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失墜春關冬集人許舉及第銓注事實敕》是唐代李嗣源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準失墜春關冬集人許舉及第銓注事實敕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嗣源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準失墜春關冬集人許舉及第銓注事實敕
舉選人眾,例是艱辛,曾因兵火之餘,多無敕甲,不有特開之路,皆為永棄之人。其失墜春關冬集者,宜令所司取本人狀,當及第之時,何人知舉,同年及第人數幾何。如實,即更勘本貫,得同舉否。授官者亦先取狀,當授官之時,何人判銓,與何人同官上任,罷任何人交代,仍勘歷任處州縣。如實,則別取有官三人保明施行。
作者簡介
李嗣源(867--933年),五代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沙陀人。李克用的養子,名嗣源,本名邈佶烈。926-933年在位。因驍勇號稱李橫衝。以功官至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同光四年(926年)他合魏州兵入洛京。莊宗死後,稱監國,旋即位,為後唐明宗,改元天成。次年更名亶,於莊宗弊政多有革除,“愛人恤物”,“兵革粗息,年屢豐登”。但“仁而不明,屢以非辜誅臣下”(《新五代史》)。因變亂頻仍,抱恨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