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水自然村

溫水自然村

溫水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禾甸鎮溫水村,屬於半山區。位於禾甸鎮西邊,距離溫水村委會3公里,距離禾甸鎮10公里,(不是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12109.5畝,海拔1890米,年平均氣溫15.2℃,年降水量81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912畝,其中人均耕地0.95畝;有林地10933.5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23戶,有鄉村人口959人。其中農業人口947人,勞動力70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52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8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65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烤菸,水稻,玉米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水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禾甸鎮溫水村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5.2℃
  • 人口數量:959人
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地理位置

溫水村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12畝(其中:水田519畝,旱地393畝),人均耕地0.95畝,主要種植烤菸,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0933.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7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22畝,主要種植蠶桑,桃子,梨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264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223戶飲用井水,有22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23戶通電,有18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9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3.4%和 8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4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0戶(分別占總數的66.4%和40.4%)。
該村進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有拖拉機 1輛,機車204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7戶;建有小水窖29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7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694.47畝,有效灌溉率為76.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面積50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3畝。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9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收入281.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4萬元,占總收入的40.48%;畜牧業收入33萬元,占總收入的11.7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4頭,肉牛28頭,肉羊10頭);漁業收入3.4萬元,占總收入的1.21%;林業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0.39 %;第二,三產業收入129萬元,占總收入的45.81%;工資性收入3.4萬元,占總收入的1.2%。農民人均純收入1265元,農民收入以烤菸,水稻,玉米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3人(占勞動力的9.9%)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23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烤菸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6.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2.9%。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23戶,共鄉村人口959人,其中男性515人,女性444人。其中農業人口947人,勞動力705人。該村以白族,漢族為主(是白族,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白族826人,漢族122人,其他民族11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73人,參合率81.6%;享受低保1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98戶,占農戶總數的88.9%。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哨上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祥雲三中。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7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9 人,其中小學生91人,中學生38人。
該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溫水自然村轄3個村民小組,居住在一條四面環山的小箐內,寄居著223戶959人。在村子中央有一個寶貴的自然溫泉而得名溫水。當地民眾雖已在溫泉出口修建簡易的澡塘,但由於地區偏僻,交通不便,經濟發展緩慢,至今尚未開發修建。所以溫泉水僅供當地男女老少洗衣搓背。
溫水村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每逢節日,村里便組建業餘的文娛,宣傳隊及舞獅隊都為廣大民眾進行表演,寓教於樂宣傳黨的政策。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2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92.4畝,其中沒有土地流轉面積,無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3788元(人均4元),一事一議籌勞1894個(勞均2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收支,生產規劃等。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3個,黨員總數22人,黨員中男黨員21人,女黨員1人。團員43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服務事業水平低。
該村今後的發異思路和重點是:發展養殖產業,發展豬458頭,牛357頭、羊153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93人。到"十一"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1265元增加到1327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