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採收加工,用途,栽培管理,主要變種,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柔弱,常鋪散狀,無毛。莖長可達40cm,多分枝,下部匍匐生根,四方形,角處具窄翅。葉卵形、卵狀三角形至卵狀矩圓形,長1~3cm,寬4~15mm,頂端急尖,基部截形,邊緣具明顯的疏鋸齒,羽狀脈,葉柄細長,與葉片等長或較短,偶被柔毛。花單生葉腋,花梗與葉柄近等長,明顯的較葉短;花萼圓筒形,長約5mm,果期腫脹成囊泡狀,增大近一倍,沿肋偶被絨毛,或有時稍具窄翅,萼口平截,萼齒5,細小,刺狀;花冠較萼長一倍半,漏斗狀,黃色,喉部有紅色斑點;唇短,端圓形,豎直,沿喉部被密的髯毛。雄蕊同花柱無毛,內藏。蒴果橢圓形,較萼稍短;種子卵圓形,具細微的乳頭狀突起。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山地荒坡,草地,田邊地坎。生海拔700~200m的水邊、林下濕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秦嶺、淮河以北,陝西以東各省區。朝鮮也有。
採收加工
全年可采,曬乾。
用途
適合庭植、盆栽、水盆和水池邊
可食,作酸菜用。
栽培管理
花期: 6~8月
日照: 夏季放置於陰涼處,必須遮陰
施肥: 每月可施用1次稀薄的液肥
主要變種
名稱 | 形態特徵 | 產地生境 |
---|---|---|
尼泊爾溝酸漿(變種) | 這一變種與前一變種之別,在於其植株較大,近直立;花梗與葉近等長;花萼較大,長1cm或更長。 | 分布於秦嶺淮河以南,廣西、福建以外各省區;尼泊爾,印度同日本也有。生於海拔800-2200m的水邊、濕地。 |
高大溝酸漿(變種) | 與前二變種之別,為植株較高大,莖簡單,直立,高20-35cm,無翅;花冠大,長達3cm;花萼寬鐘狀,口部有時稍斜,萼齒後方的一枚有時較大。 | 分布於雲南、四川。尼泊爾,錫金也有。生於海拔200-3800m的林下、溝邊。 |
南紅藤 寬葉溝酸漿 | 這一變種與高大變種的區別,在於其葉脈為掌狀,葉較寬大,質地較厚;基部寬楔形全緣,中部以上具粗鋸齒。 | 分布於四川、雲南。生於海拔1900-2200m的林下、路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