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湖南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坐落於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林城鎮東門街,交通極為便利。主要工作: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本單位屬於國有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成立於:2007年4月
  • 直屬管轄單位:會同縣人民政府
  • 內設:5個科室
主要職責,歷史沿革,現任領導,地圖信息,

主要職責

湖南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立於2007年4月,為副處級事業單位,由會同縣人民政府直屬管轄,業務上受省、市主管部門指導。管理局內設5個科室,即辦公室、計畫財務科、資源保護科、政策法制科、多種經營科,下設團河、若水、岩頭、沙溪、灑溪5個管理站。主要職責是宣傳自然保護區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保護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資源,查處破壞保護區資源違法行為;開展調查、科研工作,促進保護區健康發展。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主管理部門的正確領導下,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歷史沿革

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98年,200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6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於會同縣東南部,地處雪峰山脈西支南段,沅水支流巫水中段,距會同縣城25公里。保護區南北長20.4公里,東西寬10.6公里,總面積15900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6310公頃,緩衝區2830公頃,實驗區6760公頃。所轄範圍主要涉及團河、若水、沙溪、灑溪、岩頭5個鄉鎮的19個行政村。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低海拔集森林生態系統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綜合於一體的自然保護區,是中亞熱帶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低海拔森林生態系統之一。
保護區適宜的氣候和地理環境,使這裡保存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造就了該地區種類繁多的野生植物,繁衍了眾多的飛禽走獸。據調查,區內有維管束植物216科860屬1798種。其中蕨類植物38科85屬226種,裸子植物9科18屬26種,被子植物169科757屬1546種。區內有野生脊椎動物226種,分屬5綱30目75科。其中獸類7目16科32種,鳥類13目33科99種;爬行類3目10科24種,兩棲類2目5科12種,魚類5目11科59種。區內發現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3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銀杏、紅豆杉、南方紅豆杉、蓴菜、鐘萼木5種,二級保護18種,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5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雲豹、白頸長尾雉、白鸛、白鶴4種,二級保護21種。區內還有昆蟲16目159科730種,大型真菌4綱36科55屬186種。
區內森林群落類型多,共有8個植被型33個植物群系,其中常綠闊葉林16個,常綠落葉闊葉林5個,落葉闊葉林3個,常綠針葉闊葉混交林2個,常綠針葉林3個,沼澤1個,水生植被3個。33個植物群系中,以常綠闊葉林和常綠落葉闊葉林占絕對優勢,其結構的完整性和典型性具有保護意義,在中亞熱帶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在保護區裡面有生長良好的野生杉木、馬尾松的分布,這是我國東南部最主要的造林樹種,它的原始基因庫及種質資源保護極其重要。
管理局組建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將保護區建設項目的申報擺在了首位,編制了《湖南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湖南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期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經申報,一期工程建設於2007年9月獲國家林業局批准實施,目前各項工程正在建設中。
湖南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處於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湘黔鄂及贛南山地的範圍之內,發育著對雪峰山和雲貴高原東傾斜面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天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是目前湖南省獨有的保存最為完好的低海拔森林生態系統,是我國中亞熱帶地區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動植物王國之一。豐富多樣的森林群落類型,起源古老、獨特的多樣物種資源,極具科研價值。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開展森林生態學、物種資源保護與繁衍的理想科研平台。湖南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旅遊資源豐富,這裡有千姿百態的矽質岩和洞穴景觀、有豐富多樣的生物物種、有絢麗多姿的森林群落景觀,主要景點有坳腳點將台觀絕壁林海、盛儲至向陽森林景觀觀光帶、九洞瀑布群風光、吊塘廬沖原始森林風光和魯沖森林峽谷風光帶,是開展森林生態旅遊的理想場所。誠摯希望科研單位、投資者前來投資開發與興業。

現任領導

局長:王道惠(試用期一年)

地圖信息

地址: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將軍北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