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家大街

湛家大街[Zhànjiā Dàjiē]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洪橋街道轄內。成“回”型環狀。明嘉靖年間,著名學者、大教育家和哲學家湛若水(增城新塘人)早年中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常舉辦講學活動。後歷任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1536 年告老還鄉,在廣州北城牆內興建私家園林“湛家園”及學館“天關精舍”,定居講學。他一生以講學為己任,在全國各地有書院 40多間,門人弟子達 3900 多人,實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盛事。湛家園廣達數十畝,引東濠水入園,築溪池,修石橋,亭台樓榭,為城北一勝。東至湛家巷,西至馬莊巷,南至東風中路,包括現市委大院地域在內,均為當年湛家園址。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戰亂中,湛家園被炮火夷為平地。今所存湛家大街及一巷至五巷,是清末時在這塊廢墟上重建的街巷,為了紀念湛若水,仍以“湛家”命名。

2023年1月,入選《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一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湛家大街
  • 外文名:Zhan Jia Da Jia
湛若水79歲(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時,來到廣州湛家大街、湛家一巷至五巷一帶興建“湛家園”居所、“天關精舍”學館,定居講學。後人為了紀念湛若水,把湛若水當時居住、講學那條街命名為“湛家大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