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湖湘文史叢談
- 出版社:湖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1244頁
- 開本:16
- 定價:160.00
- 作者:湖南省文史館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1134858, 781113485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湖湘文史叢談(全3集)》是一本湖南省目前在文史研究方面集理論性、史料性、趣味性於一身的歷史資料書,值得閱讀和珍藏。全書共分三冊,內容涉及湖南歷史、人物、民族民俗、教育、科技等。近現代內容均為作者親歷親感,生動而真實,頗具文獻價值。
圖書目錄
第一集
論近代湖湘文化
關於《論近代湖湘文化》一文的商榷
湖南是炎帝文化的發祥地
試論杜甫湖南詩歌中的自我形象
懷素《自敘帖》氣勢初探
淺談研討齊己學術思想的意義
談齊己詩作中韻自我反省
王船山唯物主義戰鬥性剖析
魏源詩藝淺議
湖南維新運動的歷史地位
譚嗣同仁學與湖南精神
辛亥革命在湖南
黃興書法藝術發微
湖湘戲曲管窺
“儺文化”之謎
湖南雜記
清末湖南軍事教育
雅禮大學二三事
抗戰中的湖南新聞事業
一九三六劇社紀略
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及其來龍去脈
我與南社湘集
兩院院士和他們的湖南母校
陶澍軼聞二則並序
湖南近代兩位碑刻名師
楊昌浚逸事述聞
祖父吳獬事略
龍陽才子易順鼎
回憶叔祖顏昌蟯
板倉楊氏輯佚
長沙板倉楊懷中先生傳
毛主席、楊開慧和我們一家
陳天倪生平及其著作
憶章士釗先生
蔡鍔將軍之母
毛澤東指揮若定程頌雲高舉義旗
周方先生與平民教育
憶父親楊樹達
懷念我的父親楊道馨
記黎錦熙
本館成員的早期革命活動
黃興長子黃一歐
回憶蔡和森同志
憶彭石鈞先生
懷念劉寄蹤先生
湘劇藝人中的愛國者
張曙在長沙創辦紫東藝社
懷念謝翰華同志
電影明星王瑩在長沙
苗俗漫談
長沙戰國帛書、帛畫發現始末
屈原墓今昔
馬王堆漢墓女屍複製始末
《水經注》湘中諸水正誤
湖南平江杜甫墓踏勘紀事
嶽麓書院“整、齊、嚴、肅”四字談
嶽麓書院“忠孝廉節”石碑為文天祥所書
文天祥在湘年考
嶽麓禹碑及楊慎譯文
《船山故居沿革及墳墓》的按語和附言
左宗棠的一件遺墨
《天岳山館詩存》序
題陳雲章教授所藏《湘綺樓丁未後未刊詩冊》
蔡鍔故鄉訪逸錄
張一尊與馬邵一萍與竹
白石老人畫蝦
家國沅湘總淚流——陳寅恪詩中的湖湘之情
短序三篇
三湘院士啟示錄
湖南之諺語與歌謠
汩羅的一首民歌
湘山草堂讀史隨筆
長沙土夫子
湖湘舊聞錄
第二集
大融合中崛起的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的源流、特徵和人才群體
論近代嶽麓書院的愛國主義傳統
劉蛻哲學思想試析
“黃老”思想簡說
周敦頤與汝城
略論近代湖湘文化的對外開放精神
李自成歸宿研究
史家的誤筆
——談王船山的《雙鶴瑞舞賦》
王文清著述敘略
左宗棠會見洪秀全的傳說探疑
從“三二九”到“八一九”
——辛亥兩役之比較
黃興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熊希齡的歷史地位
韓長耕學術論文讀後感
試論我國傳統詩詞的色彩美
儒家氣象吟客情懷
——《天岳山館詩存》序
記錢基博先生在國師教陶詩杜詩
詩鐘漫談
詩鐘小識
王昌齡與芙蓉樓
袁大鬍子
記祖父朱德裳
無私無畏
——先祖父黃興言行片斷
……
第三集
湖南居民與民族的歷史變遷
苗族姓氏考
新晃——夜郎古邑考
李東陽與茶陵詩派
《瀟湘八景圖》考
魏源與佛教的因緣
湖湘學與洛學的思想淵源關係
簡說湘軍及其歷史影響
鄧湘皋為湘學復興之導師
——兼論近代湖湘文化
左宗棠平議
從黎氏八俊看湖湘文化精神
沈從文風雅拾遺
清代方誌形成高峰的原因及清代湖南方誌的主要特點
淺談煙花詩詞
唐代長沙窯幾件詩文瓷壺賞析
湖湘文化信息源的採集與分析
樊錐及其維新思想評述
湖湘文化與嶺南文化三題
易祓與識山樓
一片丹心長報國
——憶先父劉公武在抗日戰爭前後的艱難歲月
白馬將軍方鼎英
抗日將領霍揆彰佚事
吳劍學將軍傳
漫談近現代湖南外交的幾位名人
張經武的傳奇人生
……
論近代湖湘文化
關於《論近代湖湘文化》一文的商榷
湖南是炎帝文化的發祥地
試論杜甫湖南詩歌中的自我形象
懷素《自敘帖》氣勢初探
淺談研討齊己學術思想的意義
談齊己詩作中韻自我反省
王船山唯物主義戰鬥性剖析
魏源詩藝淺議
湖南維新運動的歷史地位
譚嗣同仁學與湖南精神
辛亥革命在湖南
黃興書法藝術發微
湖湘戲曲管窺
“儺文化”之謎
湖南雜記
清末湖南軍事教育
雅禮大學二三事
抗戰中的湖南新聞事業
一九三六劇社紀略
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及其來龍去脈
我與南社湘集
兩院院士和他們的湖南母校
陶澍軼聞二則並序
湖南近代兩位碑刻名師
楊昌浚逸事述聞
祖父吳獬事略
龍陽才子易順鼎
回憶叔祖顏昌蟯
板倉楊氏輯佚
長沙板倉楊懷中先生傳
毛主席、楊開慧和我們一家
陳天倪生平及其著作
憶章士釗先生
蔡鍔將軍之母
毛澤東指揮若定程頌雲高舉義旗
周方先生與平民教育
憶父親楊樹達
懷念我的父親楊道馨
記黎錦熙
本館成員的早期革命活動
黃興長子黃一歐
回憶蔡和森同志
憶彭石鈞先生
懷念劉寄蹤先生
湘劇藝人中的愛國者
張曙在長沙創辦紫東藝社
懷念謝翰華同志
電影明星王瑩在長沙
苗俗漫談
長沙戰國帛書、帛畫發現始末
屈原墓今昔
馬王堆漢墓女屍複製始末
《水經注》湘中諸水正誤
湖南平江杜甫墓踏勘紀事
嶽麓書院“整、齊、嚴、肅”四字談
嶽麓書院“忠孝廉節”石碑為文天祥所書
文天祥在湘年考
嶽麓禹碑及楊慎譯文
《船山故居沿革及墳墓》的按語和附言
左宗棠的一件遺墨
《天岳山館詩存》序
題陳雲章教授所藏《湘綺樓丁未後未刊詩冊》
蔡鍔故鄉訪逸錄
張一尊與馬邵一萍與竹
白石老人畫蝦
家國沅湘總淚流——陳寅恪詩中的湖湘之情
短序三篇
三湘院士啟示錄
湖南之諺語與歌謠
汩羅的一首民歌
湘山草堂讀史隨筆
長沙土夫子
湖湘舊聞錄
第二集
大融合中崛起的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的源流、特徵和人才群體
論近代嶽麓書院的愛國主義傳統
劉蛻哲學思想試析
“黃老”思想簡說
周敦頤與汝城
略論近代湖湘文化的對外開放精神
李自成歸宿研究
史家的誤筆
——談王船山的《雙鶴瑞舞賦》
王文清著述敘略
左宗棠會見洪秀全的傳說探疑
從“三二九”到“八一九”
——辛亥兩役之比較
黃興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熊希齡的歷史地位
韓長耕學術論文讀後感
試論我國傳統詩詞的色彩美
儒家氣象吟客情懷
——《天岳山館詩存》序
記錢基博先生在國師教陶詩杜詩
詩鐘漫談
詩鐘小識
王昌齡與芙蓉樓
袁大鬍子
記祖父朱德裳
無私無畏
——先祖父黃興言行片斷
……
第三集
湖南居民與民族的歷史變遷
苗族姓氏考
新晃——夜郎古邑考
李東陽與茶陵詩派
《瀟湘八景圖》考
魏源與佛教的因緣
湖湘學與洛學的思想淵源關係
簡說湘軍及其歷史影響
鄧湘皋為湘學復興之導師
——兼論近代湖湘文化
左宗棠平議
從黎氏八俊看湖湘文化精神
沈從文風雅拾遺
清代方誌形成高峰的原因及清代湖南方誌的主要特點
淺談煙花詩詞
唐代長沙窯幾件詩文瓷壺賞析
湖湘文化信息源的採集與分析
樊錐及其維新思想評述
湖湘文化與嶺南文化三題
易祓與識山樓
一片丹心長報國
——憶先父劉公武在抗日戰爭前後的艱難歲月
白馬將軍方鼎英
抗日將領霍揆彰佚事
吳劍學將軍傳
漫談近現代湖南外交的幾位名人
張經武的傳奇人生
……
文摘
第一集
論近代湖湘文化 林增平
1840年鴉片戰爭前的漫長的古代,在湖南沒有出現過幾樁足以影響全國局勢的大事;屬於湖南籍的名人,寥若晨星。而跨入近代(1840年後),就迥然不同,在諸如太平天國起義、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重大事變中,湖南所產生的反響,著實引人矚目;且人才輩出,為人們所稱道,延續至現代,更呈現出鼎盛的局勢。無怪乎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驤稱:“清季以來,湖南人才輩出,功業之盛,舉世無出其右。”時至今日,僑居美國的華人主編的《北美日報》(紐約),在1986年7月1日的《社論》里還提到:“湘籍歷史名人、學者、政治家人數之多,近百年一直居各省之冠。”
近代湖南人才之盛,始於太平天國時期,即起自曾國藩等籌組之湘軍。還在太平天國敗亡的前一年(1863年),一個官員在日記中就寫道:“楚省風氣,近日極旺,自曾滌生領師後,概用楚勇。遍用楚人。各省共總督八缺,湖南已居其五:直隸劉長佑、兩江曾國藩、雲貴勞崇光、閩浙左宗棠、陝甘楊載福是也。巡撫曾國荃、劉蓉、郭松(嵩)燾皆楚人也,可謂盛矣。至提鎮兩司,湖南籍者,更不可勝數。曾滌生胞兄弟兩人,各得五等之爵,亦二百餘年中所未見。天下事不可太盛,日中則昃,月盈則蝕,五行生剋,四序遞遷,休旺乘除,天地陰陽,一定之理,況國家乎?況一省乎?況一家乎?一門鼎盛,何德以堪?自古至今,未有數傳而不絕滅者。吾為楚人懼,吾蓋為曾氏懼也!”這個大段感嘆,無非是覺得湖南省和曾氏一門的旺氣盛況,已經達到極限,逾乎常情。1881年(光緒七年)王闖運撰《湘軍志》脫稿,雖對湘軍有所訕刺,但也很得意地宣稱:“湘軍則南至交趾,北及承德,東循潮、汀,乃渡海開台灣,西極天山、玉門、大理、永昌,遂度烏孫水,屬長江五千里,擊拆聞于海。自書契以來,湖南兵威之盛未有過此者。”據統計,湘軍要員官至督撫者達二十七人(總督十四人,巡撫十三人)。
論近代湖湘文化 林增平
1840年鴉片戰爭前的漫長的古代,在湖南沒有出現過幾樁足以影響全國局勢的大事;屬於湖南籍的名人,寥若晨星。而跨入近代(1840年後),就迥然不同,在諸如太平天國起義、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重大事變中,湖南所產生的反響,著實引人矚目;且人才輩出,為人們所稱道,延續至現代,更呈現出鼎盛的局勢。無怪乎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驤稱:“清季以來,湖南人才輩出,功業之盛,舉世無出其右。”時至今日,僑居美國的華人主編的《北美日報》(紐約),在1986年7月1日的《社論》里還提到:“湘籍歷史名人、學者、政治家人數之多,近百年一直居各省之冠。”
近代湖南人才之盛,始於太平天國時期,即起自曾國藩等籌組之湘軍。還在太平天國敗亡的前一年(1863年),一個官員在日記中就寫道:“楚省風氣,近日極旺,自曾滌生領師後,概用楚勇。遍用楚人。各省共總督八缺,湖南已居其五:直隸劉長佑、兩江曾國藩、雲貴勞崇光、閩浙左宗棠、陝甘楊載福是也。巡撫曾國荃、劉蓉、郭松(嵩)燾皆楚人也,可謂盛矣。至提鎮兩司,湖南籍者,更不可勝數。曾滌生胞兄弟兩人,各得五等之爵,亦二百餘年中所未見。天下事不可太盛,日中則昃,月盈則蝕,五行生剋,四序遞遷,休旺乘除,天地陰陽,一定之理,況國家乎?況一省乎?況一家乎?一門鼎盛,何德以堪?自古至今,未有數傳而不絕滅者。吾為楚人懼,吾蓋為曾氏懼也!”這個大段感嘆,無非是覺得湖南省和曾氏一門的旺氣盛況,已經達到極限,逾乎常情。1881年(光緒七年)王闖運撰《湘軍志》脫稿,雖對湘軍有所訕刺,但也很得意地宣稱:“湘軍則南至交趾,北及承德,東循潮、汀,乃渡海開台灣,西極天山、玉門、大理、永昌,遂度烏孫水,屬長江五千里,擊拆聞于海。自書契以來,湖南兵威之盛未有過此者。”據統計,湘軍要員官至督撫者達二十七人(總督十四人,巡撫十三人)。
後記
本書是在籌備我館成立55周年的日子裡選編出版的。副館長陽盛海主持,業務處和《文史拾遺》編輯部的同志具體承擔了選編工作。選材範圍,依《文史拾遺》重點欄目,大致分“湖湘文化研究”、“三湘故人”、“文史述往”、“民族風情”、其他,共五個方面。先由伏家芬、劉泱泱、熊治祁、陳書良、胡漸逵幾位館員分別查閱所分欄目的作品,提出初選篇目,並進行初步的文字修訂,然後經集體三次會議討論,確定入選篇目。排出清樣後,交陳書良館員統編定稿。在此過程中,所有資料蒐集、複印、文稿清理、版式設計以及編排等編務,均由文史業務處李治湘、白幫炎、覃明德、曾令軍、陳伯嫦、劉傑等辦理。大家密切協作,共同保證了選編工作的順利進行。本書出版得到了湖南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謹致謝忱。本書文稿整理及編校,容有紕漏之處,敬請讀者不吝指正。
序言
金風送爽,秋實飄香。在全國十省三市文史館文史研討書畫藝術展暨湖南省文史研究館成立55周年活動舉行之際,省文史館編輯的《湖湘文史叢談》合訂本出版了。我得知,這套書十年前就開始了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編輯,有上百位館員、專家、學者和重要歷史人物為該書貢獻了珍貴資料。當該書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不單單是感到了它的精美裝潢,更可貴的是它對湖湘文化的研究以及相關史事、人物的包涵和評說,讓我們更多地知曉湖湘文化生動與真實的內涵和合乎邏輯的演進過程。讀了它,會給我們一個強烈的印象:這是一本我省目前在文史研究方面集理論性、史料性、趣味性於一身的歷史資料書,值得閱讀和珍藏。
文史研究館是在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倡導和關懷下創建的,是具有統戰性和榮譽性的文史研究機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組成部分。其宗旨是“敬老崇文,尊賢尚德”。中心任務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所聘任的館員,解放初期主要是社會上學有專長、德高望重,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學識淵博、貢獻較大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1988年,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實施,文史館開始從由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以黨外愛國人士為主體的文史專家和書畫藝術家中聘任館員。1995年後,又陸續聘任少量在文史界、藝術界知名度較高、影響較大、熟悉統戰工作的中共黨員為館員,使文史館工作增添新的生機和活力。一大批集“德、才、望”於一身的耆士宿學們聚集在這裡,繼續發揮餘熱,奉獻德藝,服務社會,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文史館的創建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愛國統一戰線政策的體現,是黨和政府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政策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敬老崇文、尊賢尚德優良傳統在當代的繼承和發展。
文史研究館是在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倡導和關懷下創建的,是具有統戰性和榮譽性的文史研究機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組成部分。其宗旨是“敬老崇文,尊賢尚德”。中心任務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所聘任的館員,解放初期主要是社會上學有專長、德高望重,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學識淵博、貢獻較大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1988年,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實施,文史館開始從由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以黨外愛國人士為主體的文史專家和書畫藝術家中聘任館員。1995年後,又陸續聘任少量在文史界、藝術界知名度較高、影響較大、熟悉統戰工作的中共黨員為館員,使文史館工作增添新的生機和活力。一大批集“德、才、望”於一身的耆士宿學們聚集在這裡,繼續發揮餘熱,奉獻德藝,服務社會,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文史館的創建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愛國統一戰線政策的體現,是黨和政府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政策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敬老崇文、尊賢尚德優良傳統在當代的繼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