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姓

溜姓,中華民族姓氏之一。溜,讀音作liú(ㄌㄧㄡˊ),不可讀作liū(ㄌㄧㄡ)。溜姓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於地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有部分源於社俗,以宗教信仰為氏。溜姓在中國大陸人口較少,卻是著名的“嶺南大姓”、“僑姓”,海外僑民中溜氏人口比中國大陸為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溜姓
  • 拼音:liú xing
  • 源於:地名
  • 出自:安徽亳州安溜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溜[溜,讀音作liú(ㄌㄧㄡˊ),不可讀作liū(ㄌㄧㄡ)]
溜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道教始祖老子故里安徽亳州安溜,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安溜鎮,在惠濟河和渦河兩大河流的交匯處,位於亳州譙城區的西北界、與河南省鹿邑縣僅一壟之隔。安溜鎮北首臨惠濟河,有一個古老的渡口,岸邊有一座古老的廟宇,名“問里宮”。問里宮有門額石匾一塊,現仍保存完好。據問里宮碑刻載:孔子當年曾問禮至此,詢問老子居處何在,故曰“問里”。“里”即古代民戶居處。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稱老子為楚苦縣賴鄉曲仁里人,說得很具體。苦縣,有學者稱即今鹿邑縣,曲仁里即曲渦之間的禮義之鄉,仁里猶如今之“文明小區”,今屬鹿邑,所以說老子是鹿邑太清宮人。但同時在道家古籍中有這樣的記載:老子的母親未出閣時,一次在河下洗衣,見水中有一紅色李子從上游漂來,她撈起吃了,從此身懷有孕。女兒家未婚而孕,難以見人,就離鄉出走。她沿渦河往東,走了幾天,在離家一百多里的渦河北岸落下腳來。誰知她的身孕不是“十月懷胎”,而是懷了九九八十一年,在一克李子樹下從肋下生出一子。孩子生下即皓首能言,因稱“老子”。又因吃了李子而孕,又生於李樹下,母親就賜其姓李。在典籍《周禮》中記載:“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孔子問里,實際上就是詢問老子的具體居處。可見,老子當年的居處就在安溜鎮上。
實際上,從渦河向東步行數日,即可到惠濟河和渦河兩大河流的交匯處,亦即安溜鎮一帶,其地古屬焦國,即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在古代,“溜”在水文現象上指匯合之水很快、很順暢地流走,不會旋淤衝擊而造成水患。惠濟河和渦河兩大河流在安溜地區交匯的情形就是這種狀況,其地住民以其自然現象為姓氏,稱安溜氏,後分別省文簡改為單姓溜氏、安氏,以傳安康順利,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浙江錢塘江恩波橋溜江灘,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自古以來,錢塘大潮就一直蔚為壯觀,其錢塘江的潮流界在恩波橋以上逐漸消隱,自古即被稱之為“溜江灘”。
“溜江灘”地區的原著漁民,大多在其地潮頭設攔網捕魚,在春秋末期即被稱之為“網溜者”、“罟民”,這在史籍《水經注·河水篇》中有記載,後有人以其地名為姓氏者,稱溜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中溜縣,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後漢書·郡國志》中記載,秦朝時期的桂林郡在漢朝時期改為鬱林郡,轄地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其境內有一“中溜縣”,故址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武宣縣,其時就有住民以地邑名稱為姓氏者,稱中溜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溜氏,多為壯族同胞,隨著漢文化向嶺南地區的不斷融容,後亦有以其諧音改為留氏、劉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福建閩南地區溜澳,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福建省泉州地區的晉江金井鎮,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溜江村,古稱溜澳、溜灣,是福建省晉江市的著名僑鄉。溜澳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圍頭灣的東北隅,與台灣隔海相望,東臨東海,西接福全,南連洋下,北通石圳,是一個海闊天空,環境優美的地方。據《晉江縣誌》附載:“溜澳,宋為弦歌里,明屬十五都,位於福全所城南門處,臨近海灣,現名溜江。”《閩書抄》載:“溜鄂公從效廟在郡東南留澳。”可見,在五代時期溜澳即已定名。南宋時期為弦歌里,明、清兩朝屬十五都,民國時期屬愛群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溜澳曾為愛群鄉政府駐地。幾經體制改革,現為溜江村。五代時期,戰亂紛起,中原地區民眾避亂有從陸路大批南下入閩,有從海路從溜澳、溜灣入閩,其時將閩越地區原著民(古越族、畲族)稱溜澳人、溜灣人。隨著漢民的大量入遷,其原著民有融入漢族者,遂以其稱為漢姓,稱溜氏,後逐漸遷播至東南沿海各地。
今天的溜江村(溜澳、溜灣)為外港要口,距金門島僅5.6海里(10.3712公里),是重要的僑鄉,鄉鎮居民僅五萬八千餘人,而僑居海外的僑胞卻多達十二萬三千餘人。溜江村擁有萬噸級圍頭貿易碼頭,開通國內國際貨櫃貨運,特別是東南亞和對台貿易貨運。

第五個淵源

源於社俗,出自湖南桃源地區古禁忌之俗,屬於以宗教信仰為氏。在湖南桃源地區,古來就有許多獨特的民間禁忌,一直沿傳至今。在桃源縣域內,無論城鎮鄉村,民間禁忌頗多。由於在桃源地區人們對這類事物的同音字、諧音子也要避諱,因此大家都將姓龍的人改稱姓“溜”,姓佘的人也被改稱姓“溜”;就連常見的蛇也被稱為“溜公”。
由此,許多龍氏、隆氏、虺氏、厙氏、折氏、畲氏、常氏人等皆被改稱溜氏,年代久遠,反而將本姓忘棄了,遂乾脆以溜氏相傳至今,後有改同音字留、劉、㡻為姓氏者。不過,近些年來,許多溜氏、留氏、劉氏、㡻氏族人紛紛認祖歸宗,復回自己的本姓,溜氏一族人口銳減。

遷徙分布

溜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又是著名的“嶺南大姓”、“僑姓”,海外僑民中溜氏人口比中國大陸為多,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譙郡、鬱林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鬱林郡:秦朝末期,南海郡尉任囂病故,由龍川縣令趙佗代理南海郡尉。趙佗趁中原農民起義之機,在嶺南割據,未並桂林,象郡,建立半獨立性質的南越國,自稱南越王。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之後,採用羈縻手段,仍封趙佗為南越王。後來南越國宰相呂嘉叛亂,反對舊附漢朝,堅持地方割據,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劉徹派伏波將軍路博德率軍南下,於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國,調整郡縣設定,改秦朝時期的桂林郡為鬱林郡。鬱林郡(治今廣西貴縣)統轄布山、安廣、河林、廣都、中留、桂林、譚中、臨塵、定周、領方、增食、雍雞等縣。轄地包括今南寧地區大部分,柳州地區大部分,玉林地區北部,河池地區東部和南部,百色地區大部分,即今南寧市、柳州市、扶綏縣、崇左縣、寧明縣、天等縣、龍州縣、柳江縣、柳城縣、鹿寨縣、忻城縣、來賓縣、象州縣、武宣縣、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合山市、玉林縣、平南縣、貴縣、桂平縣、上思縣、河池縣、宜山縣、鳳山縣、都安瑤族自治縣、羅城縣、百色縣、田陽縣、平果縣、田東縣、德保縣、那坡縣、靖西縣、凌雲縣、樂業縣等廣大地區。漢靈帝建寧三年(公元170年),鬱林郡太守谷永招撫烏滸人十餘萬內屬,皆受冠帶,開置七縣。三國時期孫吳國初置廣州郡時,其地頗廣,大體為漢朝時期的鬱林郡之南部,今田東,貴縣一帶均包括在內。
譙國郡:亦稱譙國、譙郡。東漢朝建安年間(公元196~220年),將沛郡分出一部分設定了譙郡,治所在譙縣(今安徽亳州),仍隸屬豫州刺史部所轄之沛郡,其時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之間的一帶地區。三國時期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的靈璧縣、蒙城縣、太和縣、鹿邑縣、永城縣間一帶地區。

堂號

鬱林堂:以望立堂,亦稱南越堂、廣州堂。
譙國堂:以望立堂,亦稱譙郡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