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朝榮

湯朝榮

湯朝榮,1963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第60軍180師560團一營三連戰士,江蘇省軍分區獨立1師1團司令部保密員、參謀、作訓股長、作訓科副科長、副團長,江蘇省軍區獨立師副參謀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湯朝榮
  • 出生地:江蘇濱海
  • 出生日期:1945.03
  • 主要成就:安徽省十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少將軍銜。
人物介紹,相關經歷,

人物介紹

湯朝榮,男,江蘇省濱海縣界牌鎮人,1945年3月出生,1963年12月入伍,196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作訓參謀、作訓股長、作訓科長、副團長、團長、師副參謀長、副師長,南京軍區後勤第15、16分部部長,南京軍區後勤部參謀長,江西、安徽省軍區參謀長,江西、安徽省國防動員委員會秘書長,199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現任安徽省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湯朝榮曾多次參加南京軍區組織的大規模軍事演習,組織過抗洪搶險鬥爭,多次參加過全軍軍事、後勤學術研討活動,撰寫和發表過多篇研討文章,受到總部及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與表彰,曾兩次榮立三等功。

相關經歷

1945年3月,湯朝榮出生在蘇北濱海縣界牌鎮的一個貧苦農民之家,其祖孫三代(包括其大哥)都給地主家扛過活,受過舊社會的殘酷壓迫和剝削,幾代人都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湯朝榮出生那年,適逢蘇北地區遭受嚴重水災和饑荒的困擾,加之兵荒馬亂,家中一貧如洗。這時,母親又身患重病,骨瘦如柴,根本無法餵養幼小的湯朝榮。後來,只好由姐姐抱著他,到這一家要些米湯,去那一家要點奶水,才勉強把他養活、養大。
1953年秋天,湯朝榮開始上村裡的國小讀書。少年湯朝榮非常明白,儘管建國之初家裡還很窮,但父母還是想辦法克服困難讓他上學讀書,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十分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一進學校就如饑似渴、廢寢忘食地苦讀。由於學習用功,每次考試成績都在全班名列前茅,因此他在國小階段還“跳”了一級,只用五年便讀完了國小。到了國中,湯朝榮更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因此他也一直被老師和同學們推舉為學習委員和班主席之類的“學生官”。1962年秋天,他考入高中。此時,正是國家最艱難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在高中讀了一年多書,他也就餓了一年多的肚皮,而且家裡也實在無力再支持他讀下去了。不過,好像是“天賜良機”,1963年底,南京軍區某部突然到蘇北來徵兵。高中肄業的湯朝榮滿懷喜悅,立即去報名參軍,而且一舉通過政審關和體檢關,很快就穿上了威武的解放軍軍裝。
世界上往往會出現一些驚人巧合的事情。就在湯朝榮等20名新兵在公社機關(相當於現在的鄉政府)門前集中的時候,當時的公社領導向他們作了一番勉勵性講話。這位領導在講話中突然引用拿破倫的話說:“同志們,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家鄉人民希望你們個個都能成為將軍!……”這位領導或許只是一句很平常的話語,但在湯朝榮的心裡卻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雖然湯朝榮當時也不可能預料自己今後真的能當上將軍,但父母和親友的囑附,家鄉人民的期望,卻成了湯朝榮決心在人民解放軍這所大學校里鍛鍊成長,積極履行保衛祖國光榮義務的永恆動力。
入伍以後的湯朝榮,深感自己作為一名人民戰士的光榮與自豪,因此他敢於吃苦,事事爭先,決心當一名合格的好戰士。在他入伍不久的1964年,正趕上全軍推廣“郭興福教學法”,開展軍事大比武活動。雖然這項活動後來曾遭到林彪一夥的誣陷和否定,但它卻在我軍建軍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當時,湯朝榮作為全師3千餘名新兵中挑選出來的幾名新兵代表之一參加了賽前集訓。在四個多月的緊張摔打中,他既流了汗也流過血,曬黑了皮膚瘦掉了肉,卻從來不叫一聲苦和累。特別是在難度較大的無線電通訊全能訓練中突破重重難關,終於在密語通話的現場比賽中一舉榮獲全師第二名,並第一次被榮記三等功。
1966年,73歲的毛澤東主席暢遊長江的壯舉極大地鼓舞全軍將士掀起了一個徒手遊泳和武裝泅渡大訓練的熱潮。湯朝榮所在部隊要求官兵徒手遊程必須達萬米以上,武裝泅渡遊程也不得低於3千米,最終目標是橫渡長江。武裝泅渡要求每人攜帶步槍、手榴彈、水壺等裝備計十四斤,在水中負重前進相當困難。但湯朝榮抱著“小車不倒只管推”,“爬也要爬到目的地”的決心,從五百米的遊程逐步提高到武裝泅渡達三千米,徒手遊泳超過一萬六千米,獲準參加了轟動全國全軍的橫渡長江活動。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毛澤東主席曾對部隊的野營拉練活動作過很高評價。因此,一個轟轟烈烈的長途野營拉練活動很快便在全軍展開。湯朝榮所在部隊則更是“每周小拉練,每月大拉練,冬季必搞長途拉練”。他和戰友們背著被包扛著槍,每天行軍80—100華里,最多竟一夜走了145華里。儘管他腳上打滿了水泡,後來又變成濃泡、血泡,走起路來一瘸一拐,但他還是咬緊牙關,“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並且積極參加途中連續舉行的防空演習、挖“貓耳洞”、搞緊急集合等多項近似實戰的適應性訓練。特別是在1972年全軍大辦教導隊過程中,時任師作訓股長的湯朝榮成了某教導隊的“班長”,而他們的“連長”就是身經百戰的師長、原上海警備區副司令員劉紹毅。他們在軍訓中親自組織,親自任教,親自示範,親自參與。就連最炎熱的夏天,在攝氏35度驕陽下練“站功”,也和戰士們一起直挺挺地站著,堅持到訓練結束。湯朝榮和這位老師長還經常在暴風雨中組織緊急集合,把部隊拉到野外進行戰術訓練。訓練回來後,大家都成了“泥人”,只能看見一雙雙眼睛還在眨巴著。儘管這樣,大家並不覺得苦,反而覺得跟老師長在一起搞訓練,能學到很多軍事知識和技能,這是非常榮幸、也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
1976年,南京軍區決定組織一次建制連比武活動。時任副團長的湯朝榮,由於訓練刻苦,帶兵有方,因而被指定為江蘇省軍區的總領隊,參加南京軍區組織的建制連比武。為了儘快把比武成績突上去,他和戰士們吃住在一起,訓練在一起,娛樂在一起。特別是在訓練中,戰士流多少汗,他也流多少汗;戰士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也有多少泥;戰士臉有多黑,他的臉也有多黑。戰士們戲稱他是“滾地龍”,領導上則表揚他是下基層“不出成果不走,不出經驗不走,不出尖子不走”的“三不走”幹部,並且在全省軍區開展向他學習的活動。那一年,他所培養的“單兵戰術教學法”班,在南京軍區比賽中,一舉戰勝了聞名全軍的“郭興福班”,列全軍區榜首。軍區首長觀看後,當即決定湯朝榮培養的班在全軍區師以上單位作巡迴匯報。嗣後,他們用了近兩個月時間,跑遍了華東6省市的所有師以上部隊,受到了各部隊指戰員的一致好評。就是那一年,湯朝榮又一次榮立了三等功,並由副團長升任師副參謀長。他所培養的“教學法班”榮記了集體二等功,先後有4名戰士被提升為幹部。
1981年,湯朝榮所在師被撤銷,組織上決定他由師副參謀長調任守備團長。該團當時是由一個師縮編而成的,人員多,地盤大,成份雜,任務重,管理難度較大。但湯朝榮與該團政委一道,認真執行上級指示,堅持“抓學習,統思想;抓班子,帶隊伍;抓戰備,帶訓練;抓管理,帶全盤”的辦法,使這個新編團的工作迅速走上正軌,並取得了“年年安全,年年受獎”的好形勢,省軍區還多次在該團召開了現場經驗交流會。
軍事演習是部隊的“準實戰”訓練,是和平時期“摔打”和鍛鍊指戰員、提高部隊戰鬥力的一個重要和必要的手段。從士兵到將軍,湯朝榮都對軍事演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多次參與和指揮過軍事演習。僅在上一世紀七十年代,他就先後參加了南京軍區在蘇北某地組織的“紅濱一號”、在蘇中某地組織的“紅濱二號”陸海空三軍聯合抗登入作戰和在浙江某地組織的渡海登入作戰等三次軍事演習。1981年,他再次參加了南京軍區在蘇北某地組織的陸海空三軍聯合抗登入作戰演習。1995年以後,他更先後參加了南京軍區在東南沿海組織的“東海一號”、“東海四號”、“東海五號”、“東線九五”、“聯合九六”等大規模登入作戰演習。而在他擔任江西省軍區參謀長期間的1998年所直接參與組織的九江長江大堤的決堤封堵戰,則不但是一場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生死決戰,也是一場更驚險、更實際的“演習”活動。所有這些演習,湯朝榮都以自己的智慧、勇敢和吃苦耐勞精神圓滿完成了任務,受到了領導的表揚和獎勵。
如果說,“不怕吃苦,敢創一流”是湯朝榮工作作風的一大特色的話,那么,“善於總結經驗,善於讓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則可以說是湯朝榮工作作風的又一特色。他的經驗總結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高度概括、短小精悍、簡單易記的順口溜式的總結,另一種則是就某一段時間或某一個方面的工作專題進行科學論證,形成較高水平的理論研討文章。兩種形式都取得了良好效應和廣泛影響。
1983年,年僅37歲的湯朝榮升任某師副師長。當時所屬部隊的大部分團長、政委和師機關科長們的年齡都比他大,資歷也比他老,因此湯朝榮所秉持的原則是,既要謙和待人,又要善於運籌,還要躬親決斷,更要敢於較真。前後8年的副師長閱歷,使他既經受了全面鍛鍊,又總結了不少領導經驗。“講政治,抓大事,完成任務不出事”——這就是他在擔任副師長期間這一段工作實踐的一條經驗總結。
1990至1996年3月,湯朝榮先後任南京軍區後勤部15、16兩個分部部長和後勤部參謀長。這是他從軍事幹部向後勤幹部的轉變。與軍事部門相比,後勤部門的兵馬多,物資多,單位多,“婆婆媽媽”的事情多,而且他們的下屬單位分布在華東6省市的廣大地區,既要保障本部門的安全,又要為各個部隊搞好服務。特別是對大量槍枝彈藥、武器裝備和各種危險品的管理,那可真的是責任重於泰山。面對新的崗位,新的情況,湯朝榮廢寢忘食,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很快使自己由軍事領導幹部變成了一名合格的後勤領導幹部。前後6年,所屬單位均做到了無事故、無案件發生,多次受到軍區的表彰。“一不能丟,二不能燒,三不能炸,四不能毀”——這又是他在6年正師職後勤工作崗位上經驗的成功總結。
對軍事理論進行專題研討,這是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的經驗總結。在這方面,湯朝榮更是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特別是自1975年以後,他在省軍級以上學術刊物上陸續發表了各種學術論文一百多篇,內容涉及總體軍事理論、部隊管理與改革、司令部建設、後勤建設、後備力量建設和外軍後勤研究等諸多方面。他所撰寫的《新時期保證兵員質量的幾個問題》被收入《中國當代國防文庫》,《淺談徵兵工作》一文又被收入《當代管理藝術文集(第三卷)》。而他撰寫的《新形勢下企業民兵工作的幾點思考》,則不但被收進《中國黨政幹部改革論壇》一書中,而且還被該論壇評為1997年度優秀論文。此外,湯朝榮還多次參加了軍事、後勤學術研討活動,特別是戰役理論、合成戰役、戰役指揮與保障、現代高科技條件下的作戰、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國防動員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較高水平和實際指導作用,得到了總部與有關部門的較高評價和充分肯定。
1996年3月,湯朝榮光榮地走上了軍級領導崗位,不久又成了共和國的一名將軍。他先後在江西、安徽兩省擔任省軍區參謀長,省武委會辦公室主任、國防動員委員會秘書長,江西省徵兵領導小組副組長兼徵兵辦公室主任。從2003年2月起,湯朝榮任安徽省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委員。作為黨和軍隊的高級領導幹部,他時時、事事、處處都注意嚴格要求自己,堅決貫徹黨的思想政治路線,嚴守政治紀律和黨紀國法,堅持實事求是、聯繫民眾、艱苦奮鬥、清正廉潔等優良作風。身為高級幹部,他的身影、他的足跡還是經常出現在連隊、工廠、街道和鄉村。目前,湯朝榮雖然因年齡關係已經離開了省軍區參謀長的位置,但作為一位省人大常委會委員,他繼續在為黨的事業、軍隊的建設、人民的福祉而不斷地奔波、操勞。用他自己的話說,“是黨的人,就要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按黨的指示辦事,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終身。”前不久,湯朝榮滿懷激情地賦詩一首:“崢嶸歲月獻軍營,四十春秋鑄將星。莫道功成揮手去,不遺餘力再長征!”這既是對他四十多年戰鬥生涯的高度概括,也是他決心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再著新篇章”的肺腑之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