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陽圩

湖陽圩地處縣東南隅,東濱石臼湖,南靠塘溝河,西北瀕丹陽湖,四面環水。原圩區面積11.3平方公里,耕地1.12萬畝。圩堤總長28.4公里,堤頂高程11米左右,汛期動輒出險,屢有潰決之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陽圩
  • 地處:縣東南隅
  • 耕地:1.12萬畝
  • 圩堤總長:28.4公里
湖陽圩開發於北宋年間,完備於明清兩朝。歷史上,圩堤矮、溝塘淺,東、西二埂面臨浩瀚的湖面,風浪破壞力極大,洪澇災害頻繁。僅民國年間,就有民國10年、20年、37年3次決口,圩民流離失所謀生他鄉。
建國以後,湖陽人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整修圩堤,治理內澇,1955年貸款興建新制涵,1957年民辦公助興建大邢機械站,抗災能力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也使捕撈優勢得到發揮。1969年汛期,丹陽湖最高水位11.13米,湖陽圩屢遭大風浪襲擊,堤身摧毀嚴重,經廣大民工奮力搶救,才免遭潰破。
湖陽鎮湖陽圩堤防加固達標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工程長1402米,設計標準為堤頂高程14.5米,堤頂面寬8米,內、外坡比1:3,土方8.7萬立方米。
圩西為丹陽湖灘,雜草叢生,釘螺密布,血吸蟲病急性感染,嚴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為了消滅血吸蟲病,送走“瘟神”,1969年11月下旬,組織7000多勞力,圍墾滅螺,築新圩修老圩,至1970年4月間,經陶村港至吳塘港築成中新圩,圩堤長15.4公里,做土方159.1萬立方米。是年春,按規劃繼續進行施工,起自朱拐至荻路港止,興築南新圩,至1971年冬,築圩堤長7.5公里,做土方88.6萬立方米。與此同時,維修加固中新圩,開挖圩內乾支溝19.7公里,做土方212萬立方米。1973年1月間,大白宕圍墾滅螺動工,發動5000多勞力,櫛風沐雨,築堤挖溝,又築圩堤長9.4公里,做土方62.4萬立方米。在圍墾的同時,建閘建站並舉,自運、自采、自砌塊石護坡,翻耕滅螺,格田成方。1973年5月27日,大白宕閘因高水位管涌而失事。同年冬,國家補助2.5萬元易地建閘。
現全圩面積58.6平方公里,耕地4.3萬畝。圩堤長38.26公里,堤頂高程13.5~13.8米,頂寬6~8米,坡度1∶2.5~1∶3,塊石護坡18.15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