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馮喆
- 字號:字孟睿,號三有(即有鬚眉發)
- 出生時間:1616
- 去世時間:1696
馮喆,詩作,求取功名,順治十八年,葉崇震,明朝亡後,後世評價,
馮喆
(1616—1696),字孟睿,號三有(即有鬚眉發)。湧泉人。崇禎壬午年(1642)庠生。生性敏捷,記憶力強,讀書一覽不忘。在延恩寺後邊的東刊山倚天館讀書三年。清兵入關,社會改朝換代後,但他仍我行我素,堅持自己的觀點:“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可毀傷以圖取浮雲富貴乎?況人各有志,唐虞之時有巢、許,文武之世有夷、齊,我自為世外逋民耳,於時何礙?即不然如謝枋得之被拘,亦第為明明處士足矣,又何慮焉?”他的父親“見其能堅守義,亦樂之”。
詩作
後來,隨著時光的推移,社會景況的變化,他還寫下了一些引人深思的詩篇。現抄錄二首:
不赴試
慚余自學仲尼徒,惟佩經言寶髮膚。
敢效採薇千古節,將為抱瓮一時圖。
先機欲竄禈中虱,雅愛空憐屋下烏。
畢竟避痴無藥餌,豈知韋杜事糊塗。
棄田
家君垂業志綦艱,不肖痴兒視等聞。
一擲如毛三十畝,只圖娛樂祫禔間。
求取功名
讀書趕考.謀取功名,在當時社會的知識分子中是一條較為普遍的求學之路。但是,馮喆卻不願意走這條路。那個時代,有田者賦役很重。特別是徭役。馮喆留著長發,如何去服役?有一次,他的學生孟隆、孟成代他去承擔了。他想這樣長期下去,還是躲不過的,只有賣掉土地,才是唯一辦法。於是,他就將家中三十畝田賣掉,自己則以教書為生。“不赴試”、“棄田”二首持,是這一時期馮喆生活的真實寫照。
“剃髮令”,是一道極其嚴厲的政令,政府規定“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馮喆堅持留髮,不得已他說服了父親,離家出走。隱居望頭山石慶寺。但時間—長,又心感不安。於是,他返回老家,承歡膝下。當地村民也保護著他。
但是有一年,馮喆與另一氏族為山林問題發生了嚴重糾紛。這時,馮喆想從中做調解工作。 誰知對方將馮喆的留髮一事抓住不放進行威脅。此時,馮的侄子、親戚都出來勸說,希望他將長發削了,以便訴訟。但是,馮喆仍堅持氣節,矢志不移,並斬釘截鐵地說:“寧可官司輸了,也不削髮。”這可說百折不回。
順治十八年
(1661),清政府為打擊鄭成功、張煌言的反清力量,採取封鎖沿海水域,將沿海30里內的人口全部遷到內地,妄圖隔斷海上糧食、物資的接濟。後來,海上抗清明顯失敗,張煌言遣散部隊,隱居南田島。馮喆獲此信息,就冒著被抓殺的危險去見面。張對馮的氣節非常讚賞,臨別寫了“送臨海馮生序”一文,讚揚馮的民族氣節。康熙三年(1664)張煌言在南田島被清軍逮捕,後在杭州遇害,墓建在杭州南屏山,與岳飛墳遙遙相對。 康熙十二年(1673),耿精忠水師在向台州城進發的途中,曾停泊在湧泉地區。此時,馮喆憑著自己的聲望,使耿軍相戒:“莫犯其里。”從而,“台南諸鄉遭戮,鳳橋(即湧泉)千餘家獨全”,未受損失。以後馮喆聞汛,贈詩云:“德全患難方為至,道濟鄉鄰未是窮。” 董嗣純,生卒不詳,又名心,別號三一道人,臨海古城人,他和弟嗣奇、原在黃沙避難,因與馮喆相識,就轉到湧泉隱居。 當時,清政府一邊實施民族壓迫政策,一邊以招降納叛等形式,來引誘那些有學識的人為其服務。這時,董嗣純還是一個剛成年,且巳訂婚的青年。明朝亡後,他就棄家出走,最後隱居延恩寺,與僧希愚一起,開辦東林禪社以終其身。他拒絕結婚,就是要斷絕子嗣,他以這種決絕態度表達了他與敵人“不共戴天”的立場。他死後,與馮喆同葬在湧泉葡萄墳。其未婚妻亦忠貞不移。守節而死。
葉崇震
(?—1653),字孺雷,號淖民,臨海古城人。明朝亡後,他離開古城,住到湧泉沙渚。沙渚四周臨江,既隱蔽,又安靜,是一個不太引人注目的孤渚。他到湧泉沙渚,確實有自己的抱負。一是湧泉聚集著一批反清志士,他可以經常同馮喆等一起,抒發心中的苦衷。二是他立下大志,一定要把明朝幾代的歷史寫下來,以寄託亡國的悲痛。於是,他一邊教書,—邊整理史料。歷經10個寒暑,終於將明代“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歷史人物,整理成書,足有尺余厚,名《歷、昌、啟、禎四朝史傳》。順治十年(1653)八月十一日病故。臨終前他遺囑將史稿交給馮喆。馮將它放在家裡的竹箱中,等候有志繼承的人,以期整理出版。在以後長達5年的時間中,馮悉心管護。有時遇上清兵進村,他就背著書稿逃到小山上躲藏起來。順治十四年(1657)秋,有一支海上武裝入境,不僅將馮喆抓去,而且將馮秘藏的明史書稿付之一炬。馮喆是個誠情至上的人,他對自己沒有完成朋友的囑託,心感悲痛和慚愧。為此他還作了四首詩,以寄託自己的哀痛之情。其中一首是這樣寫的:“付託無全效,深慚葉史臣。幽懷未可釋,巨恨竟難伸。念及心如刺,談時面有塵。由來不易泣,惟此淚潸頻。”葉死後,其女兒無依無靠,馮喆就以朋友之情,將她撫育成人。
明朝亡後
臨海堅持民族氣節的人是很多的。如陳函輝的自殺殉國,王國梁的聚兵抗戰,謝白翠的結寨自保,更多的則隱遁四方,拒不與新朝合作。這些人中有得過明朝功名的,他們的堅持氣節可說是名分;有些只是平民百姓,按照儒家的說法,他們既未得前朝一命之榮、就不妨應試出仕效力新朝、但他們就是不肯,他們堅持的是民族大義。
後世評價
湧泉除三高士之外,還有馮兆用、應開先等人都是與馮喆等一起走隱遁之路的。湧泉在他們的影響下,以人力和物力支援海上抗清的也很多。 湧泉三高士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300多年了。但是,他們的形象仍歷歷在目,讓人難以忘懷,特別是長發秀才馮喆的民族氣節,以及他那以誠信處事,以真情待人的情義,至今仍住湧泉民間流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