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恩伯公館

湯恩伯公館,坐落在上海四川北路2023弄35號的金泉錢幣博物館原來曾是國民黨將領湯恩伯的豪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湯恩伯公館
  • 地址:上海四川北路2023弄35號
  • 藝術風格:法國新古典主義風格
  • 俗稱:湯公館
建築特色,歷史沿革,建築主人,

建築特色

“湯公館”,位於上海虹口區四川北路2023弄35號(可以由多倫路名人文化街進入)。整幢建築是法國新古典主義風格,紅牆配上白色的檐部、窗套以及入口變形、有二層樓高的科林斯巨柱,十分壯觀華麗,建築平面呈現門字形,對稱布置,東西各設小邊門,南向入口正門廊有四根巨柱,兩側有凹進的半圓形壁龕,為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門廊上部為二層露台現已封閉,鑄鐵欄桿圖案精美,呈現弧平面,突出了入口,起了小雨蓬的作用。兩端退後處理又保持了巨柱門廊的完整性,尺度宜人細部豐富,有層次變化。
追溯至17世紀的法國古典主義建築,橫豎向都有明顯的三段式劃分,強調柱式在構圖上的統帥作用。19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歐美的復古建築形式已經程式化。新古典主義風格形式已較簡潔,受現代主義思潮影響,建築處理能夠注意功能合理和形式上變化,色彩搭配也較自由。那時的上海已發展成為遠東的大都市,建造了不少漂亮的花園洋房,湯公館即是一例。

歷史沿革

湯公館
湯恩伯住宅原為廣東李氏兄弟在20世紀20年代建造,抗戰期間被日軍侵占為軍官司宿舍。抗戰勝利後被湯恩伯所占,人稱“湯公館”。後來為國民黨浙江省主席陳儀居所。湯恩伯為陳儀一手提攜,得陳資助和舉薦,並娶其外甥女黃競白為妻。湯對陳表面上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樣迷惑了陳。1949年初,陳儀派外甥丁名楠帶親筆信去上海,策動湯恩伯起義未果,反被出賣。在這座房子裡陳儀被捕,押至台灣被害。

建築主人

湯恩伯公館
湯恩伯生於1900年9月20日,浙江武義人,名克勤,字恩伯。1920年他入援閩浙軍講武堂,畢業後任浙軍第一師排長,1925年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27年投靠蔣介石。歷時近30年,由一個參謀軍官升為陸軍總司令,成為蔣介石的嫡系。在抗戰後期,與陳誠、胡宗南分掌重兵,各當一面,不可一世,自封為“中原王”。1928年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事教官司,繼任學生總隊大隊長,在校期間博得蔣介石的賞識。1931年起任第二師師長、第十三軍軍長等職。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他指揮部隊在南口地區抗擊日軍進攻,予敵重創。翌年3月率部參加台兒莊會戰。1942年任第一戰區副司令官兼魯蘇皖豫邊區總司令。1947年春兼第一兵團司令,率部參加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5月所部整編第74師被解放軍全殲。1949年1月任寧杭滬警備總司令,奉蔣介石之命憑藉長江天險固守寧滬杭地區。4~5月,所部在渡江戰役、上海戰役中被殲,殘部潰退廈門。10月由金門去台灣,任戰略顧問委員會戰略顧問等職。1954年6月29日病逝後被追晉為陸軍上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