在螳螂川東岸鳳山由峭壁、溶洞、巨石構成的環雲崖石壁上。分布面積長600餘米,高約20米。由南至北分為三個區域,一區和二區由昆明市幹部療養院分隔,三區位於龍氏別墅內。其中以二區的石刻數量最多。其中明代題刻6幅,清代、民國時期題刻160餘幅,時間跨度320多年。摩崖石刻題刻以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右副度御史巡撫雲南的何孟春所題“聽泉”為最早,次為楊慎的“不可不飲”。
溫泉摩崖石刻群
溫泉摩崖石刻群總立面圖

文物遺存

石刻
溫泉摩崖石刻群題刻內容主要以景物景觀命名,也有聯句、詩歌、紀事、佛教用語等。除“水月觀音圖”“虎嘯生風圖”兩方為畫刻外,其餘皆為書法作品。最長的題刻為明代李燾(斗野)所題長達4米的“九曲龍窩”,最短的“不可不飲”僅27厘米,最寬的“泉石因緣”題刻約3米,最窄的“醒醉其間”僅37厘米。題刻多為二字和四字,亦有少量長文,如清代康熙年間的“春日游安寧湯池偶韻”,刻七言律詩5首共300多字,“永革夫馬碑記”則多達1693字。石刻書法,有真有草,有隸有篆。另有一方翻刻禹碑(又名岣嶁碑、禹王碑)還出現了疑似象形文字“鳥文”。
溫泉摩崖石刻群
溫泉摩崖石刻群

文物價值

溫泉摩崖題刻是雲南保存較為完好且數量最多的摩崖石刻,內容豐富且相對集中,反映出“勝地名泉”山明水秀、雲氣氤氳的自然風貌,名作與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社會風氣、社會經濟、審美標準、價值取向以及歷代統治者實行的政策緊密相連,其中部分題刻與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相關聯,為研究雲南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及風土民情提供了翔實的史料佐證。

所獲榮譽

2023年7月14日,溫泉摩崖石刻群的“不可不飲”石刻和“石淙”石刻被列入國家文物局發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溫泉摩崖石刻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溫泉摩崖石刻群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溫泉街道溫泉社區一清路。
溫泉摩崖石刻群

交通信息

自駕:自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開車前往溫泉摩崖石刻群,路程約8.9千米,用時約16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