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邊鄉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西北18.5公里,屬銅盂鎮;人口大概在3000—4000人左右(這只是一個大概的估計,並沒有具體的官方數字),旅外華僑及港、澳、台同胞是本鄉人口的幾倍。是銅盂鎮主要僑鄉之一。溪邊鄉建鄉於明代,因三面環溪,取名溪邊鄉,聚落呈塊狀,住宅多為潮汕傳統住宅:下山虎,四點金,以及富有潮汕特色的平房樓房,和下山虎樓房(當地人稱平房疊樓,和下山虎疊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溪邊鄉
- 所屬地區: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屬銅盂鎮
- 地理位置: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西北18.5公里
- 人口:3000—4000人左右
簡介,文化,文獻,
簡介
溪邊鄉之前以農為主,有耕地58.8公頃以上,主種水稻、甘薯,現在鄉民大多創業致富自己當個小老闆或者到附近工廠和深圳,廣州,以及全國各地打工\做生意;基本上沒有多少人在家務農。
鄉里的熱心人士\僑胞集資興建的國小\幼稚園,神廠(潮汕地區拜神的時候一般都會把村裡的神都請到一個地方,供善男信女奉敬,而這個地方就叫神廠),戲台,以及村道,溪邊鄉村道建設到位,以及有公路連線,交通方面,可以說是十分方便。
文化
溪邊鄉居住人口姓氏有:翁氏,洪氏,李氏,以及陳氏
文獻
陳家祠的潮州金漆木雕—保存過程記趣
本文轉自潮汕民藝網
1987年8月25日,汕頭日報刊登一篇關於“廣州陳家祠陳列的潮州金漆木雕神龕和神亭”的文章,內中提到潮陽銅盂鎮溪邊村翁氏世和祖祠神龕也陳列於陳家祠,見後心頭一亮,啊!幾十年來我所要知道的,溪邊村翁振生昌祠堂中三個精美木雕神龕,原來它的歸宿是在廣州市陳家祠。
我為什麼對“世和祖祠神龕”有這樣的感情呢?它既不是祖宗的產業,也不是在創造該藝術品時,我有付出勞動,主要是當時我對該藝術品能完好保存下來,很是費過一番心思。1952年全省展開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我當時在潮陽縣第七區(銅盂鎮)溪邊鄉,任土改隊小組長。在土改進入分配房屋階段,因溪邊村是僑鄉,根據當時的土改政策,作為大華僑翁振生昌的房屋,除部分留給家人居住外,其餘全部沒收分給農民,而祠堂也是沒收之列。在規劃分房時,因溪邊村沒收房屋較多,還抽出部分照顧鄰村(方港村)農民分配。該村祠堂也較多,除辦學校所需外,有的也作為民兵部辦公之用。而翁振生昌的私人祠堂現為公物,沒有規劃在分配方案中。結果房屋分配後的第二天,有幾個按編號分不到房屋的農民,提出將該祠堂分給他們,作為放稻草之用。
農民提出這個問題時,我內心覺得有點奇怪。我帶著這個不解的心情,問該村幹部,為什麼會出現農民要求分配祠堂的情況,並與村幹部研究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在討論中,有的幹部指出,幾個農民要求分配祠堂不是他的目的,主要是看好整個祠堂木雕藝術品和貼金。
經村幹部的提醒,我才意識到這是一個難以處理的問題。若把祠堂分配給農民,農民可能會把所有藝術品廢掉,洗出金鉑。怎么辦?正在左右為難之時,有幹部提出,現在溪邊、深嶺、方港三個自然村已合成一個鄉,土改結束後要建立鄉政府,溪邊是主村,鄉政府一定設在主村,將祠堂留作建立鄉政府之用,是最好的辦法。
經村幹部這么一提,我覺得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便積極請示區委領導將翁振生昌的祠堂留作建立鄉政府之用。
後來,“世和祖祠神龕”陳列於廣州陳家祠展覽,我不知道。1955年我調縣工作後,曾碰到溪邊村的幹部,問及落實華僑政策後,翁振生昌祠堂中三個神龕下落情況。幹部說土改後不久,被縣日雜公司廢品收購站收取後上繳北京文物館展覽。我聽後認為,既被政府收購上繳,一定得到保存,內心覺得土改時,能盡力把該藝術品保存下來,也算有點價值,後來看到汕頭日報才知道是在陳家祠,好像心頭一塊石頭落地。
本人年已近八旬,現將此土改時保存“世和祖祠”金漆木雕保存過程記錄下來,也可作為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