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四隅、四廂。
1949年之前,屬宜春縣第一區、城關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分屬宜春鎮、下浦鄉、春台公社、春台鄉等。
1986年5月,劃出
靈泉街道、東方街道部分居民委員會及春台鄉的湛郎村組建湛郎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6年5月,下轄五房、六房、川門下、東嶽廟、七園、羅家、上屋、上湛郎、下湛郎9居民委員會。
1996年12月,調整合併為五六川、東園、紅星、湛郎橋4居民委員會。
2003年3月,增設日升、文筆峰居民委員會。
2008年6月,從五六川居民委員會分設狀元洲居民委員會。
2011年末,轄有五六川、東園、紅星、日升、文筆峰、湛郎橋、狀元洲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下設19個居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湛郎街道轄7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湛郎橋社區中山東路215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自然資源
2011年,湛郎街道有農業耕地面積100畝。
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末,湛郎街道總人口為21580人。
截至2011年末,湛郎街道轄區總人口6.0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9萬人。另有流動人口2.8萬人。總人口中,男性3.1萬人,占51%;女性2.99萬人,占49%;14歲以下1.38萬人,占2.71%;15~64歲4.24萬人,占69.5%;65歲以上4714人,占7.7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08萬人;有苗、壯2個少數民族,人口8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8.4‰,人口死亡率3.61‰,人口自然增長率4.79‰。
經濟
綜述
2011年,湛郎街道財政總收入504.8萬元,比上年增長4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2萬元,比上年增長55.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78.8萬元,增值稅12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82.9元。
農業
湛郎街道以種植蔬菜為主,主要品種有大白菜、大蒜、茄子、黃瓜等,產量共約150噸。農業總產值2011年達到468萬元。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0.5萬頭,年末存欄0.24萬頭,總產值38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81.6%。漁業以養魚為主。2011年,產量0.8噸、總產值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7%。
工業
湛郎街道以建築材料、食品加工、釀造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3.1億元,比上年增長15%。
商貿
截至2011年末,湛郎街道有商業網點35個,其中城鄉集貿市場2個。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1億元,比上年增長30%。
金融業
截至2011年年末,湛郎街道有袁州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開設了營業部及設立了辦事處。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湛郎街道有幼稚園8所,在園幼兒1101人,專任教師67人;國小1所,在校生636人,專任教師37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53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55萬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湛郎街道有農家書屋7個,藏書1.4萬冊。
社會保障
2011年,湛郎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25戶,人數3312人,支出733萬元,比上年增長42.96%,月人均184.4元,比上年增長18.08%。城市醫療救助133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1戶,人數83人,支出79885元,月人均80.2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43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6畝,直接經濟損失140萬元,救災支出7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人。有社區服務中心7個,社區服務站7個。經常性社會救助站、點和慈善超市個。新增就業人員1180人,有189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6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全年共幫助3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1人就業。
2011年末,湛郎街道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828人,比上年末增加523人,其中參保職工273人,參保離退休人員437人,分別比上年增加181人和243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68人,比上年末增加47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132人,比上年末增加47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7987人,比上年末增加258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746人,比上年末增加237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998人,比上年末增加243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48人,比上年末增加26人。參加失業保險118人,比上年末增加11人。參加工傷保險387人,比上年末增加123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163人,比上年末增加29人。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4萬元,比上年增加1980元:城鎮私營企業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2萬元,比上年增加3210元。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契約簽訂率達到85%。
交通
湛郎街道境內有G220等道路過境。
歷史文化
湛郎街道因境內舊有湛郎橋得名。
湛郎街道民間藝術有湛郎橋社區的舞龍燈和五六川社區的腰鼓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