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大庸縣地名錄》是大庸縣人民政府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省大庸縣地名錄
- 作者:大庸縣人民政府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時間:1982年10月
《湖南省大庸縣地名錄》是大庸縣人民政府編纂的地方志。
《湖南省大庸縣地名錄》是大庸縣人民政府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本地名錄收錄地名3567條,其中行政區劃和自然村2683條,街巷10條,片村32條,地片497條,自然地理實體213條,人工建築79條,企事業單位35條,革命紀...
張家界市,原稱“大庸”,湖南省轄地級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長江中下游重要生態屏障。全市下轄2個區、2個縣,總面積9533平方千米 [51],截至2022年末,張家界市常住人口為150.4萬人 [67]。 張家界市位於...
茅岩莓茶,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茅岩莓茶因產於茅岩河兩岸,故稱“茅岩莓茶”。為藤本植物,學名顯齒蛇葡萄,屬葡萄科,是湘西土家族廣泛流傳,具有700餘年使用歷史的一種藥食同源、可內服外用的傳統...
張家界 基本概況 張家界市:一般歸於大湘西,地處北緯28°52′—29°48′、東經109°40′—111°20′之間,是湖南省西北部一個正在開發、建設,以發展旅遊業為特徵的新興省轄地級市。張家界市所在地,原名大庸。1988年5月18日,國家...
張家界市原名大庸市,是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省轄地級市,轄永定、武陵源區和慈利、桑植縣,面積9563平方公里,居住著154萬土家、苗、白、漢等民族人民,少數民族占70%。張家界市位於湖南西北部,市府所在地距長沙380公里,距長江三峽...
大庸府城位於張家界湖景區內。大庸府城占地45畝,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由八座樓群組成,建築呈明清時期土、苗、白、瑤、侗等少數民族建築之風格。整個府城從南至北呈階梯狀拾級而上,府城中心為中央景區,從南門至中央景區依次有朝天...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大庸縣政府設張家界鄉,後撤張家界鄉,屬板坪鄉。1958年,大庸縣政府在張家界辦林場,命名為國營張家界林場。1982年,國務院將國營張家界林場命名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文稱“湖南大庸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張家界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與一脈相連的索溪峪、天子山、張家界三大自然保護區組成武陵源,是張家界的核心景區。武陵源地處武陵山脈中段;武陵山脈則橫亘湖南、湖北、貴州、四川等省。唐詩人王維曾有詩云:“居...
老棚村,隸屬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廣福橋鎮。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在各省(區、市)推薦基礎上,經專家委員會審查,擬將老棚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
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選讀課文第5課的課文,這篇課文寫的是湖南張家界迷人的奇山秀水,表達了對張家界景色的熱愛、讚美之情。簡介 作者對張家界的介紹很有層次。由美麗的景色寫到寶貴的資源,最後總結張家界是“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
石堰坪村在張家界的東南邊陲,在桃源、沅陵、永定三縣交界之地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民族文化明珠,他就是中國最大的土家吊腳樓群落所在地,湖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3521工程創建村,湖南省旅遊名村,省文物保護單位——永定區王家坪鎮...
武陵源區,隸屬於湖南省張家界市,位於張家界市中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脈,介於東經110°22′30″—110°41′15″,北緯29°16′25″—29°24′25″之間,總面積397.58平方千米,距張家界市區32千米。截至2022年10月,武陵源區下轄...
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人物生平 覃子斌( 1892-1944),湖南張家界(原大庸縣)關門岩鄉三潭坪人。覃子斌1913年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1944年任中國遠征軍第54軍第198師第594團上校團長...
湘鄂川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已納入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景點。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城區解放路,距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30公里。1934年,為發展根據地,策應中央紅軍長征,任弼時、賀龍、關向應、蕭克、王震等率領紅二、六...
慈利縣,湖南省張家界市轄縣,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東部,地處武陵山脈東部邊緣,澧水中游,東北與石門縣毗連,東南與桃源縣接壤,西北與桑植縣相鄰,西南與永定區連線,總面積3480平方千米。 [1] 截至2019年,慈利縣轄15個鎮、10個鄉。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