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源鄉

溪源鄉

溪源鄉位於建寧縣東北部,距縣城36千米。轄溪源、桐榮、都團、東溪、大嶺、鮎坑、蔣坊、上坪、楚尾9個村委會。東南與泰寧接壤,西與黃坊鄉以風門碣為界,南與黃坊鄉茜溪相交,北與邵武市及江西黎川毗鄰。地勢東西面高,為建寧縣高寒山區,是“明筍”發源地。

2017年,溪源鄉行政區域面積14300公頃,常住人口5895人。

溪源鄉地處閩贛邊界,距縣城32公里,轄9個行政村,86個村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溪源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溪源村、桐榮村、都團村
  • 電話區號:0598
  • 郵政區碼:354500
  • 地理位置:閩西北
  • 面積:14300公頃
  • 人口:5895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機場:三明沙縣機場/武夷山機場
  • 火車站:建寧縣北站
  • 車牌代碼:閩G
歷史沿革,自然地理,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科教文衛,民俗風情,

歷史沿革

1972年10月溪源從黃坊公社劃出,成立溪源人民公社,管轄9個大隊,82個生產隊,共有65個自然村。1984年改公社建立溪源鄉人民政府。2005年轄溪源、桐榮、都團、大嶺、上坪、東溪、蔣坊、鮎坑、楚尾9個村委會,61個自然村,86個村民小組。

自然地理

溪源是國家級生態鄉,全鄉有林地面積18.79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88.21%,擁有海拔1582.9米的雙旻石高峰,系建寧縣閩江源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打景區,同時還有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東海洋高山濕地。溪源是“明筍之鄉”,全鄉毛竹林總面積10萬畝,占全縣三分之一,人均擁有10畝竹山,年產值1億元,是全縣萬畝豐產竹林特色產業基地,明筍加工工藝列入三明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三明市授予“十佳毛竹鄉”。

經濟發展

溪源為建寧筍竹主產區,素有“明筍之鄉”之稱,全鄉有毛竹林7.4萬多畝,有高產豐產片2萬畝,一般產量林3萬畝,低產林2萬畝。1986年後,鄉黨委、政府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鼓勵縣內外投資商對筍進行深加工,1987年,首次創辦清水筍罐頭廠。1988年前明筍由縣供銷社統一收購,1989年後,明筍發展突飛猛進,產量逐年增加。1990年,東溪村民購買了第一台切筍機,改變了傳統的單一生產閩筍乾的做法,對筍乾進行系列產品加工,主要產品有煙筍、淹筍、魚子筍、筍衣餅、零食筍乾等,產品遠銷福建、廣東、上海、浙江等省市。1993年和1995年分別成立溪源毛竹技術推廣站和竹業管理站,負責全鄉筍竹的管理和技術推廣,毛竹從原來每根的價值5元提高到13元以上。至2005年,全鄉年產明筍350多萬斤,有筍乾系列加工50餘家,生產的系列產品主要有一級筍絲、二級筍絲、長鳳尾、短鳳尾、小鳳尾、廣東筍、筍節、筍衣及部分筍絲、鳳尾小包裝品等種類達十多種。年總產量250餘噸,總產值從1990年的1100萬元提高到2005年的2120萬元。溪源鄉先後兩次被三明市授予“十佳毛竹鄉”稱號,都團村、鮎坑村1999—2000年、2002—2003年度分別被三明市授予“十佳毛竹村”稱號。
1989年,企業進行改組,有供銷公司、土特產公司、建築公司、木材公司、筍竹聯合公司等5家公司,產值500萬元。1992年,企業辦改名為溪源鄉經濟委員會。1994年,全鄉有地板條廠、方料加工廠、東溪的木棧加工廠、楚尾的竹香芯廠,蔣坊的竹扇廠、竹地板條廠等鄉鎮企業,企業年產值達1000萬元,當年實現稅利100萬元。1998年,在東溪隔溪洲先後創辦香芯廠、竹筷廠、竹膠板胚料廠、竹涼蓆廠、竹膠板胚料廠。至2005年,全鄉有9箇中小型清水筍罐頭廠,年產清水筍2500噸,年產值超過2000萬元,年利稅450萬元。有竹製品廠3家,總產值260多萬元。2005年全鄉工業總產值4528萬元,是1988年的20多倍。
2017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5%達3.5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達6.4億元,規模企業產值增長21%達8.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達16166元,鄉財政本級收入358萬元。

社會事業

90年代以來,全鄉共建立41個新村點,建房1050戶,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2005年全鄉有8座水電站,年發電量800萬千瓦時,年售電400萬千瓦時。全鄉共有個體榨油廠5個,年產食用植物油18噸。全鄉有中巴3部,小車25部,大汽車5部,農用車63部,手扶拖拉機28輛,有百萬以上的經濟能人18人。

科教文衛

1997年,通過省“兩基”達標驗收。1998年,由於生源減少,全鄉撤併4個教學點。1999年又撤併了5個教學點。2004年1月,通過省“普及實驗縣”達標驗收。2004年9月學區改制,將原“溪源學區”改為“溪源中心國小”。2004年,全鄉有中心國小1所,村級國小8所,教學班44個,學生597人。其中六年級畢業班3個,學生87人。1988年之前溪源中學和學區合併在一起,1988年,溪源鄉人民政府投入9萬多元新建中學教學樓,教師7人,開設5個教學班。2004年,有教學班9個,學生408人,職員工30人。中心幼稚園有教師4人,全部為公辦教師,其中幼兒專業2人,設大、中、小班各1個,在園幼兒74人,入園率93%。建鄉以來,考上大學(含大專)138人、中專99人,研究生1人。1988年前,衛生院內設二部(門診部、住院部)、三室(放射室、手術室、電診室)、八科(內、外、婦、兒、中醫、口腔、骨傷、針灸、理療)。1998年被衛生部授予一級乙等醫院、“愛嬰醫院”稱號。2005年全院有醫護人員16人,門診1.3萬人次,住院1038人,病床位16床,病床使用率84%。能開展生化檢查、肝功、B肝兩對半、全身各臟器的B超檢查、全身骨骼等器官、組織的X片檢查,並能對胎兒進行全天候的胎心監護、一般的體表腫瘤截除等外科手術,及骨折的復位固定、農藥中毒的搶救、順產接生、人流、女扎等手術。現全鄉有9所村級衛生所。

民俗風情

溪源鄉民俗多樣,以大嶺村的儺舞最具代表,每年春節全村男人老少傾村出動,以求風調雨順,還有跳龍燈等習俗也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歡。
溪源是革命老區基點鄉,1934年為黎南縣委所在地,全鄉有9個老區村,17個老區基點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