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北岸有一條人工大渠,載著滾滾的喀什河水,從東向西穿越伊寧縣、伊寧市到達霍城縣,灌溉著千頃良田,這條大渠就是歷時悠久的湟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湟渠
- 地點:新疆
- 屬性:人工河
- 對應:伊犁河谷
這是新疆地表上少有的人工河,改變了伊犁河谷的生態面貌,為當地開荒屯田做出了巨大貢獻。
湟渠最早興建於清朝,當時,清政府財政十分拮据,為了向侵略者支付巨額戰爭賠款,削減了對新疆等地的餉需,伊犁將軍為了增加收入、彌補餉需的不足,想到了開荒引水、擴大屯田。
1842年12月抗英民族英雄、清代偉大愛國主義者林則徐流放到伊犁,1844年林則徐不顧年老體衰,積極承辦了開墾霍城東南阿齊烏蘇的拋荒地。要墾種拋荒地,必須先解決水源問題,他和伊犁將軍布彥泰商議,決定改造湟渠,增加水量,為此他捐資承建引喀什河水的龍口工程。開工以後,林則徐親自督率各族民工,歷時4個月,終於建成了一條6里多長的引水渠。隨後不久,其他各段渠道也相繼擴建改造完畢,開閘放水,銀波粼粼的喀什河水流經大小渠道,灌溉著十多萬畝土地。因而有人也把湟渠稱之為“林公渠”。
在伊寧縣以東30公里的喀什河龍口故址,林則徐的塑像巍然矗立,供後人景仰。
解放後至今,龍口及湟渠經過了當地各族人民和兵團農墾人的不斷改擴建和維護,至今,大渠仍然滋養著新疆最大的產糧區,為當地的農業豐收做著貢獻。
引用:
谷歌地圖上湟渠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