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鮁魚,也叫湯醃鮁魚,是一道深受青島市民喜愛的佳肴。採用新鮮的鮁魚醃漬脫水,再用老湯密封發酵而成。
醃製過程,申報非遺,
醃製過程
臭鮁魚,也叫湯醃鮁魚,深受青島市民喜愛。湯醃鮁魚的選材,必須挑選剛從海上打上來的新鮮鮁魚,2到3斤左右最好,個頭太大醃不透、個頭太小容易碎。第一步就是把鮁魚洗淨、晾乾水分,再按順序一層層擺到大缸里,每擺放滿一層,均勻的撒上一層細鹽,放置500斤的鮁魚,需要加入100斤的鹽。經過10多天初步醃製脫水,鮁魚水份大約流失25%到30%。接下來,把醃脫水後的鮁魚倒缸,放到預先準備好的老湯中,最後用竹篦子密封,用磚頭和瓦片壓實。如果密封不好的話,鮁魚體內的水分不能充分排出,發酵不徹底就會口感不好。直到持續發酵一年半,正宗的湯醃鮁魚才算製作完成,如果時間不夠,鮁魚發酵就不徹底,即使具備了獨特的口味,但肉質不夠細膩,鮮美度也達不到,時間太長的話,鮁魚的魚肉太過結實,達不到入口即化的效果。
這最關鍵的就是缸里的滷水老湯 ,年份越久味道越鮮,在鮁魚發酵的過程中,由於老湯要流失一部分水份,每隔一兩個月還要添加一次老湯,要始終保持老湯漫過鮁魚。“老湯”是常年發酵鮁魚日積月累留下來的,每次發酵完的老湯不能丟掉,作為下一年讓鮁魚發酵入味的“引子”。
申報非遺
48歲的宋勝清是膠州市營海社區後海莊村的一名漁民,也是遠近聞名的“醃魚”大戶,醃魚手藝已經傳承了三代,醃製的“臭鮁魚”香飄萬家。
2017年4月,宋勝清將家族的手藝申報了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能夠將家族三代人的努力可以被歷史銘刻。
“經濟損失不算什麼,關鍵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學這門手藝。”宋勝清擔心,醃製臭鮁魚又髒又累,很多年輕人不願意賣力氣幹活,寧願外出打工,也不願意去學習、從事這門行業。眼下,他2017年已經48歲了,當地會這門技藝的老人非常少,擔心再過二三十年,這門老手藝會再度失傳。“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我才費勁申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這門手藝能夠受到年輕人的重視。”宋勝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