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走進湘橋村,“
大夫第”、“翰林第”、“貢元第”、“進士第”等10餘座歷經數百年的明清古建築便赫然呈現在眼前。這些古厝建於清朝至民國初期,均坐東北朝西南,每座之間留有2米多寬的通道,一字形排開,座座相連,總長200多米。每座古厝結構規格大致相同,為五進式或三進式。屋前石埕連片,都設旗座,立旗桿,旗桿石上有鑿孔,依官階大小分為圓、方、六角、八角等形狀,旗座四面雕有飛禽走獸,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大夫第”是這些古厝中修建的,也是最壯觀宅第之一,占地近5畝,是典型的清代官宅建築。“大夫第”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是康熙年間進士黃金鐘的故居。“大夫第”屬五進大宅,寬33米,深90米,採用磚石土木結構,古香古色,氣宇軒昂。宅院大門額頂懸掛“大夫第”匾,一對雕有喜鵲、壽鶴、麒麟等吉獸祥鳥的石鼓,歷經幾百年風雨依然蹲守在大門旁。大院內朱廊畫壁,長廊曲回。宅內每進各設屏風,且均有天井,晴時能曬日,雨時能排澇。天井內花架、花壇倚牆而設,淡雅清幽。
在古厝群中間,還矗立著一座保存完好的
華佗廟,它是全省唯一的華佗廟。該廟始建於明朝中期,屬土木結構,占地近一畝,廟內供三國時名醫華佗。主殿左右牆上分別題寫著“忠孝”、“廉節”大字,相傳是明末大書法家朱熹的手筆。
在古厝群和華佗廟的門前,一條約40米寬的九十九灣內河蜿蜒而過,村民們在這裡可划船、垂釣、洗衣、游泳……每當端午節時,還會吸引成千上萬的村民前來觀看龍舟賽會。
湘橋古厝群、華佗廟等具有特色的建築群體,為研究閩南明清人文歷史,了解閩南地區明清時期官宅、民居、廟宇等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依據。龍文區政府正採取措施、籌集資金對該村10餘座古建築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繕。擬將該村打造成集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民間文化展覽、對外文化交流以及旅遊、休閒、購物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名村。
湘橋的水是跳動的音符,湘橋的老宅是醇香的美酒。
湘橋村地處九龍江九十九灣入江處,因九十九灣經該村河段稱湘江,古有一橋供學童通往隔岸上私塾,故名為湘橋。湘橋村臨江傍水,環境優美,交通便捷,土壤肥沃,物阜民豐,人傑地靈。清
杭州同知黃金鐘、翰林院檢討黃蘭枝、漳州畫院首任院長黃稷堂等都是在這塊沃土上成長的鄉賢俊彥。經過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湘橋村現存有明清五進古民居11座,其中以大夫第和翰林第為最。
大夫第系黃金鐘故居,屬五進大宅,寬33米,深90米,為石、磚、土木結構。第一進為二房一廳,傍有廊連線第二進。第二進有四房二廳,兩側留有通道,便利進出其他各進;第三、四、五進各四房一廳,每進均設屏風,屏風上各有雕刻精細的鏤空花鳥及象形圖案。每進之間為天井,供通風采光,養花種草。大夫第西側為護厝,均為二房一廳,並留有四個護門,
形成了與各進之間既能相通又相對獨立的居住空間,這對於當時的大戶人家來說,其設計是別具匠心的,既可減少各房之間的矛盾,又可防盜防火。更為特別的是其屋頂建造,不僅各進均採用閩南傳統的歇山式燕尾翹脊,就連護厝的屋頂也採用了這種建築風格。這樣主次屋頂渾然一體,更顯其古樸端嚴及主人地位之尊貴。
從高處看,大夫第與平常明清老宅沒什麼兩樣,可細細觀看,處處可見其匠心所在。在首進,設計者注重其宏偉氣派,青石鼓雕刻精美,正門莊嚴肅穆,屋檐雕樑畫棟。在第二進,其大廳有一長石條格外引人注目,該石條高約20厘米,寬約60厘米,長約12米,重達5噸。二進與三進之間隔著一條露天通道,令人有種“走過一山又一山”的感覺,三進的圍牆鑲嵌著兩個醒目的石刻鏤空飼虎窗,凝重又渾厚,據說為辟邪所用。四進為後花園,建有一座兩層石樓,牆厚約1米,外牆為條石,中間用泥石夯成,堅固無比。居住在宅內的老人告訴筆者,該石樓專為存銀而建,其牆、門、窗全部加厚,就連屋頂的構造也分為硯、藤、板、磚、瓦五層,冬不冷,夏不熱,既防潮,也防火。可惜的是,1960年,黃氏村民為回響國家“四獻”的號召而將此樓拆除,運往郭坑支持國家建設。拆遷時,有位村民為核實其工程量,用桿秤稱了幾塊磚,結果驚奇地發現,每塊磚的重量均30斤,一厘也不少。古人建築水平之精確不得不令人折服!
大夫第因臨九十九灣,故其牆體底部均用1米多高的花崗岩石砌成。據村里老人介紹,以前洪水到來之前,屋主人只要把下水道出口及門下小洞堵上,便安然無恙,難怪雖經歷300多年,大夫第仍保存得如此完好。大夫第門前為石埕,埕內設旗座,立旗桿。旗桿有鑿孔,依官階大小分為圓、方、六角等形狀,旗座四面雕有飛禽走獸。據了解,石埕是在湘江河道上壘砌而成,因考慮到日久坍塌,設計者便在石埕下打下木樁,這也許就是現代建築的打樁吧?
大夫第工程浩大,共有大小房間56間,歷經三代人完工(即從黃金鐘至黃蘭枝),石料全部經水路由泉州運至,石匠也是專門從惠安聘請而來的。清朝官員光宗耀祖之風由此可略見一斑。
大夫第的南面為連為一體的華佗廟,華佗廟雖面積不大,但卻有三個鎮廟之寶。一個是“畚”窗。“畚”字窗在我國古建築上也廣為寺廟所用,一般為磚、石、木結構,而華佗廟的“畚”字窗卻是磚木混用,外圍為磚,燒製成“龍”紋圖案,惟妙惟肖;內徑為石,用材為青石,精雕細刻,巧奪天工。第二個是主殿左右兩牆分別書“忠孝”、“廉節”四個行書大字,每字約兩米,用筆蒼勁有力,結構嚴謹,非大家手筆莫屬,相傳為明末大書法家黃道周所書。第三是大殿上懸掛的“仙方妙著”巨匾。相傳清嘉慶年間,閩浙水師提督王得祿之嫂得一腹脹怪病,百般醫治未見其效。因王得祿幼年父母雙亡,由其嫂一手帶大,故視其嫂如母。大嫂的怪病令他萬分焦急,當得知龍溪湘橋有座華佗廟藥籤靈驗後,便派親信到廟求神問藥,其嫂果然藥到病除。王得祿大喜,親自從廈門乘船至湘江華佗廟答謝,並送上親題的“仙方妙著”巨匾。獨特的建築、神奇的傳說,吸引著四方人士前來祈禱健康長壽,華佗廟也因此入編《福建地方文化研究叢書》。
在湘橋村的村道小巷,隨處可見粗大的磚石,雕刻精美的花崗岩石,這不能不令人聯想到其昔日的繁華及黃氏家族之榮光。
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有1154戶通自來水,有190戶飲用井水,有1344戶通電,有119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9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74%和89.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11戶(分別占總數的57.84%和46.83%);該村委會到鄉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88輛,拖拉機112輛,機車85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0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
截止2008年,該村有農戶1345戶,鄉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農業人口5164人,勞動力357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景點
古厝群
湘橋文化名村的古厝群,依水而建,古厝集群,龍文區藍田鎮的湘橋村,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這裡有著全省唯一一座華佗廟,還有10座清代士大夫家族所建的官宅民居。
自2007年,湘橋入選第三批省級
歷史文化名村後,這裡迎來了不少參觀者,而官宅的建造者,黃金鐘與他9個兒子的故事,也因此被津津樂道。
歷史文化名村
湘橋歷史文化名村,於龍文區藍田鎮的九龍江岸邊,北道324線,南臨江濱路,東望雲洞岩,漳州的重要水系九十九灣在村里迂迴流繞,將一剖兩半。
古時,當地人稱這段河流為湘水,湘水之上,村人架了一座橋,把
溪流兩邊的村落連為一體,這座橋因此被稱為湘橋。傳說湘橋的村名就是從此而來。後來橋毀了,湘橋這名字卻保留了下來。
華佗廟
漳州地區的關帝廟宇很多,而華佗廟卻只有一座,甚至還是全省唯一、南方罕見。這座華佗廟位於龍文區藍田鎮湘橋村,建於明朝中期,占地約一畝,曾歷經幾次修繕,當地人稱為“仙祖廟”。
人文地理
湘橋古民居是一部歷史,研究明清的人文歷史及官宅民居建築提供了實物依據;湘橋古民居是一本教材,它教育人們應崇尚中華民族“厚德、重教、相師”的傳統美德。
據該村老人協會負責人告訴筆者,上級領導對湘橋村的規劃與保護十分重視,當前該村已向省政府遞交了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的文書。相信不久的將來,湘橋會更加迷人、更加亮麗。
明清五進古民居十一座,圖為五進。
大宅大夫第黃金鐘故居之一角。
用筆蒼勁有力的“忠孝”“廉節”四大字,據傳是書法家黃道周所寫。
華佗廟內的“仙方妙著”巨匾:是清嘉慶閩浙水師提督王得祿親題。
村道潔淨,河道筆直,兩岸遍植榕樹、鳳凰樹、龍眼樹,古民居倒映水中,河上龍舟穿梭如箭。好一幅村居美景。
描畫了這幅人在畫中游場景的,是漳州龍文區湘橋村,村民們以一場盛大的龍舟賽會展示村莊魅力,衝擊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稱號。一年一度的湘橋龍舟賽吸引了周邊十幾個村落的村民,槳聲鼓聲此起彼伏,禮花綻放,鞭炮齊鳴。
湘橋村位於九龍江畔北溪、西溪匯合處,風景優美,“日現不蔽前山色,夜來常聞流水聲”是村莊的真實寫照。村中十來座青條石為基、紅磚為牆的明清古大厝,臨水一字排開,總長達200多米。其間有大夫第、進士第、景元第等,結構宏偉,窗、梁、壁上遍布精美的石雕、木雕。
每座民居既相互獨立又連成一體,溝渠相連、道路相通,布局合理、錯落有致,為研究明清時期閩南官宅提供了實物依據。村內的王氏祖廟由宋直學士王熙載所建,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王氏後裔中的一支分脈到琉球群島,當前仍常有海外王氏後人到湘橋認祖尋根。村中還供奉著一座全省罕見的三國名醫華佗的古廟。
為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湘橋村民自發集資百萬元修繕古大厝,當地政府也撥出經費整治村容村貌,將原本長滿水浮蓮的河道治理得乾乾淨淨,河道邊也增加上休閒石椅、石桌,再現閩南水鄉古村的風貌。
規劃
擬建水景步行街 具閩南水鄉特色
湘橋古村落於2007年12月被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納入市、區兩級文物保護單位。龍文區規劃在湘橋建文化旅遊區,目前正在招商引資。
龍文區旅遊局局長黃金本表示,湘橋村地處九十九灣入江處,河水繞流村中,村里還保留有明清之際古民居11座,有條件建設一條獨具閩南水鄉特色的水景步行街。
根據規劃方案,沿九十九灣規劃建設中間是兩面臨水的仿古建築步行街,四季碧波蕩漾,仿古石橋橫跨河兩岸。街面的低層建築以閩南地域特色為主要建築風格。延續閩南傳統建築歷史文脈的燕脊、斜坡頂、柱列廊的騎樓古建築為主調,利用古民居,構築一幅江南水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商業古街。
而在東側將規劃一個文化休閒區,設水仙巷、木偶巷、八寶巷、七星博物館、戲台、龍舟倉庫、思祖林、遊客服務中心、演藝廣場。南部規劃一個創意藝術區,主要建有藝術培訓街、藝術主題公園、LOFT藝墅、創意市集廣場、戶外運動基地、運動中心。規劃區西北面,以商務為主題,主要建有水仙大廈(地標)、商務群樓。總投資約30億元。
經濟
該村農民收入以種殖業和
養殖業為主。2008年,
農村經濟總收入3594.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46.14萬元,占總收入的8.56%;畜牧業收入731.38萬元,占總收入的9.93%(出欄肉豬3939頭,肉牛238頭,肉羊473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收入1632萬元,占總收入的80.61%;
工資性收入69.8萬元,占總收入的0.86%;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77人(占勞動力的13.19%),在省內務工647人,到省外務工30人,外出務工收入62.9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