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話演變-侗台語是溫州先民的祖語

近年來中國人類基因調查表明,漢族南方居民的基因更接近於南方的少數民族,而與北方漢族居民明顯不同。這說明南方漢族居民的主體來自古代南方的非漢族居民。如果對史書的記載作深一層的分析,我們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結論。

古代東南地區居民,文獻上通稱百越,有于越、甌越閩越東越揚越、南越、駱越等。《漢書·地理志》臣瓚註:“自交阯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指的就是這些民族。這些民族的人數並非人們認為的那么少。試以南越(粵)、閩越、甌越為例,南越、閩越的甲卒都有數十萬,甚至近百萬,其全國人口當然都以百萬計。吳王濞造反的時候,東甌曾派軍隊到丹徒配合作戰,兵力“可萬餘人”,東甌國決不會把全國的兵力都派去幫劉濞作戰,這“萬餘人”只不過是全國兵力的小部分。建元三年,閩越發兵圍東甌,東甌雖然不支,但是也相持到漢軍到來,說明東甌的兵力即使沒有閩越那么多,但是與閩越的“數十萬”相比不會差得太大,如此推測,東甌國也可能有近百萬人口。
東甌、東越、閩越三國後來都被漢武帝內遷,《史記·東越列傳》:“地遂虛”。但是被內遷的只是王國的君臣、軍隊及王畿居民,實際上仍有大量的遁逃遺民,史稱山越。一直到東漢,這些地區的越族勢力仍然相當強大,漢王朝在東甌、東越、閩越三王故都全都建立了軍事據點,還派驃騎將軍大肆鎮壓。到三國的時候,內陸仍是越人的勢力,東南各地還是百越人的居住區。據《三國志》載許靖給曹操的信說:他從會稽“南至交州,經歷東甌、閩越之國,行經萬里,不見漢地”,也就是說,三國時代從浙北一直到越南的廣大土地上,都很少看到有漢人居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