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山一覽圖
- 作者:唐寅
- 創作年代:明代
- 幅式:立軸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淡設色畫
- 現收藏地:中國美術館
- 規格:縱135.9厘米,橫56厘米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構圖,技法,作品評價,歷史傳承,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該圖表現了江南秀麗明淨的湖光山色,在畫面右上角自題詩云:“紅霞瀲灩碧波平,晴色湖光畫不成。此際闌乾能獨倚,分明身是試登瀛。”
該圖從構圖來看,雖然畫面較集中下面,尤其是側重右下部。但總體來說,仍為三段式的布局。近景描繪的是突兀怪異的山石和樹林古木,樹後為奇嶇不平的山石,樹木虬勁挺拔,樹葉稀疏。在雜樹樹蔭下,有數間屋舍,掩映在樹木下,其間小橋橫架,小道曲折隱現,通往幽深的中景山巒,遠景為淡墨青山,浮現在迷濛水霧之中,遠觀好似一片片烏雲凌空。大塊空白為湖面,空曠無際,造成空闊的境界。而畫家借地(紙)為水,遂使計白當黑,虛實明豁。中景的“幽人結廬”,是此畫面的核心,細察臨水樓台,主客四、五對坐相敘,皆倚欄遠眺。右下茅屋中,亦露一文人持卷讀書。
該圖鈐有朱文方印“唐伯虎”、朱文長方印“南京解元”。左上為乾隆題詩:“自是遠離塵俗地,畫家何乃羨登瀛”,有“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鑒璽”及鄧拓收藏印記。
創作背景
就圖上畫面來看,此圖應畫於秋季,是唐伯虎在遊歷江南美景之時隨性而作。就整體布局來看,構圖新穎獨特,以全新的視角來表現河流匯入太湖時的勝景。能看出來當時唐伯虎的心情是很不錯的,題詩也很完整,應為唐寅書畫中的精品之作。
藝術鑑賞
構圖
全圖景物處置洗鍊而謹嚴,墨色和澤有神。所繪景色,蕩漾著一股秀美的生活氣氛,內容和形式互相滲透,融而為一。畫面前景結聚密集,後面淡盪空曠,中間大塊空白,近景與遠景開合對應,十分和諧統一。
技法
尤其是作者通過藝術概括揭示自然美的特徵,塑造出景真,情篤、意切的佳作。且看畫面空間的處理:下半部是“開" (近景和中景),上半部為“合”(遠景),前面景物結聚密集,後面淡盪空曠,中間大塊空白,而借地(紙)為水,遂使計白當黑,虛實明豁。近景雜林一組,屋舍掩映,小橋橫架,登道隱現,通往幽深的中景山巒,與遠景的淡墨青山之間開合照應。而中景的“幽人結廬",是畫面的核心,主客四、五對坐相敘,皆憑欄遠眺。此情此景,恰是作者詩中“分明身自試登瀛”的形象寫照。畫中乾隆題詩:“自是遠離塵俗地,畫家何乃羨登瀛”,也頗能概括畫家超脫世網,追求閒逸的生活意向。
作品評價
當代書畫家馮驥才:《湖山一覽圖》既有院體斧劈皴法的清爽勁利,也有元代文人畫淡墨擦染的明澤秀潤。畫面以墨色為主,輔以淡赭,墨色濃淡層次豐富又分明,處處浸透精心妙意,可稱罕世佳作。
歷史傳承
1964年,該圖作由鄧拓捐贈給中國美術館。
重要展覽
2020年1月20日,該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館藏捐贈作品展”中展出。
作者簡介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明代畫家,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是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明代四大家(吳門四家)。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從小聰明好學,詩文書畫,無一不精。29歲時,他考中應天府(今南京)鄉試第一名解元,自詡為“江南第一才子”。但在第二年的會試中,因好友科舉舞弊案的牽連,被捕入獄,從此功名斷絕。出獄後,唐伯虎性情大變,從此絕意仕途,潛心書畫,終成一代大家。唐伯虎擅長畫山水、人物、花鳥等。他的山水畫師法周臣、李唐、劉松年,風格秀逸清俊,筆墨細秀,布局疏朗。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多以仕女和歷史故事為題材,色彩或艷麗或清雅,線條清細,體態優美。花鳥畫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長於水墨寫意。傳世畫作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秋風紈扇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