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晚秈11號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1993年從古巴引入的優質稻E179-F3-2-2-1-2品系突變株系。
湘晚秈11號株型適中,莖桿堅硬彈性好,劍葉上舉微卷。畝有效穗18.86萬,每穗總粒數107.12粒,結實率79.66%,千粒重24.92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湘晚秈11號
- 選育單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 親本來源:優質稻E179-F3-2-2-1-2品系突變株系
- 審定編號:贛審稻2002014
- 作物名稱:水稻
選育過程
特徵特性
- 農藝特徵:該品種莖粗中等,但堅軔而不易倒伏。葉色較深,葉鞘、葉耳、葉舌和葉環均無色。株高107厘米左右。株型集散適中,繁茂性好。在每畝9.9萬基本苗的條件下,最高苗數可達29.7萬,分櫱率高達300%,有效穗20萬,成穗率67.3%,每穗總粒數114.5粒,實粒數87.5粒,結實率76.4%,千粒重26.3克。
- 生育期:湘晚秈11號在兩年省區試中平均全生育期為118天左右,
- 米質:湘晚秈11號的米質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測中心的常規測試,糙米率為79.9%,精米率為73.5%,整精米率67.5%,精米長6.7毫米,長寬比3.0,堊白粒率7%,堊白面積0.6%,堊白度0.4,鹼消值7.0,膠稠度65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6.0%。
產量表現
適種區域
栽培技術
- 育秧和移栽:根據該品種分櫱力強,成穗率較低,有效穗較少。每穗實粒數不太多、結實率較低的特點,水秧每畝大田用種量1.5~2.0千克,秧田和本田比為1∶6,每畝秧田播種量為9~12千克。兩葉期後要進行間密補稀。插秧時,本秧應帶有2個4片葉的分櫱。提倡二段秧和拋寄秧,培育生長均勻一致的帶冀壯秧。湘中地區6月18日左右播種,湘北和湘南應根據早稻收穫期相應提前或推遲播種。該品種的感溫性較強,故秧齡期越短,產量越高。秧齡超過30天,產量下降,超過35天以後,產量下降更快,如遇育秧期間高溫,插後就會出現早穗。早插,移栽株行距以15厘米×18厘米或18厘米×18厘米為宜,每范插兩粒谷6苗以上。
- 肥水管理:該品種需肥水平為中等偏上,在中等以上肥力田,畝施純氮控制在10千克左右。有機肥作底肥要占總純氮量的60%,適施磷肥作底肥。插後3天每畝施尿素2.5千克拌除草劑,插後10~12天追尿素和氯化鉀各5千克。看苗適施壯籽肥,禾苗長勢好,則可不施或少施壯籽肥。切實注意後期貪青。前期淺水返青,以後結合每次施肥灌淺水,待自然落乾後保持田間長期濕潤。禾勾頭散籽播綠肥以後,不能過早乾田,一直到收穫前7天左右才能徹底排水乾田。過早脫水將會嚴重影響大米的外觀品質和食味。
- 病蟲防治:秧田要注意防治薊馬。本田的水稻紋枯病、縱卷葉蜈和褐飛虱是主要防治對象,同時還應注意蟆蟲,水稻稻瘟病和水稻白葉枯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