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水溪梯級電站

溫水溪流域內二級電站開發於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是地區較早開發的骨幹電站之一;一級電站建於70年代末,為華安縣的骨幹電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水溪梯級電站
  • 開發於: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 發源於:安溪縣祥華鄉奈風嶺山谷
  • :32公里
溫水溪梯級電站,溫水溪一級電站,樞紐,建設,溫水溪二級電站,104千瓦工程,又叫溫水溪電站,發電抽水綜合站,960千瓦工程,800千瓦工程,其他,

溫水溪梯級電站

溫水溪為九龍江北溪中游支流之一,發源於安溪縣祥華鄉奈風嶺山谷,流經華安仙都、良村、華豐等鄉(鎮)後匯入九龍江北溪。河長57公里,華安縣境內長32公里;流域面積395平方公里,華安縣境內235平方公里。可利用天然落差252米,河道比降11.4‰,多年年均徑流量12.5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4.65萬千瓦,可開發1.56萬千瓦,已開發0.69萬千瓦。流域內二級電站開發於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是地區較早開發的骨幹電站之一;一級電站建於70年代末,為華安縣的骨幹電站。

溫水溪一級電站

溫水溪一級水電廠(流長橋水電站)位於溫水溪下游,在華豐鎮流塘橋附近,離城關約5公里。壩址設在流長橋,集雨面積366.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2.2立方米/秒。設計水頭50米,設計流量9立方米/秒,裝機2×1600千瓦。引水式開發,是華安縣骨幹電站之一。總投資396萬元。工程於1978年8月動工興建。1980年10月建成投產;裝機2×1600千瓦,年發電1380萬千瓦時。

樞紐

攔河壩為拱壩,壩高9.15米,弦長30米,半徑17.3米。泄水閘平板鋼門為兩台開敞式無壓閘,螺桿式2.85×2.6米啟閉機。沖沙閘有一孔2×4米,為平板鋼閘,屬開敞式無壓閘,螺桿啟閉。渠道長約4公里,建有1個涵洞,2座渡槽,11座泄水閘,2道排水陡坡。壓力系統包括:前池(長20米、寬6米、深4.5米)、前池控制閘(2孔、平板鋼閘門2.25×2.6米)、攔污柵、溢水道(3孔溢流2×1米)、壓力管道(主管長98.5米,內徑1.85米,叉管內徑1.3米,長13.5米,管壁厚14厘米)。廠房設在崎頭山,主廠房長30米、寬10米、高10.5米,副廠房長13米、寬6米,高6.6米。升壓變壓站,面積280平方米,有一台變壓器及有關高壓設備;35千伏高壓輸線路長6公里。

建設

工程於1977年下半年開始籌建,經省革委會批准,1978年5月18日開工,黃福周任總指揮,以公社為單位成立民工連,採取包工負責與專業隊結合方式施工。工程於1980年12月30日投產,總投資439.08萬元,單位千瓦造價1372元,單位電能造價0.248元/度,總投工72.74萬工日,完成石方27.85萬立方米、土方23.32萬立方米、鋼筋混凝土0.38萬立方米,使用3864噸水泥、125.53噸鋼材、358立方米木材。
電廠投產後併入省電網,多年平均發電量1752萬度,是縣內骨幹電站。

溫水溪二級電站

位於溫水溪下游,在華豐鎮茂仔林附近溪邊。距城關約3公里,屬月調節電站,調節庫容(嶺埔)280萬立方米,是縣電網骨幹電站之一。流域面積378平方公里,裝機容量1760千瓦,引水式開發,是華安縣骨幹電站之一。總投資350萬元。電站分兩組機組安裝,第一組機組3×320千瓦,1967年5月動工,1970年10月投產;第二組機組1×800千瓦,1974年9月動工,1976年9月建成投產。
溫水溪二級水電廠 根據水能開發利用,電廠建設分四個過程:

104千瓦工程,又叫溫水溪電站

是華安縣第一個縣辦電站。電站利用下坂水圳,設計水頭25米,設計流量0.6立方米/秒;壓力管因鋼材缺乏,採用松木板加工代替,後改為鐵皮管。輸電線路(6.3千伏)長約4公里。工程於1958年冬季動工,申世恭任總指揮,兩個民工連參加建設。1960年元旦建成投產,解決了城關生產和生活用電,改變華安縣用柴油發電狀況,年利潤2萬餘元。

發電抽水綜合站

1965年,為適應城關用電需求,利用104千瓦車間尾水,在車間附近建一水輪泵站,利用水輪泵改裝裝機70+45千瓦,工程於1966年竣工。

960千瓦工程

設計水頭55米,設計流量2.1立方米/秒,裝機3×320千瓦,壩址在華豐鎮下雪村河段,重力式漿砌塊亂石滾水壩,壩高2.5米,壩頂高程144.6米,壩頂長60米,進水閘2孔,排沙閘1孔,輸水渠道長4公里。沿渠主要建築物有:1個涵洞、2個控制閘、6個泄水閘、3座溢洪堰。主管長97.8米、厚8毫米、內徑100厘米,3條叉管總長20米。升壓站位於廠房下游側,安裝兩台主變及相關高壓設備。工程於1967年10月動工,孫桂昌任總指揮。上場民工多為外工,縣建築公司包工包料承建廠房土建部分,閩江工程局安裝隊負責壓力水管和機電設備安裝。電站於1971年11月建成投產,投資108萬元,其中,國家投資35萬元,縣財政及地方集資54.3萬元。單位千瓦造價1125元。投工20萬工日,完成土石方20萬立方米,使用水泥3864噸、鋼材125.53噸、木材358立方米。電站投產後,平均年發電量1752萬度,效益顯著。但它的建成卻使104千瓦車間、發電抽水綜合站因無水發電而停產報廢。

800千瓦工程

是在960千瓦工程基礎上挖潛擴建。設計水頭52米,設計流量2.0立方米/秒,裝機1×800千瓦,擴建、新增工程有:壩高增加0.6米,渠岸均增高0.6米;壓力前池長9.2米、寬3.3米、高4.0米,壓力鋼管全長93.8米。廠房為條石鋼筋混凝土結構,長17.2米,寬12.5米;升壓站設在車間上游一側,長12.5米,寬10米;輸電線路,由舊線路整修而成,三迴路,長15公里,10千伏等級。工程於1973年10月動工,指揮部成員以電廠領導、技術員為主體,建設任務由縣建築公司承包,日上場最多達300人,1976年11月竣工,總投資60萬元。 電站的建設,斷斷續續經歷18年。工程出現質量問題有:攔河壩、渠道、前池淤沙嚴重,磨損發電設備;渠道地質鬆軟,滑坡危險性大;800千瓦車間無法滿機滿載運行。這些問題均有待於解決。

其他

在溫水溪一級電站上遊河道還建有五級水電站,裝機總容量1280千瓦。它們是:嶺埔水電站(裝機400千瓦)、中圳水電站(裝機500千瓦)、先鋒水電站(裝機130千瓦)、大地水電站(裝機125千瓦)和大燕水電站(裝機125千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