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宮行

《溫泉宮行》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樂府詩。此詩描寫當時驪山溫泉宮的衰敗景象。前半篇八句,先描寫唐玄宗全盛時期的溫泉宮;下半篇八句就描寫唐開元、天寶以後的溫泉宮。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溫泉宮行
十月一日天子來,青繩御路無塵埃⑴。
宮前內里湯各別,每個白玉芙蓉開⑵。
朝元閣向山上起⑶,城繞青山龍暖水⑷。
夜開金殿看星河⑸,宮女知更月明里。
武皇得仙王母去,山雞晝鳴宮中樹⑹。
溫泉決決出宮流⑺,宮使年年修玉樓。
禁兵去盡無射獵,日西麋鹿登城頭⑻。
梨園弟子偷曲譜,頭白人間教歌舞。

作品注釋

⑴青繩:青色的繩子。古時用它纏束圖版、界劃天子經過的御道和圍范帝王郊祀的壇場。《宋書·符瑞志上》:“乃有龍馬銜甲……甲似龜,背廣九尺,其圖以白玉為檢,赤玉為字,泥以黃金,約以青繩。”
⑵芙蓉:荷花的別名。《楚辭·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洪興祖補註:“《本草》云:其葉名荷,其華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
⑶朝元閣:唐代閣名。在陝西省臨潼縣驪山。玄宗朝,改名降聖閣。唐李商隱《華清宮》詩:“朝元閣迥《羽衣》新,首按昭陽第一人。”
⑷龍:一作“籠”。
⑸金殿:指宮殿。南朝齊謝朓《奉和隨王殿下》之十三:“端儀穆金殿,敷教藻瓊筵。”
⑹山雞:鳥名。形似雉。雄者羽毛紅黃色,有黑斑,尾長;雌者黑色,微赤,尾短。古稱鸐雉,今名錦雞。傳說自愛其羽毛,常照水而舞。鳴:一作“啼”。
⑺決決:水流貌。《廣雅·釋訓》:“涓涓、決決……流也。”南朝梁王僧孺《從子永寧令謙誄》:“悠悠越障,決決閩海。”
⑻麋鹿:麋與鹿。《孟子·梁惠王上》:“樂其有麋鹿魚鱉。”唐孟郊《隱士》詩:“虎豹忌當道,麋鹿知藏身。”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溫泉宮行》描寫當時驪山溫泉宮的衰敗景象。前半篇八句,先描寫唐玄宗全盛時期的溫泉宮。玄宗於每年十月一日駕幸溫泉宮,住一個月才回歸長安。故第一句就點明“十月一日天子來”,確是玄宗的事。御駕從長安到驪山,一路都用青絲繩攔隔,不準人民侵入御路,以資警戒。路上還要打掃乾淨,鋪灑黃沙,故無塵埃。宮前和宮內的溫泉,各有區別,但每一處溫泉浴池,都用雕刻蓮花的白石砌成。“內里”是當時稱宮內的名詞。“芙蓉”是蓮花,不是木芙蓉。朝玄閣在驪山上,天寶七年十二月,玄宗夢見了他的遠祖老子(李耳),把胡玄閣改稱降聖閣。但民間和後世詩人都仍稱朝玄閣。這個“玄”字,因清朝人避康熙皇帝玄燁的諱,古書上所有的“玄”字都被改為“元”字,沿用了幾百年,現在把它改正過來。驪山上下都是溫泉宮的建築物,四周有城垣田護,連驪山也圍在城內,故曰“城繞青山”。“龍暖水”的“龍”字,諸本均同,惟《全唐詩》下注曰:“一作籠”,可知有過一個古本是“籠暖水”。這樣,這句詩就有兩種講法。如果原本是“籠”字,則是一個動詞,其主語仍是“城”字。城繞青山,又把溫泉籠在城裡。如果是“龍”字,則是一個名詞,而“暖”字是一個動詞了。溫泉浴池中,泉水都從銅龍口中流出,這樣,可使泉水保暖,故曰“龍暖水”。但吳昌祺注曰:“龍暖水者,燒銅龍投水中也。”這個講法,異想天開,肯定是錯的。溫泉本來是暖的,何必燒銅龍投入水中呢?而且“燒銅龍”也不可想像,每人入浴,都要燒一條銅龍嗎?下面“夜開金殿”二句就是寫玄宗與楊貴妃在夜半同看天空中星河的故事。這是他倆愛情的秘史,宮女們不敢停留在殿里,都被打發到殿外月光下去守衛了。“知更”即每人值班守一個時辰。白居易《長恨歌》云:“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李商隱《馬嵬驛》詩云:“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都是說玄宗與貴妃在七月七日同看星河,有感於牛郎織女的故事,訂了密約,願意世世為夫婦。這件事也記載於《太真外傳》,大概當時廣泛地流傳於人民口頭。王建採用這件事寫入這首詩,其實不很適當。“看星河”是七夕的故事,十月里已看不到星河了。
下半篇八句就描寫開元、天寶以後的溫泉宮。“武皇”指玄宗,“王母”指貴妃,“得仙”與“去”,都代替一個“死”字。山雞是野禽,現在飛到宮中樹上來叫了。華清池中的溫泉,無人沐浴,決決地流出宮外。宮中樓閣,經常損壞,管理宮城的官員年年要加以修葺。守衛宮城的禁兵已經撤退,無人射獵,每到太陽西下,野鹿居然都跑上城頭,這一切就是溫泉宮的現狀。至於往日住在宮中的人物呢,自從皇帝和貴妃死後,侍候他們宴樂的梨園子弟都失去了生活依靠,大家把宮中的曲譜偷走,流落在民間作歌舞教師。唐太宗名為世民,唐人都要避諱,遇到“世”字,都改用“代”字,遇到“民”字,都改用“人”字。因此,在唐人著作里,“人間”就是“民間”。
這首詩的韻法,不能令人愜意。第三韻和第五韻,都是單句韻,音節太急促。第五韻的詩意與《涼州行》的尾聯同樣是表現得不夠強烈。此外,“山雞”和“麋鹿”二句意味重複,顯得思想窘促。這些都不能不說是缺點。
可把這首詩與韋應物的《溫泉行》作比較。韋應物是從自己的回憶來描寫的,所以用一大段詩句寫溫泉宮的繁盛情況,也是他自己的得意時期。王建沒有這種生活經驗,所以用客觀的寫法。因此,他這首詩就顯得缺乏感情了。

名家點評

前半敘溫泉宮全盛之日,台池游幸極有歡樂;後半悲玄宗遐升之後,宮苑聲曲極其淒涼。以感慨之詞寓諷誡之意,賦故宮者甚多,無如此悲愴。
《唐風定》:
顧云:此即是仲初眼目,否則流向俗去矣。悲悽婉曲,亦勝他篇。

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約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出身寒微。大曆進士。晚年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又從軍塞上。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世稱“張王”。其以田家、蠶婦、織女、水夫等為題材的詩篇,對當時社會現實有所反映。所作《宮詞一百首》頗有名。有《王司馬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