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通史·當代卷(第一編)》是2024年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通史·當代卷(第一編)
- 作者:鐘君
- 出版時間:2024年6月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ISBN:9787515413273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歷史,強調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他指出:“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我們不能辜負了這個時代。自古以來,我國知識分子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立新時代之潮頭、通湖湘古今之變化、發湖湘學術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尤其是新時代十年的偉大成就,極大地增強了我們全面、系統地研究當代湖南發展史的動力和信心。為此,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秉持30年前編撰《湖南通史》的初心,啟動了《湖南通史·當代卷》的編撰工作。
《湖南通史·當代卷》第一編,記述了1949年8月和平解放,到1978年改革開放前夕,湖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主要情況。湖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由解放前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解放初期的新民主主義社會,再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一歷程中,湖南經濟社會曲折發展,為我們今天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留下了經驗教訓。
作者簡介
鐘 君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院長(主任),省政協常委,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辦公廳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副總編輯、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和中共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曾掛職擔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等。出版學術專著多部,在《求是》《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各類報刊發表論文、研究報告多篇,先後主持省部級課題多項,多次獲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勵,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對策信息對策研究類特等獎。代表作有《馬克思靠譜》《讀懂中國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價值研究》《社會之霾——當代中國社會風險的邏輯與現實》《公共服務藍皮書》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湖南省人民政權的建立與鞏固 / 001
第一節 湖南全省的解放 / 003
一、長沙和平解放 / 003
二、衡寶戰役與湖南全省解放 / 011
第二節 湖南省各級黨政機關的建立 / 014
一、中共湖南省委員會與各級黨組織的建立 / 014
二、湖南省人民政府的建立與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 019
三、臨時性組織機構與民眾團體的建立 / 025
四、行政區劃與各地方黨政機關的建立 / 033
第三節 鞏固新生人民政權和社會改革 / 039
一、征糧借糧,支援前線 / 039
二、剿滅土匪,鎮壓反革命 / 042
三、抗美援朝運動 / 050
四、社會改革運動 / 054
五、“三反”、“五反”運動 / 067
第四節 湖南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 070
一、農業的恢復和發展 / 070
二、工業的恢復和發展 / 073
三、商業的恢復和發展 / 076
四、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恢復和發展 / 080
第二章社會主義制度在湖南的確立與“一五”計畫的實施 / 085
第一節 思想教育運動與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宣傳 / 087
一、思想教育與理論學習 / 087
二、學習和宣傳過渡時期總路線 / 091
第二節 完成社會主義改造 / 095
一、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 095
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 099
三、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 101
第三節 湖南人民民主制度逐步完善 / 104
一、湖南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 / 104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委員會建立 / 106
三、各民主黨派與湖南省工商聯建立 / 106
四、少數民族地區建設 / 107
第四節 湖南“一五”計畫制定與實施 / 110
一、湖南省“一五”計畫的制定及其方針任務 / 110
二、湖南省重點水利工程勝利完工 / 112
三、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在湖南建成投產 / 115
四、積極發展地方工業與交通郵電事業等 / 116
五、湖南省新興工業城市崛起 / 121
六、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進步 / 122
第三章“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及初步糾“左”的
努力 / 127
第一節 整風“反右”、“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相繼
開展 / 129
一、整風運動和反右派鬥爭 / 129
二、“大躍進”的醞釀 / 136
三、從農業開始的湖南“大躍進” / 140
四、“以鋼為綱”的工業“大躍進” / 146
五、人民公社化運動 / 151
第二節 中共湖南省委對“左”傾錯誤的糾偏 / 159
一、彭德懷、黃克誠回湘調查 / 159
二、周小舟湘西之行 / 162
三、毛澤東回韶山 / 165
四、對“左”傾錯誤的初步認識與糾正 / 166
第三節 經濟社會的狀況 / 173
一、經濟建設的“繼續躍進” / 173
二、文衛科教事業戰線上的“躍進” / 178
第四章湖南國民經濟的調整、恢復與發展 / 187
第一節 國民經濟的調整 / 189
一、國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 / 189
二、中共湖南省第二次代表大會 / 191
三、“生產自救,節約渡荒”的提出與開展 / 192
四、毛澤東指導湖南工作與劉少奇回湘調查工作 / 202
第二節 調整農村公社體制 / 209
一、對農村公社體制的調整 / 209
二、改善人民公社經營管理 / 213
三、農業的恢復與發展 / 215
第三節 工業的調整與恢復 / 221
一、壓縮工業和基本建設 / 221
二、工業的恢復與發展 / 225
第四節 商業的調整與恢復 / 230
一、集市貿易中“左”的政策的糾正 / 230
二、調整商業體制 / 233
第五章政治關係的調整和思想文化建設 / 235
第一節 湖南政治關係的調整 / 237
一、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工作的開展 / 237
二、湖南省人民政協工作的開展 / 239
三、甄別平反與定案 / 241
四、整風整社 / 243
五、新“三反”和新“五反”運動 / 248
第二節 社會主義教育與“四清”運動 / 255
一、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開展 / 255
二、全面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 260
三、城市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 263
四、文教系統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 264
五、社會主義教育運動與整黨 / 266
六、貫徹“二十三條” / 267
第三節 經濟調整時期的思想與文教事業 / 270
一、“反修防修”教育和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 / 270
二、文教事業的調整 / 272
三、掀起學習毛澤東著作熱潮 / 277
四、掀起向典型人物學習的熱潮 / 280
第六章“文化大革命”與經濟社會的緩慢發展 / 287
第一節 湖南“文化大革命”運動的過程 / 289
一、“文化大革命”運動的開展 / 289
二、“文化大革命”運動的曲折反覆 / 302
三、“文化大革命”運動的終結 / 310
第二節 “文化大革命”時期國民經濟的狀況 / 323
一、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對各項經濟發展的推動 / 323
二、三線建設的開展與影響 / 330
三、國民經濟的緩慢恢復 / 341
第三節 “文化大革命”時期湖南社會的緩慢發展 / 348
一、教育事業的發展 / 348
二、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 / 360
三、其他社會事業的發展 / 365
第七章撥亂反正與經濟社會的恢復發展 / 373
第一節 撥亂反正和解決各項歷史遺留問題 / 375
一、深入揭批“四人幫”及其在湖南幫派勢力的過程
與結果 / 375
二、黨政機關的整頓與政協、政府各部門、民主黨派
活動的恢復 / 380
三、理論上和制度上初步的撥亂反正 / 385
第二節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國民經濟的狀況 / 392
一、國民經濟在徘徊中前進 / 392
二、三大會議的召開與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推動 / 400
三、“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頭兩年國民經濟工作的成績
與失誤 / 406
第三節 改革開放前夕湖南的社會生活與社會事業 / 411
一、人民生活水平的狀況 / 411
二、文化建設工作的狀況 / 416
三、科學、體育、醫藥衛生事業的狀況 / 421
後 記 /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