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閣指湖南省桂陽縣的一座文化古建築。該建築始建於南宋,距今已有760多年歷史。初建時用作佛教道場,稱為“湘山庵”;後改為書院,稱為“湘山閣”或“湘山閣書院”。近代以來,被用作現代學校,稱“湘山學校”或“湘山完小”。而“湘山閣”或“湘山閣書院”則是其最通用的稱呼。
歷經了760多年的滄桑,湘山閣延續了包括佛教在內的傳統文化;而且, 湘山閣還為當地培養了大量人才。所以,在桂陽縣的古老書院中,湘山閣特別引人 注目。
保護湘山閣,對傳承包括佛教在內的傳統文化,對傳承和發展桂陽縣文教事業,對研究佛教、古建築藝術,均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湘山閣
- 外文名:Xiangshan Temple
- 別名:湘山庵、湘山書院、湘山閣書院、湘山學校
- 始建年代:南宋寶𧙗年間
- 地址:湖南省桂陽縣敖泉鎮湘山村
建築歷史信息,文獻證據,楹聯大意,變更與貢獻,修繕工作,
建築歷史信息
該建築為磚瓦土木結構,以蓮花石墩作基,總占地面積約1500餘平方米,保持宋末元初的建築風格 。
湘山閣始建之初為湘山庵,系參禪悟道、藏書納典、修身養性之地,同時也是私塾學堂。戰亂年代,還曾是書生隱身避難之所。湘山閣內大廳後牆上砌立有幾塊石碑,為考證湘山閣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文獻證據
湘山閣內大廳的幾塊碑是《長發其祥》碑、《重修湘山閣》碑、《佛天同詠(湘山碑文錄)》碑,其碑文如今還清晰可見。
《長發其祥》碑,記載的是順治十一年(1654年,甲午年)對湘山閣的重修。此次重修由住持僧(未名)勸募,“合眾善之,樂施捐金”,得以修繕。
在《長發其祥》碑中,還記載了其始建與歷代重修的事實。其所碑首的刻文:“是閣建造之始,年代已不可考,及觀鐘之所銘,其時,則寶祐六年(公元1258年),奉其人,則永年祖公”。據此,張姓的先祖張永年,可能是湘山閣始建者。元朝時,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張永年之孫張仁夫,布施田、塘一百擔,並塑造彌勒佛像一尊。明朝時,在嘉靖年間重修一次。
《重修湘山閣碑》記載的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乙酉年)對湘山閣的重修。其碑文:“庵之名也,號曰湘山。…… 乾隆乙酉之秋,住持僧澄達,糾集耆老欣然為褐新為念…… ”。所以,此次修繕由僧人澄達發起。
《佛天同詠(湘山碑文錄)》其碑首載文:“稽昔漢帝有金人之夢,遂求瞿曇之教,於西竺俊乃相傳…… 茲閣名湘山"。此處引用“漢明帝夜夢金人”之典故,追述佛教(“瞿曇之教”)傳入中國的淵源。碑文將“湘山庵”易名為“湘山閣".
楹聯大意
湘山閣內有一楹聯:“湘水濬靈源,洗盡塵心,好證神泉參上乘;山林饒壘塊,睜開慧眼,且看佛掌散天花”。大意是:湘地之水可以疏通靈明的心源,洗盡凡夫心中的塵埃,如此進一步地,便可證悟心源,通達最上乘的佛法;此處的山林又是那樣的幽靜,撫平了心中的塊壘,內心無比清靜,此時“睜”開慧眼,當下即見佛掌散天花,紛紛而落。(說明:上下聯首字,合併即為“湘山”。“散天花”,出自佛經《維摩詰經·觀眾生品》)。
變更與貢獻
湘山閣原為湘山庵,創建於宋末。在元初時,曾增塑彌勒佛像;明嘉靖年間重修一次,清朝順治年間重修一次,乾隆年間重修一次。 所以,從宋末到前清,湘山閣一直都是佛教道場。從宋末到清末,湘山閣傳承佛教,為當地居民提供了精神食糧。這對於桂陽山區的文化傳承,意義深遠。
1870年後,湘山閣更名為“湘山書院”;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為“桂陽第十二完小”,後又改為“湘山完小”。總之,近代以來,湘山閣就是桂陽縣敖泉鎮、和平鎮、橋市鄉、歐陽海鄉等地學子求學之所。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湘山閣培育出無數人才,遍布神州,名揚海內外。
鑒於湘山閣的深遠影響,湘山閣所在地被命名為“湘山村”行政村。該行政村包括:竹元下村、官倉村、廟灣村、塘尾村、馬市村、廊門村、沖尾村等7個自然村。
修繕工作
對湘山閣的修繕工作,於2020年啟動。修繕工程秉承“修舊如舊”原則,將對書院的地面、牆面、屋面、門窗、樓板等進行全面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