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萬古地區金礦成礦規律及成礦預測

《湖南萬古地區金礦成礦規律及成礦預測》是由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湖南省地質礦產局402地質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毛景文、李紅艷、徐珏、羅福廷、李玉書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萬古地區金礦成礦規律及成礦預測
  • 成果登記號:19980087[08715]
  • 第一完成單位: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湖南省地質礦產局402地質隊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80087[08715]
項目名稱
湖南萬古地區金礦成礦規律及成礦預測
第一完成單位
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湖南省地質礦產局402地質隊
主要完成人
毛景文、李紅艷、徐珏、羅福廷、李玉書
研究起始日期
1993-04-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6-07-01
主題詞
金礦;成礦規律;成礦預測;湖南;成礦模式;找礦標誌
任務來源
B

成果摘要

"湖南萬古地區金礦成礦規律及成礦預測"是地礦部定向基金研究項目,編號為通過野外實測大量的構造要素,簡化了礦區地層,將原來認為的單斜構西向倒轉褶皺為主體的構造格架;礦層(體)隨褶皺產狀而重複出現;部位、斷裂與褶皺疊加部位均出現礦化富集或礦體加厚。賦礦的冷家溪山碎屑物質的粘土質-粉砂質-細砂質濁流沉積物,其元素組合富Au、含同生黃鐵礦,構成了該區金礦的礦源層。萬古金礦床有石英脈型、破碎蝕造角礫岩型、金銻石英脈型四類礦石,以前兩者最為發育。在礦區西部石為主,在中至西部以破碎蝕變板岩型礦石居多。成礦元素在空間分布的分帶性,即礦化中心以金(砷)為主,向外側金銻為主要成礦元素。階段成礦的特點,同生沉積階段構成了該區金的初始富集,區域變質作金的預富集。主要成礦階段早期以形成似層狀石英大脈為特徵,晚期則物、自然金的石英細(網)脈。成礦晚期以輝銻礦大量發育為特徵。該中低溫、低鹽度、富Na+、K+、ΣS、F-、Cl-的特點,處於弱還原境中。金在熱液中主要以金硫絡合物的形式遷移,金的沉澱富集主要與O2升高、斷裂帶中CO2大量逸出致使成礦流體pH值升高等因素有關。通過裹體Rb-Sr等時線研究,獲得了70Ma的年齡數據,表明其成礦作用主要。這一數據在湘東北地區是首次獲得,從而為江南古陸上同類礦床如東(167Ma)、西段的沃溪金礦(144Ma)的主要成礦期不是前人認為的雪期的認識提供了重要依據。萬古金礦床成礦物質具有多源性,硫同位素硫是深源硫與冷家溪群中硫混合作用的產物;氫氧同位素證實成礦流體;鉛同位素表明萬古金礦床與江南古陸上其它金礦床經歷了同一構造成礦的Co/Ni比值小於1,金礦物的低Ag/Au比值和礦石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岩組分的繼承性。韌性剪下、煌斑岩脈和下部隱伏岩體的存在說明了成成礦物質來自深部。在研究萬古金礦床的基礎上,建立了江南古陸金礦。在成礦規律研究的基礎上,總結了該區找礦標誌,萬古式金礦找礦的隱伏岩體上部;煌斑岩脈發育區;褶皺構造頂部,尤其是圈閉構造部位扭性斷裂中As、S、Hg高異常區。對工作過程中確定的芭蕉洞和羊角灣了驗證。選出了柞木洞、金塘坳、野豬坡和牡羊坪等一批成礦預測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