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溈仰
- 地理標誌:潭州(在今湖南省寧鄉縣西)、袁州(在今江西省宜春縣南)
- 類型:宗教
由於此宗的開創者靈佑和他的弟子慧寂先後在潭州的溈山(在今湖南省寧鄉縣西)、袁州的仰山(在今江西省宜春縣南)舉揚一家的宗風,後世就稱它為溈仰宗。 溈山...
溈仰,讀音wéi yǎng,漢語詞語,即溈仰宗。出自 范文瀾 《唐代佛教·禪宗》。...... 溈仰 [1] ,讀音wéi yǎng,漢語詞語,即溈仰宗。出自 范文瀾 《唐代佛教...
溈仰宗由靈祐和他的弟子慧寂創立,因靈祐住潭州溈山(今湖南寧鄉縣西),慧寂住袁州仰山(今江西宜春縣南),故稱為溈仰宗。...
溈山靈佑(771年~853年),唐代高僧。溈仰宗(禪宗五家七宗之一)初祖。福州長溪(福建省)人,俗姓趙。十五歲從建善寺法常(一作法恆)出家,三年後,受具足戒於杭州...
溈仰宗傳承是中國佛教中禪宗五家之一。由於此宗的開創者靈祐和他的弟子慧寂先後在潭州的溈山(在今湖南省寧鄉縣西)、袁州的仰山(在今江西省宜春縣南)舉揚一...
我國南宗禪各派的總稱,又稱五派七流。即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等五家,加上由臨濟宗分出的黃龍派和楊岐派,合稱為七宗。禪宗自初祖菩提達摩...
後來上人到南華寺親近虛老,再到香港,受了虛老的法脈,成為溈仰宗的祖師。這是上人早期修行的過程。宣化上人傳法西方 上人到了香港之後,再來就是很重要的部份...
仰山棲隱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城南23公里的明月山集雲峰下,由溈仰宗開山祖師慧寂禪師創建於由慧寂禪師創建於唐會昌五年(845年),古稱仰山寺、棲隱寺、太平興國寺...
仰山慧寂禪師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中溈仰宗的創始人之一,但因早期禪宗不立文字的傳統和溈仰宗在北宋初即斷嗣不傳的歷史事實,一直以來對慧寂禪師的生平...
佛教史上劃時代意義的“馬祖建道場”、“百丈立清規”都發生在宜春市。宜春大正法寺(古稱“大正法寺”)是溈仰宗的重要道場,至今已經有1200多年歷史。...
按照蔡日新《溈仰禪法述略》所述:檢索禪門文獻,採用身勢等手法開示學人,幾乎是禪門各宗共具的作略,而採用畫圓相以拓呈心見的施教,畢竟是溈仰宗之所獨擅。...
1957年,在虛雲法師的主持下,得溈仰、臨濟法脈。1985年,榮膺真如禪寺方丈,重興祖庭。 一誠長老歷任江西省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
23歲時,虛雲老和尚傳溈仰宗法脈,為溈仰宗第九代傳人,法名“早歸宣慧”。24歲時,虛雲老和尚傳曹洞宗法脈,為曹洞宗第四十八代傳人,法名“複本禪道”。...
慧寂(840~916,一說804~890),唐末五代僧。與溈山靈祐同為溈仰宗之祖。因居仰山,故世稱仰山慧寂,或仰山禪師。韶州須昌(廣東曲江)人,俗姓葉。年少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