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棉隆土壤處理技術規程》(DB15/T 1944-2020)是2020年8月30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歸口於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地方標準《溫室棉隆土壤處理技術規程》(DB15/T 1944-2020)規定了溫室蔬菜利用棉隆進行土壤處理的技術要求。該標準適用於內蒙古地區溫室蔬菜土傳病害、根結線蟲和田間雜草的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室棉隆土壤處理技術規程
- 外文名: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dazomet soil treatment in greenhouse
- 標準號:DB15/T 1944-2020
- 發布日期:2020-07-30
- 實施日期:2020-08-30
- 中國標準分類號:B 05
- 國際標準分類號:65.020.01
- 批准發布部門: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 行業分類:農、林、牧、漁業
- 標準類別:方法標準
- 性質:推薦性地方標準
- 狀態:現行
- 歸口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制定過程,制定背景,編制進程,制定依據,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引用檔案,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內蒙古隨著保護地面積的迅速增加,種植作物的單一,設施農業的特殊結構及高溫、高濕、高度集約化、高複種指數及種苗的無序調運等原因導致連作障礙,主要表現土傳病害和根結線蟲病日趨嚴重,成為菜農種植過程中最難防治的病害,菜農沒有掌握其發病規律及行之有效的防治技術手段,單用高毒的化學農藥防治既不符合無公害要求,防治效果又不理想,又造成很大的浪費和污染。因此,制定了地方標準《溫室棉隆土壤處理技術規程》(DB15/T 1944-2020)。
編制進程
- 標準計畫
2017年2月,根據任務要求制定了工作計畫,填寫並上交《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項目建議書》;2017年6月20日經《內蒙古質監局關於下達2017年第一批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畫的通知》(內質監標函〔2017〕253號)批准立項,該標準由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提出,由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 起草階段
2017年7月~2019年10月,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和赤峰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組織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成立標準起草小組,統一領導,明確職責。標準以項目組開展的不同化學藥劑對設施蔬菜根結線蟲防治技術研究結果為依據(結果已發表在中國國內相關學術期刊),以及查閱相關文獻報導,起草了“棉隆進行土壤熏蒸技術規程”。標準起草小組嚴格按照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的編寫格式、結構和表述規則撰寫標準初稿。
2019年11月,完成標準初稿的編寫,並經起草小組多次討論、修改,最終形成了地方標準徵求意見稿。
2019年12月4日-12月30日,通過院科研處徵求自治區相關植物保護專家意見。
2020年1月6日-1月30日,根據相關專家徵求意見表進行修改,形成徵求意見稿定稿。
2020年2月12日,將徵求意見稿提交院科研處,並提交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徵求意見。
- 發布實施
2020年7月30日,地方標準《溫室棉隆土壤處理技術規程》(DB15/T 1944-2020)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0年8月30日,地方標準《溫室棉隆土壤處理技術規程》(DB15/T 1944-2020)實施。
制定依據
地方標準《溫室棉隆土壤處理技術規程》(DB15/T 1944-2020)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GB/T 1.1-2009)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赤峰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信息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席先梅、白全江、霍宏麗、張慶萍、李玉民、孔慶全、趙存虎、韓平安、喬旭。
標準目次
前言 | Ⅰ |
---|---|
1 範圍 | 1 |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 1 |
3 術語和定義 | 1 |
4 土壤處理時間 | 1 |
5 整地 | 1 |
6 土壤溫度、濕度 | 2 |
7 施藥 | 3 |
8 覆膜 | 3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溫室棉隆土壤處理技術規程》(DB15/T 1944-2020)規定了溫室蔬菜利用棉隆進行土壤處理的技術要求。該標準適用於內蒙古地區溫室蔬菜土傳病害、根結線蟲和田間雜草的防治。
引用檔案
GB/T 8321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 GB/T 17980.38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殺線蟲劑防治根部線蟲病 |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溫室棉隆土壤處理技術規程》(DB15/T 1944-2020)的制定,從無公害角度出發,減量、安全、高效使用為原則,通過土壤熏蒸可以將根結線蟲和土傳病害的危害降到經濟閾值以下,並且滿足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