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邊廊橋

溪邊廊橋

溪邊廊橋坐落於莆田市仙遊縣菜溪鄉溪邊村,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1964年重修,是目前維護尚好的一座單孔木拱廊橋。橋跨於象溪上,為南北走向;橋長31米,寬4.8米,單孔跨度22米,橋面至水面高度7.5米;橋堍以塊石砌築,橋面以杉木為梁,上鋪厚木板;橋屋為懸山頂,抬梁木構架,面闊四間,進深六檁。橋面兩旁設有寬而平的長凳,供鄉民休憩,橋北設有神龕,祀南宋蘇青雲將軍。廊橋現在是過埔自然村村民外出的必經之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溪邊廊橋
  • 地理位置:仙遊縣菜溪鄉溪邊村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別名:石鎮橋
  • 周邊景點:菜溪岩
橋體簡介,文化環境,保護單位,

橋體簡介

溪邊廊橋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橋身長31.1米,寬4.68米,淨跨度22.7米。橋體古樸典雅、序列分明、線條流暢。沿溪而望,疊瓦如鱗,飛閣凌虛,宛如彩虹臥波,碧月搖影。橋下碧波蕩漾,橋畔古樟聳翠,垂柳扶風,凸顯廊橋俊逸、輕靈之迷人風姿。
溪邊廊橋溪邊廊橋
廊橋設計匠心獨運,是用6根主梁和60根支梁充分利用力學原理架構。六根主梁按"井"字形四縱兩橫交錯排列,收縱嚴謹,捭闔精當,支撐沉重橋體仍顯輕盈安穩。橋面平坦勻稱,採用60根堅實、筆直的杉木柱,通過懸、托、架等建築支梁體系搭就,木木之間以鉚相連,結構錯落有致,疏朗明白。橋墩由120塊青石縱向壘砌而成,兩石間隙繁密,美觀牢固。橋面兩旁設有寬平長凳,供鄉民休憩、歇腳。橋頂叉分成四個翹角,再用多層飛檐層層覆蓋。她集亭、台、樓、閣等建築風格於一體,如敞開巨傘,懸浮於粼粼碧波之上,騰升於蔥蘢疊翠之間。

文化環境

溪邊廊橋是集實用性、觀賞性、藝術性於一體的建築奇葩,尤其是積澱厚重的廊橋文化讓它更加光采奪目。橋南端與古驛道相連,猶如蠕動巨龍,劈開巉岩深谷,一路蜿蜒伸向莽莽群山,曾是當地與外界交通、貿易、文化交流唯一通道。橋北設有神龕,供奉南宋蘇青雲將軍。他倥傯戎馬一生,曾率十萬精兵殲敵無數,屢立奇功,後因誤陷刀牛陣不幸殉國,老百姓感其恩德尊奉為神靈。每逢盛大節日,山民們會燃香祀拜,作揖祈福。
廊橋內景廊橋內景
溪邊廊橋又是當地貿易、休閒中心。白天許多貨郎在此吆喝叫賣;晚上山民們便聚集於此,放牧悠閒心情,抒發生活喜悅,廊橋不時飄蕩出悠揚“十音八樂”。夜闌清輝時分,便有青年男女倚欄守望,互訴衷情,使古老廊橋煥發出青春氣息。

保護單位

木質橋是最早出現的橋樑,由於木材易燃、易朽,諸多古木橋已易木為石了。為保護木橋,在橋面上加蓋廊屋以避風防雨和供行人歇息,也稱廊屋橋。然而,廊屋橋在莆田僅發現一座
溪邊廊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