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正彥(1914~1989)字纓碩。於民國3年(1914)農曆9月初3日生於德化縣龍門灘鎮蘇洋村一貧苦姓吳家庭。德化高甲戲名藝人,民國時期德化高甲戲班班主之一,德化縣高甲戲劇團導演、藝委主任。於民國3年(1914)農曆9月初3日生於德化縣龍門灘鎮蘇洋村一貧苦姓吳家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正彥
- 別名:纓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德化縣龍門灘鎮蘇洋村
- 出生日期:(1914)農曆9月初3
- 逝世日期:1989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
人物簡介
人物經歷
溫正彥於民國3年(1914)農曆9月初3日生於德化縣龍門灘鎮蘇洋村一貧苦姓吳家庭,兩三歲時被賣至霞碧村溫姓人家。養父蘇志誠,霞碧人,因家貧無法成家,與本村溫家寡婦張氏正娘結婚,年久未曾生育,向蘇洋村一姓吳農民買得正彥為嗣子,甚為疼愛。正彥到溫家後不久,養父病逝,與養母張氏相依為命,孤苦伶仃。溫正彥幼年喪父,家貧未能入學,學齡時期即為人牧童,生活艱辛。長至十六七歲,承人介紹到西山民軍張雄南部學司號員,未幾返回霞碧。後又承人介紹到某高甲戲班學習唱高甲戲。他具有戲曲藝術天賦,又勤奮好學,經戲曲師傅口授導演後,所演角色不管表情動作、道白、唱腔等皆通曉純熟,演出獲觀眾好評,甚得班主、導演所關愛。
溫正彥由於具有表演藝術才華,未幾於戲劇界取得一定聲望,且其為人處事正直純樸,到處皆得人緣。後來,他自組戲班巡迴演出於各地佛事廟會。民國時期,匪患頻仍,外侮侵略,國家內憂外患,國計民生凋敝,人民生活困苦,戲班演出寥寥,藝人生活艱辛,班主手頭拮据,溫正彥到而立開外尚未成家。直至民國38年(1949)36歲承人介紹始與李氏知娘結婚,獲得家庭溫暖。
1953年9月,德化縣組建高甲實驗劇團,溫正彥率先參加。該劇團為私營性質,自供自給,全團成員24人。1956年開始實行評分按勞取酬,屬集體所有制。1960年1月改名為“福建省地方國營德化縣高甲劇團”,實行獨立核算,全團演職員增至54人。1962年又改為集體所有制,10月改稱“福建省德化縣高甲戲劇團”。1966年12月,又易名為“德化紅藝劇團”,停演“鬧革命”。1969年2月,該團由縣革委會下文撤銷解散,溫正彥時年56歲,回老家霞碧參加生產隊農業勞動,1979年給予補辦退休。
當年德化縣高甲實驗劇團組建時,其演員主要來自舊藝人。後來,不斷注入新鮮血液,派入領導幹部,在當時“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指引下,舊藝人通過政治思想教育改造,吸收新文藝思想理論,加強基本功訓練,不斷提高每一位演員的藝術水平與內涵素養,該團迅速成長為活躍於德化山區一支革命的出色的文藝輕騎隊,巡迴演出於全縣城鄉各地及晉江專區(今泉州市)所屬各縣(市),向社會大眾提供精神文化食糧,成為德化縣歷史以來一枝最鮮艷璀璨的傳統戲曲藝術之花,受到縣內外廣大觀眾的極大讚賞與社會的高度評價。而當時該劇團每邁出關鍵的一步,獲得每一項成就,作為導演、藝委主任的溫正彥,都付出其一份辛勤的心血與汗水,作出可貴的奉獻。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德化絕大部分村莊未通公路,交通不便,劇團下鄉演出,演員不僅要步行跑腿,而且要背著被子行李、扛著道具等翻越高山峻岭,有些人、尤其女演員累得吃不消,加上報酬收入低,部分人情緒低落,思想動搖。溫正彥在劇團里年紀算最大,他滿懷豪情,凡事帶頭,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給大家鼓氣,又春風和煦般以親身經歷,或社會上、戲劇中故事,進行回憶對比、憶苦思甜教育,提高大家的思想覺悟,樹立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決心,穩定了演員的思想情緒,促進了劇團的鞏固發展。
溫正彥一生痴情戲曲藝術,與戲曲藝術有不解之緣。當年縣高甲戲劇團解散,他回到老家後,整天似猶心懷鬱郁,食不知味,倍感失落,思想空虛,為解決“戲癮”,不久即發起組建霞碧業餘劇團,演唱現代劇,“班頭”、導演一肩挑。霞碧業餘劇團後來與朱地業餘劇團合併,名霞碧高甲劇團,吳祖芳任團長,溫正彥任藝術顧問。1980年代,他又曾參加雷峰肖坑高甲劇團,負責司鼓兼藝術顧問。這時,溫正彥已年逾古稀,仍參與巡迴演出於本縣城鄉及永春、南安、晉江、惠安、泉州等地,直至臨終前數月病倒才回家休息。
溫正彥一生從事高甲戲藝術表演、導演和主班等50餘年,為德化高甲戲藝術事業付出畢生青春,灌注畢生心血。1989年農曆8月23日病逝於霞碧老家,享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