湴蓼村

湴蓼村

湴蓼村位於廣東省鶴山市龍口鎮中部,下轄新慶、和平、天堂、合崗等四條自然村,十三個農業經濟合作社。常住人口2200人,耕地面積5230畝,以種植水稻花生、水產養殖、生豬、家禽為主。村委會在編幹部5名,經濟社社長十三名,有農民技術員職稱5名,黨員59名。村委會集體資產近二百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湴蓼村
  • 地理位置:廣東省鶴山市龍口鎮中部
  • 耕地面積:5230畝
  • 常住人口:2200人
村委概況,地理位置,面積人口,經濟發展,醫療衛生,社會福利,人文建設,旅遊景點,傳統習俗,地圖信息,

村委概況

自改革開放以來,湴蓼村民從事第二、三產業,發展集體、私營經濟。村民生活寬裕,村容村貌變化較大,村內主要道路實現了水坭硬底化,交通方便。集體公共設施、福利事業日益俱全,建有國小學校一間,幼稚園一間,辦公樓村民辦事處6間,文化室4間,體育活動籃球場4個,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文化廣場一個,醫療衛生站二個,茶樓、餐廳、商鋪18間。工廠企業7個、養殖場23個。2006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近千萬元,全村人均收入5023元。
湴蓼村

地理位置

湴蓼村委會位於鶴山市龍口鎮的中心南部,處於龍口鎮圩與金崗圩的中間,東臨松崗村,南接那白村,西鄰粉洞村、五福村,北靠三鳳村。省道古崖公路穿村而過,鄰近規劃中的江肇高速公路出口。村內主要交通幹道寬6米、長2.3公里,貫穿東南方向。各自然村之間實現水坭硬底化,村道分別寬2米至4米,不少自然村巷道也通水泥路。

面積人口

1、村轄區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
2、2006年農業用地面積為2300畝,其中:禾田1100畝、魚塘800畝,經濟作物地400畝;此外還有花卉、果林、林木地面積3000畝。
湴蓼村2006年常住人口為2200人,其中男性1125人,女性1075人,外來人口76人。

經濟發展

1、1982年,全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承包期為十年二十年不變),打破單一種糧的農業生產觀念。在保證種糧為主的基礎上,最佳化調整生產結構,比例分別為水稻43%,花生18%,塘魚30%,其它經濟作物9%。全面落實“三農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呈現出四個景象:一是農民科學種養,糧食畝產,年產逐年增加,其它經濟作物,生畜收入逐年增多增收,居住條件和生活水平有極大的改善。二是農村剩餘勞動力,洗腳上田,外出打工、經商、運輸、加工業,帶動了第三產業篷勃發展。三是村民存款和消費逐年上升,購買保險、社保的農民逐年增多。四是新農村建設發展快速,被定為鎮新農村建設試點後,村民參與建設新農村的熱情高漲,呈現出戶戶建新房,處處現新村的喜人景象。
2、實行招商引資,發展村級經濟,走工業富村富民的道路。我們憑藉省道古崖線和靠近鎮工業開發區的地理優勢,引進外商辦企業和發展生豬養殖業,先後引進了鶴山鴻滔木業公司、高特爾塗料公司、橫崗塑膠廠、瑞聯五金製品廠、粗棉紗紡織製品場、建文製衣廠等7家企業,發展其它加工項目8個,辦生豬養殖場20多個,生豬、優質魚和本地塘虱、三禽等年產量較高。
3、多種渠道,實行集體土地經營化。全村出租集體土地500多畝,增加經濟社(村)的集體收益。2006年統計,村、經濟合作社兩級收入近三十萬元,工農業總產值近1000萬元,農村人均5023元。

醫療衛生

衛生站兩間(診所),分別是:湴蓼村衛生站和阿娟衛生站,從事中西醫務人員2名。2006年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1856人,合作醫療金37610元。2007年參保人數2016人,參保金額38920元。

社會福利

村委會在社會福利方面:村委會重視教育發展,成立教育基金獎勵優秀學生:每年每位考上本科的考生獎1500元,考上大專考生獎800元,小學生1至6年級,每級考生第一名(本村戶口)獎300元,第二名獎200元,第三名獎100元。困難學生可申請得到村委會教育基金補助。村中特困戶、低保戶除政府補貼外,有特殊困難如病痛、事故致傷殘、危情及天災人禍等,村委會按實情進行臨時救濟補助慰問金。60周歲以上老人年終發利是30元。(以上均由熱心人士、村委會、教育基金會支付)

人文建設

回響政府號召,開展文明村建設,改善投資和居住環境,努力營造一個和諧、文明、安定、美化的村莊,在全村倡導和開展文明村,文明戶的活動。
自1998年來,我們廣泛發動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海外鄉親,內地幹部,企業家,職工廣大村民等,集資近五百萬元,先後建起老人活動中心樓(內設圖書館、健身室、娛樂室),涼亭5個,文化室4間,標準籃球場4個,公共衛生間6間,修築村道,用水衛生,建有花圃基地,人人講道德,戶戶比和睦,湴蓼村、新慶村、大仕坊村等3條自然村先後被市文明辦評為文明示範村。

旅遊景點

1、袍形岩生態林地,有近百年松樹,相思樹,多種生態林木,面積960畝。樹齡80年以上大榕樹三棵。
2、摩天嶺(山頭名),山路崎嶇,林木遍野,山頂可觀望沙坪鎮景象,九江大橋。山坑溪水(俗稱稱磨刀水),長流不息,清甜爽口。
3、將軍山,馮氏祖墓,相傳1000年前馮將軍統領將士,久戰沙場,路經此地身亡。後人建有將軍亭,以作留念。配有雙旗桿,將軍鞋,將軍帽,葫佬崗,下馬鋪毯等山名。

傳統習俗

湴蓼村人勤勞正直,善於創業,人情氣氛濃厚。有幾百年歷史的天堂自然村農曆二月二十四“慶神”,有歷史悠久的舞醒獅賀節賀年,年初二“老社開年”以及農曆五月包粽、八月包水餃等習俗。民間娛樂活動有:打籃球、拔河、象棋等。

地圖信息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龍口鎮湴蓼村民委員會(927鄉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