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鹽湖生產歷史悠久。生產方法因資源情況而異:凡已形成
石鹽礦床並賦存豐富
晶間滷水的鹽湖,如中國和蘇聯的多數鹽湖,主要是直接開採石鹽;未形成石鹽礦床或石鹽沉積很少的鹽湖,如美國猶他州的
大鹽湖、印度的桑巴爾鹽湖、中國山西省的
運城鹽池等,需在湖邊修築鹽田,引入湖中滷水,日曬成鹽;無晶間滷水的乾涸鹽湖,如澳大利亞的
馬克利奧特湖,需注水溶制飽和滷水曬鹽或直接開採
原鹽。其原理及操作與
海鹽基本相同,但鹽湖滷水濃度較高,所需蒸發池面積相應地比海鹽減少。
成份
每100克湖鹽
熱量(千卡) | 1 | | 0 | CA鈣(毫克) | 552 |
蛋白質(克) | 0.1 | | 0 | MG鎂(毫克) | 463 |
脂肪(克) | 0 | B5煙酸(毫克) | 0 | FE鐵(毫克) | 25.4 |
碳水化合物(克) | 2.7 | VC維生素C(毫克) | 0 | MA錳(毫克) | 0.56 |
膳食纖維(克) | 0 | | 0 | ZN鋅(毫克) | 0.65 |
| 0 | 膽固醇(毫克) | 0 | CU銅(毫克) | 0.38 |
胡羅卜素(微克) | 96 | 鉀(毫克) | 192 | P磷(毫克) | 0 |
| 1.2 | 鈉(毫克) | 92768 | SE硒(微克) | 0.3 |
生產技術
(1)湖鹽洗滌脫水工藝 原生鹽質地堅硬、粒度大,
平均粒度為3.93 mm,易於洗滌脫水。一般採用的流程為:水力管道輸送→
水力旋流器→
振動篩→
鑄石槽箱
刮板機→振動離心機洗滌脫水
再生鹽質地鬆軟、粒度大、平均粒徑為1.84 mm,易碎、不脫水、回收困難。一般採用:螺旋分級洗鹽機→刮板
分級機→活塞式離心機洗滌脫水;同時可使各部溢流液集中回收、澄清,以減少粉鹽流失量。
(2)除鈣洗滌鹽加工工藝 除鈣洗滌鹽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湖鹽產品,它是通過先
焙燒,然後浸泡、洗滌,將原生湖鹽中的主要雜質——石膏(CaSO4·2H2O)基本上除掉,使其含量降低到國家標準允許的範圍以內。其工藝原理是:將礦石焙燒至200~260℃時,其中的
二水硫酸鈣脫水變成
半水硫酸鈣,再將經過焙燒的礦石放入飽和滷水中浸泡,經過搓碾,半水硫酸鈣便散成細微粒(粒度小於0.08 mm),懸浮於滷水表面,然後經溢流排出:鈉鹽的顆粒此時雖也有所破碎,但絕大部分粒度仍在1 mm以上,沉於槽底,排出後經過脫水,即得成品鹽——除鈣洗滌鹽。
(3)真空製鹽用的湖鹽
制鹵工藝 湖鹽生產廠(場)使用的真空製鹽原料是生產中廢棄的粉鹽、鹽蓋和坨地的邊角鹽。粉鹽和邊角鹽含石膏等雜質,鹽蓋中含泥砂和
氯化鎂較多。粉鹽和原生鹽鹽蓋可按2∶1比例混合,粉鹽與
再生鹽鹽蓋可按4∶1比例混合,以上各種原料也可分別使用。真空製鹽用湖鹽制鹵工藝主要有:化鹽桶制鹵工藝、長條形化
鹽池制鹵工藝、螺旋攪拌化鹽槽制鹵工藝等三種流程。
開採
以手工或機械方法從
鹽湖中直接采出石鹽的過程。石鹽為天然結晶,呈透明、半透明狀,氯化鈉含量高,結構鬆散或半鬆散,礦體呈層狀、似層狀或
透鏡體,直露地表,易開採,生產成本和能源消耗低于海鹽和
井礦鹽。中國湖鹽開採長期以來都是手工操作,用鐵釺搗松覆蓋在鹽湖表面厚20~30cm、混有泥沙的鹽蓋,堆集在采坑一側;再逐層鬆動鹽層,用鐵耙將鹽粒在滷水中反覆洗滌,用帶孔鐵勺撈出,堆集在采坑的另一側,每人每天可撈鹽 3~5t,勞動強度極大。70年代後期起,逐步實現機械化作業,如內蒙古吉蘭太鹽場用聯合採鹽機採鹽,
自卸汽車運鹽,水力管道輸送和堆坨機堆坨;青海茶卡鹽場則用聯合採鹽船採鹽,裝小火車運輸。
聯合採鹽機
將採鹽、脫鹵、裝車設備組裝在一個車廂內(見圖),沿軌道往返運行作業。生產能力100t/h。開採鹽槽的最大深度5m,長度一般為1000m。采完一條鹽槽後,用拖拉機牽引軌道,橫向搬移1.1~1.2m,繼續開採下一
鹽槽。採鹽時,直徑1m、外周裝有切割刃具的切鹽器,以每分鐘33轉的速度切割鹽層,使鹽粒懸浮於滷水中,形成一定濃度的鹽漿。切鹽器的切割方向和切割深度,由卷揚設備繩索的收、放來控制。為防止鹽層坍塌,採鹽槽的垂直面向湖內
坡向15°角。吸鹽泵將鹽漿吸送至
水力旋流器,使泥沙及細粒石膏由頂流排向已采空的鹽槽內沉降,鹽粒由底流排向
弧形篩脫鹵。篩上裝有噴頭,用清鹵強力沖洗鹽粒,除去雜質後流入提升機,在提升過程中再一次瀝出滷水,裝入
自卸汽車,運至水力輸鹽泵站。採鹽機藉助
驅動裝置帶動車輪,以2m/min的速度在軌道上運行。整機動力為100kW,經
電纜捲筒由湖內電源引入車內。由於採鹽機在軌道上運行作業,開採的
鹽槽排列勻整,操作控制也比較簡單,但對移軌後的直順和平行程度要求嚴格,否則影響鹽的采出率。
聯合採鹽船
裝有鬆動鹽層的切鹽器、吸鹽泵與採鹽機具的船。切鹽深度依靠門架和卷揚設備控制,切割進尺由船上的橫移絞車和定位樁控制,採鹽時船體作扇形擺動。吸鹽泵吸入的鹽漿經船尾的水上浮管送至湖邊坨地或湖內移動式脫水站,脫鹵後裝小火車外運。採鹽船動力由鋪設在浮管上的電纜從岸上供電。可在水中連續作業,采深3m,吃水0.6m,生產能力60~100t/h。聯合採鹽船的特點是:①采出的鹽經浮管連續送至脫水站,可提高採鹽效率和
設備利用率;②鹽層中的泥沙可隨鹽漿排至湖外,為湖內滷水繼續結晶創造良好條件;③採鹽船對鹽層連續切割,中間不留“鹽牆”,可通過運行參數的控制,提高礦床采出率。但開採前必須作好採區規劃,湖面上樹立觀測標誌,以控制船體的前進和擺動幅度,防止漏采和采深不一。還有一種鏈斗式採鹽船,用鏈斗採鹽裝置將石鹽采出,直接裝船,運往洗滌、脫水工段,適用於湖面承載能力差、充水條件好的湖區。
鹽湖中原來沉積的石鹽經采出後,其空間即為
晶間滷水所填充,經日曬蒸發,又結晶成鹽,每年生成新鹽的厚度為20~30cm,鹽層更為鬆散,鹽粒細小,氯化鈉含量可達95%以上,采出後通過簡單的洗滌、脫水、乾燥,即符合食鹽標準。這種鹽通稱再生鹽。許多鹽場既開採
原鹽,也有計畫地開採
再生鹽,開採方法同上。
加工
對從
鹽湖中采出的
原鹽,用不同方法除去所含雜質的過程。鹽湖石鹽中除主要成分氯化鈉外,還含有泥沙、石膏、芒硝等雜質。泥沙可在開採過程中,通過聯合收鹽機(船)上的洗滌、噴淋工序除去。石膏含量往往隨鹽層深度而增多,因此開採上部鹽層時,針對石膏少、顆粒細的特點,利用
水力旋流器的分級和
振動篩的篩選作用,使鹽與石膏分離。開採中部以下鹽層時,則對采出的原鹽進行
焙燒,使
二水石膏脫水成為半水石膏,通過碾鈣機的搓碾,使成為細粉狀,經
分級機溢流除去。含
芒硝的原鹽,鹽硝不易分離,可利用芒硝析出規律,夏季採鹽,冬季撈硝。
資源保護
鹽湖周圍多為沙漠、戈壁。長期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湖周自然生態失去平衡,沙化加劇,流沙不斷侵入湖內。因此,在開發鹽湖的同時,需在湖的周圍造林、育草,擴大植被,以防止沙害,創造綠色家園,獻一份力量。鹽湖一般都處乾旱地區,開採時揭開鹽蓋後,
晶間滷水裸露,蒸發加快,如果沒有足夠的水源補給,將導致湖中水位下降,影響長遠開發。深入研究補水技術,考慮合理的開採規模,是湖鹽開發的一項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