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拳是武術史研究者所熟習的傳統拳種,明代流行民間的重要拳派之一。從明代的這幾部武術經典著作來看,文中都曾明確地提到溫家拳法,並且給以了很高的評價,可見溫家拳法早在明代就已形成了較完整的拳術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家拳
- 分類:拳術
- 地區:中國
溫家拳,歷史,相關描寫,
溫家拳
溫家拳是武術史研究者所熟習的拳種,早在元明時期,就有許多軍事家、武學大師在其著作中有所記載。明將戚繼光(公元1528~1587)在《紀效新書》中寫道:“古今拳家,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今之溫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鎖、八閃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明代茅元儀所著的《武備志.少林棍說》有如下記載:“長槍有楊家、馬家、沙家之類。長拳有太祖、溫家之類……皆因獨步神奇,故不泥陳跡。” 明代大文學家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號荊川)在其《武編.拳》中則對溫家拳作了更詳細的介紹。
文中寫道:“……數溫家七十二行拳、二十四尋腿、三十六合鎖。趙太祖長拳多用腿……”在這位文學家的書中記有不少有關溫家拳的材料,而且唐荊川本人就可能是練溫家拳的。因為在書中有這樣的記載:“溫家拳則鉞所專習,家有譜,今不能盡述也。”但是他仍然“略具數節於後”地作了介紹,據記載戚繼光也曾在武藝上向荊川先生請教過。唐荊川的論著已成為研究溫家拳法和傳統武術的重要史料。年輩略晚於唐、戚的兵學著作家何良臣也曾在其論著中談及溫家拳。
歷史
從明代的這幾部武術經典著作來看,文中都曾明確地提到溫家拳法,並且給以了很高的評價,可見溫家拳法早在明代就已形成了較完整的拳術體系。但是近百年來,則很少有人談及溫家。清末王道元先生在形意名家劉殿琛的《形意拳術抉微》(以下簡稱《抉》)一書的序言中就曾為溫家拳法在近代“書缺有間乃無傳人”而深為嘆惜。事實上,現代有不少人多年所習拳法即屬溫家拳系,卻對溫家拳一無所知。在河北和北京的一些戳腳翻子傳人手中就輩輩留傳著手抄本的溫家拳法之經典——《溫家教育術》(以下簡稱《溫》)。文中對溫家拳法的主要內容,如地行拳、鴛鴦腳、三十六合鎖、二十四棄探馬、八閃番、十二番等逐一作了介紹。從中不難看出,當今流傳在北京的戳腳翻子和八閃番等拳種均屬溫家拳系。
相關描寫
古典小說《水滸傳》中描寫武松醉打蔣鬥神:“先把拳頭虛影一影,便轉身卻先起左腳踢中了,便轉過身來再飛起右腳,這一撲有名喚做玉環步鴛鴦腳……”這段精彩的描寫無論從招術的名稱,還是從實際技法的運用來看,均與現代的戳腳技法相同。如果推斷北宋時期(小說中的年代)已有溫家拳系的武術存在尚感證據不足,那么推斷在撰寫《水滸傳》的年代(約1400年)溫家拳系已然存在則應是無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