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變遷,古城景點,萬壽宮,戲樓,
歷史變遷
湯山古城東依五老山,西傍龍川河。龍川河是石阡人的母親河,她匯入烏江,由烏江入長江,商賈、貨物南來北往,支撐起了湯山古城昔日的輝煌。《石阡縣誌》載:“城南里許,水停無波,相傳有臥石如龍,因名龍川。”這應該是“龍川”來歷比較信實的說法,而前文所記畢竟只是傳說。
石阡歷史上交通不是很發達,水運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在過去漫長的時間裡,龍川河一直是湯山古城與外界聯絡的主要通道。城南“古設渡口,為進出城必經之地,來往行人,均在此過渡”,因此形成了古時石阡“八景”之一的“龍川古渡”。初讀《石阡縣誌》,便想要一睹古渡風采,於是硬拉著朋友到河邊尋找。但是如今,沿榕高速和305省道代替了龍川河,成了石阡連線外界的交通要道。喪失了主要交通功能的龍川河,古渡已難尋,再也見不到“隔岸幾聲人喚渡,樹蔭撐出小船來”這水墨畫般的風景了,只剩一些殘跡引人感懷。還好龍川河依然清新秀麗,靜靜地流淌在這裡,見證著湯山古城的滄桑變化。
古城景點
湯山古城的古建築相對比較集中,便於遊客參觀。
萬壽宮
順著啟靈橋往東行數百步,到達長征路北端,便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宮古建築群。古建築群以萬壽宮為主,涵蓋毗鄰的禹王宮、觀音閣、玉皇閣和忠烈宮等,整體占地面積11850平方米。
石阡萬壽宮又叫“江西會館”或“豫章會館”,始建於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是古代石阡經濟社會繁榮的見證。走近萬壽宮,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它那高聳的青色宮牆和朱漆大門。站在宮牆腳下,抬頭凝視著牆上雕刻的圖案,對歷史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明清時期,中央政府對西南地區實行“軍屯”政策,大批贛籍軍民入駐石阡,爾後他們在此安家落戶,與當地土民融合。又因為湯山古城在歷史上是個交通要津,是黔東北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隨著歷史發展,許多江西客商溯流而上,陸續在此雲集。後來這些贛籍老鄉為方便聚會交流,便集資修建了這樣一個公共建築物。歷經幾度重修後,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廟基由原坐北向南被改修為坐東向西(唯山門未改),就成現今規模。民國十餘年間,兵匪混亂,宮內建築幾次遭到破壞,但亦時有修葺。
石阡萬壽宮的整個建築依地就勢而建,由西向東漸次升高,為二進封火山牆四合院式院落。其宮牆高達10餘米,長200餘米,將宮內建築深深圍住。宮內建築由東、西兩個部分組成:西邊是大門、倒座、戲樓及長廊;東部則分三路建築,即北路的紫雲宮,中路的過廳、正殿和南路的聖帝宮。
戲樓
石阡萬壽宮標誌性的建築,在正殿的正前方,其戲台與廊房相連,廊房倚宮牆而建,長約50餘米,皆雕花窗。戲台的橫坊繪浮雕“三顧茅廬、火燒赤壁、長板坡趙雲救阿斗”等三國故事。戲台後方屏板刻騰雲駕霧的瑞獸麒麟。整個戲樓的圖案雕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甚為特別的是,石阡萬壽宮的三個山門巧妙地將牌坊、大門、山牆結為一體,以青磚仿木雕刻壘砌,既美觀實用,又節工省料,還有良好的防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