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綢既勞累又枯燥,織機聲響單調,更使人感到疲乏和厭倦。為了解悶消乏,織工們便邊操作邊唱山歌,並與織機聲響的節奏相協調。
基本介紹
簡介,內容,歷史,
簡介
內容
“木機”由操作的上、下手對唱,“拉機”便由織工和在機旁“掉絲”的女工對唱。織歌內容大多是反映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如《十里亭》、《白雀山歌》、《劉二姐》等;也有反映織工艱苦的勞動生活的,如《十個瞌銃 》等;還有反映當地風物的內容,如《游南山》、《游弁山》等。其曲調多為本地民間流傳的吳歌謠曲。
歷史
“絲綢之府”湖州,近百年來,織綢機子經歷了由“木機”、“拉機”(也稱“洋機”)到“電動織機”的發展過程。木機較古老,至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已不多見,操作需兩人(機下一人擋梭,機上一人提花),產量低,勞動強度大,常人難以堅持天天操作,故有俗話“兩丈七八尺,兩日兩白相”(“兩丈七八尺”指日產量,實際上此數字也難達到)。拉機在三十年代前後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操作只需一人,手腳並用,技術難度較大,但產量較高,體力消耗也較少。電動織機自然高明,但由於舊時電廠供電不能保證,故“拉機”仍被採用。直到建國後,拉機逐漸被淘汰。
機戶一般分為兩種,農村中既事農桑又事絲綢的稱為“田莊機戶”;城內專事織綢的稱為“零機戶”。田莊機戶一般僅一台織機,自養蠶,自繅絲,自織綢;零機戶一般為兩至三台織機。
織歌就是在這樣的生產條件下產生的織工自唱自娛的歌詠活動。
後來織歌又發展到業餘對唱,逐漸形成了每年清明到端午舉行織歌比賽的風俗。通常在雙林鎮中心“歌浪橋”畔舉行。一般由同業公會出面組織,時間約三天左右。對歌者在“歌浪橋”堍隔河對唱,男工居多。歌詞大多以男歡女愛、民間風俗、風物傳說等為內容,其宗旨以娛樂為主。
自機械興起,織機業衰落,織歌對唱等也日漸消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