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昆古戲台,位於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是清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存。
湘昆古戲台大多依附於宗祠,是宗祠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宗祠有機地融合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作為宗祠核心部分的古戲台,其設計巧妙、布局科學、結構別致、雕刻精美、形式多樣。其形制一般後有廂房依託,前有柱子支撐,斗檐飛拱。封檐板的木雕、柱基的石雕、牆上的壁畫,內容與題材都豐富多樣。湘昆古戲台大多建於明清時期。桂陽古戲台見證了湘崑曲的興衰流變,是湘南文化傳承的歷史見證,也是研究中國南方明清古戲台建築的重要範本之一。
2019年10月7日,湘昆古戲台被中華人民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湘昆古戲台
- 地理位置: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
- 所處時代:清朝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8-0389-3-192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建築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桂陽縣作為湘崑曲的發源之地,遺存豐富,至民國末年,全縣有戲台500餘座。
全國文物第二次普查,統計桂陽縣古戲台數量超過400座。
全國文物第三次普查,桂陽縣仍然保存較好的古戲台有300餘座。
1989年冬,桂陽縣裡調查,城關鎮城隍廟戲台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已知桂陽縣建得最早的古戲台。
2021年,桂陽縣爭取湘昆古戲台駱氏宗祠等消防工程資金300萬元。
建築格局
桂陽縣每個鄉鎮都有戲台遺存,比較集中的有敖泉(21座)、歐陽海(12座)、樟市(21座)等幾個鄉鎮,形成了戲台群落的格局。
湘昆古戲台根據所處空間環境,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戲台依附於祠堂,這也是大部分戲台所存在的環境,可稱之為庭院式戲台。戲台台口正對大殿,形成對稱的格局,這是因為戲曲表演源於酬神活動。規模稍大的祠堂開正中山門,戲台與山門合二為一,有利於節約占地面積,創造更多的庭院空間;規模稍小的祠堂,因地制宜,山門讓位到戲台東南角一側,並在正殿東西兩角設定腰門,方便人員疏散,更強調的是祠堂戲曲觀演功能。第二類戲台則是利用開闊平整的自然地勢或人流量較大的街道巷口,形成的圩場戲台、道口戲台和鄉間田野草坪,這可稱之為廣場式戲台。這是由於祠堂庭院場地有限,無法湧入更多人同時觀看,促使村民建造祠堂之外的戲台。第三類是在規模比較大的民居內,依附於天井和庭院形成的家庭式戲台,以便經常聘班演戲,以娛視聽。湘粵按察使魏喻義官廳,由南往北十進格局,其中第三進是大廳和戲台的結合,戲台前有天井,正對後廳,兩側是廊道和廂房。第四類是公共神廟戲台,桂陽縣已無遺存。七星街城隍廟戲台是可考證的最大戲台,是縣城重要的娛樂場所,已於1951年拆除,縣文物局資料有文字描述,“台面高過人頭,前台寬約二丈四(大約7.9米),深約二丈(6.6米)”,“兩側看樓長六丈(約19.8米),深一丈(約3.3米)”。
建築特點
平面形式
湘昆古戲台由前台和後台組成,前台伸向戲場,多為三開間,形成三面圍觀的形式,後台面闊大於前台,多為五開間,祠堂類戲台的後台還會與與兩側看樓結合;大一點規模的祠堂戲台,後台為七開間甚至九開間,且利用前台兩側的空當之處設定了樂台,容納伴奏人員。前台的尺度直接關乎演出效果,遵循湘崑曲表演的一般要求,制式較為統一,而後台更多依據場地形式和建造者財力而定,對空間要求無嚴格限制。湘崑曲在全盛時期,一個戲班演員眾多,後台難以滿足扮戲需要,表演時多藉助於周邊民宅,或在戲台附近另建一座專門扮戲的建築。
構造體系
根據戲台立柱的支撐結構和前後台屋面梁架的組合方式,湘昆古戲台可分戲台為兩大類,一類是前後台共用一排柱網,前台為歇山,後台為硬山,屋面梁架分離;另一類前後台屋面梁架為同一體系,屋頂整體為硬山頂或半歇山與硬山結合的形式。
台基
湘南地區叢林密布,多雨潮濕,為了戲台的耐久性,多選用空腔式的磚石基座,由於經濟原因需選用木立柱時,也會先墊上較高的石材柱礎。台基高度決定了人們的視線和觀賞方式。祠堂戲場中,庭院前排的視聽效果最好,往往擺放桌椅,安排長者和貴賓的坐席,後部多為站立觀看。廣場式戲台觀眾人流量較大,前後排觀眾均需站立觀看。總的來說,廣場式戲台的台基高於祠堂戲台,這是要讓較遠處觀眾視線不受阻擋;山門戲台台基高于山門讓位的戲台,這是為了滿足戲台底部通行的需要。
台口
湘昆古戲台前台多以四根檐柱將台口分為“一明二次”三開間,明間居中,其面寬約為次間兩倍,明間前檐兩柱常不與次間邊檐角柱平行,並略微往戲台內移兩尺左右(即0.64米),以使前區擴大,獲取更大的表演區域。部分戲台則取消前檐兩柱,變三開間為一開間,沒有前檐兩柱,觀眾視線不受遮擋。
文物遺存
雕刻與繪畫
湘昆古戲台重視裝飾性,追求華麗的效果,主要通過通過了木雕、彩繪、磚石瓦作體現。從樑柱到牛腿柱、封檐板到雀替,整體和細部“凡木皆雕”。最為複雜的雕飾為戲台正面向觀眾的主梁,題材以“雙龍戲珠”、“獅子吐球”等吉祥圖案為主,也有的雕飾以戲曲故事的內容而創作,鏤空雕手法和浮雕結合,造型精巧,活靈活現。彩繪多在藻井、天花、屏風等部位套用,豐富戲台的色彩,提升熱鬧的氛圍,突出了戲台的表演氛圍。基座邊沿的護壁柱、戲台三邊圍欄條石,往往刻有簡單紋飾,以瑞獸、魚蟲為主,起到了強化輪廓的作用。立柱的石材柱礎,有鋪地蓮花式、盤龍柱式、鼓式等。瓦作的裝飾通常在屋脊上體現,樣式簡單的屋脊以青瓦立鋪,排列細密,形成靈動的屋脊曲線;複雜些的屋脊,多以石材雕飾壓頂。正脊中間設有中堆雕塑,兩側有螭吻,戧脊尾端有一定弧度的起翹,末端有石作飾物。
楹聯題壁
湘昆古戲台除了雕刻外,還有一副副楹聯,它們或行書或草書或隸書,或陰刻或陽刻,勸說世人向上,描繪名勝風光和戲曲優美意境。戲台後台板壁上的戲班題壁,記載了演出時間、戲班名稱、演出劇目等內容。如黃沙坪街道沙坪村大溪駱氏宗祠戲台後台板壁有清嘉慶年間維修工程竣工時,福慶園戲班在此演出16天56出崑曲節目題壁;樟市鎮上坊村成氏宗祠戲台後台有寶鈞班五十餘出戲目題壁。
匾額
湘昆古戲台前後台用木板裝壁隔開,有左右兩門出入,門頭上有“祖德流芳”“詩書繼世”“奉賢思孝”“祖澤宗功”等一類思祖念祖、見賢思齊的匾額,在慶祝古戲台與祠堂同時落成的同時,著重闡明建設戲台與宗族祠堂的目的在於“演文德布武功”。
歷史文化
湘崑曲發展
明萬曆年間,崑曲以蘇州為中心開始向外傳播。流布地區,遍及南北,先後產生北昆、湘昆、川昆等支派,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崑腔腔系,再不是“崑山腔止行於吳中”。崑曲傳入湖南,紮根最深,崑曲班社最多持續最久的莫過於桂陽,經過長期演變發展,與當地的語言和音樂結合,形成有地方色彩的湘崑曲。桂陽一帶崑腔班都以“秀”字命名,一“秀”相承,民眾習慣稱崑腔班為“文秀班”。據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廣州所立《外江梨園會館上會碑記》,載有“湖南集秀班”,且系崑腔班,可推斷桂陽最早有集秀班的說法是可信的;桂陽隔水村李氏宗祠戲台,立清嘉慶三年(1789年)《李氏宗詞碑記》,記述建造戲台宗旨:“斯豈徒吳歈越吟,以娛視聽計哉。”“吳歈越吟”一詞,系指崑曲,可見清乾、嘉之際,崑曲已在桂陽盛行。桂陽橋市天堂村,清光緒元年(1875年),迎春佳節,請昆文秀班演戲五天,戲台屏風背面書寫了當時所表演的曲目表。桂陽樟市太平村約八十戶,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新建戲台,請昆文秀班踩台演出,又請福昆文秀班連演半月,至今屏風背面所留墨跡清晰醒目。昭金村魏氏宗祠戲台的屏風背面屏風背面保存的墨跡記載了文秀班”等15個戲班分別於清光緒四年(1879年)、六年(1881年)、十年(1885年)及民國時期等在此演出昆戲的劇目。自清光緒到民國年間有記載的十五個湘崑曲戲班,十四個成立於桂陽,足可見桂陽是湘崑曲的根基之地。正是桂陽民眾對湘崑曲的熱衷促使了戲台持續的建設和維護。村落之間以建設戲台之華麗為宗族之榮耀,部分村落甚至建造了多座戲台,戲台的建築藝術成就也隨之達到了最高峰。
文物價值
桂陽古戲台見證了湘崑曲的興衰流變,是湘南文化傳承的歷史見證,也是研究中國南方明清古戲台建築的重要範本之一。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湘昆古戲台被中華人民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湘昆古戲台位於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
桂陽縣人民政府
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南省郴州市開車前往桂陽縣,路程約32.6千米,用時約5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