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經貿委關於百戶國有工業企業管理現狀調查報告的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經貿委關於百戶國有工業企業管理現狀調查報告的通知
  • 文號:(湘政辦發〔1997〕5號)
  • 發文單位: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發布時間:一九九七年三月十三日
(湘政辦發〔1997〕5號)
各行政公署,自治州、市、縣人民政府,省直機關各單位:
省經貿委《關於百戶國有工業企業管理現狀的調查報告》對企業管理問題的調企和分析都比較實在、深刻,提出的意見切實可行,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加強企業管理既是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又是鞏固企業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企業管理的潛力很大。今年各地要採取得力措施,在深化改革和強化管理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一九九七年三月十三日
關於百戶國有工業企業管理現狀的調查報告
為了正確評價近幾年來國有大中型企業管理工作現狀,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企業管理工作的指導,促進國有工業企業實現兩個根本性的轉變,今年10月,我們組織省技術監督局、省直8個工業局(公司)和14個地州市經委對100戶具有代表性的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以下簡稱100戶企業)的管理現狀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企業管理現狀主流是好的,但問題也比較突出,採取有力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也是當務之急。
一、企業管理的現狀
(一)企業管理現狀主流是好的。在市場競爭和政府推動雙重壓力下,通過學習邯鋼、安塑等一批管理先進典型,大部分企業經營者和廣大職工的管理意識明顯增強;管理內容不斷豐富,方法和手段有所創新,基礎管理大有改善;企業管理的內涵和外延得到深化與拓展,60%以上的企業因多種原因造成的管理滑坡的局面開始得到有效地遏制;企業整體效益不斷提高,社會貢獻不斷增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經營者的管理思想發生了深刻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既為企業走向市場創造了平等競爭的條件,又迫使企業不得不轉換經營機制,更新觀念。用一些廠長的話說,現在政府把企業推向了市場,企業再也不能躺在國家身上吃大鍋飯了。一部分廠長深深地感受到,企業的經營者已不再是單純的生產指揮者,而是完完全全的商品生產經營者,只有依靠職工民眾,強化管理,兩眼向內,挖掘潛力,才能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2.基礎管理工作普遍加強。從調查的8項內容看,基礎管理工作的覆蓋面擴大,內容有所更新,微機開始用於管理企業。(1)標準化工作,技術標準個數1995年比1990年增加了70%,覆蓋面由91.96%提高到了93.43%,管理標準覆蓋面由80.23%提高到了89.81%,工作標準覆蓋面由87.55%提高到了96.39%;(2)計量工作,100戶企業都建立了計量管理機構,配備了計量管理專業人員,計量器具配備率由85%提高到了95%;(3)定額工作,定額面由73.93%提高到了85.96%;(4)規章制度,100戶企業都制定了以經濟責任制為核心的9大項規章制度體系,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5)信息管理,61%的企業建立了市場信息收集、分析和處理制度,半數以上的企業採用了電子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部分企業初步建成了與國家和省級信息中心聯網的信息系統;(6)職工培訓,培訓率由45%提高到了57%;(7)班組建設,63%的企業開展了班組升級活動;(8)現場管理,69%的企業基本達到了現場管理6條標準。
3.追求管理創新已成為經營者的共識。許多經營者認識到,過去計畫經濟時期形成的一套管理方法、手段既有成功的經驗,又有許多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這是當前國有工業企業管理落後、效益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深化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在繼承傳統管理精華的基礎上,建立適應企業自身特點、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新型管理模式,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湖南五菱集團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造的“企業內部資產增效工程”管理模式,從1992年實施以來,累計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榮獲國家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
4.企業整體效益增加。1995年與1991年相比,100戶企業的銷售收入由88.47億元增加到135.33億元,年均遞增11.21%;實現利稅由6.65億元增加到9.51億元,年遞增9.33%;如果加上職工工資、養老及待業保險金、利息支出、折舊等4項淨增額9.95億元,1995年100戶企業的實際效益為19.1億元,是1991年的2.86倍。
(二)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當前企業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比較多,主要是不少企業忽視管理,以包代管、以改代管、以獎代管,重技改輕管理、重生產輕管理、重物質刺激輕精神激勵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批企業管理滑坡,基礎工作滑坡,紀律鬆懈,產品質量下降,物質消耗上升,虧損增加。最突出的問題是治廠不嚴,經營者素質不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1.治廠不嚴,管理粗放。一是要求不嚴,工作標準低,行為不規範。許多企業的財務人員反映,企業辦事、請客、出差、開會等項開支無標準,費用無定額,財務管理混亂。不少企業勞動管理鬆弛,上下班遲到、早退現象普遍存在;有的企業正式工請臨時工代班、親屬頂班、互相換班,班組“工資吃缺”;還有的企業當班職工串崗、溜崗、乾私活的現象嚴重。二是考核不嚴,紀律執行不到位。許多企業的內部經濟責任制定得很細,也很嚴格,但考核走過場。比如有的銷售人員將貨款私自存入個人帳戶得利息,有的甚至借給別人頭房子或者是自己做生意。廠里不但沒發現,反而承包費照給,獎金照發,致使工廠貨款長期收不回。三是獎罰不嚴,對人不對事。企業的獎罰制度本應對事不對人,但有的往往是對人不對事。考核中一遇到領導者、管理人員或“關係人”就嚴不起來,該罰的不罰,不該獎的給了獎。
2.經營者素質不適應市場經濟。首先,表現在業務素質不適應。一批企業經營者雖然理工專業知識比較紮實,但缺乏經營管理知識,對財務、成本分析不熟悉,想抓不會抓。從政治素質看,有的企業的廠長(經理)政治覺悟不高,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其次,習慣於用計畫經濟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管理企業,對如何面向市場抓管理不熟悉,駕馭市場的能力差,信息反饋遲鈍,經營決策時有失誤,生產經營處處被動。再次,不注重學習,不善於接受新事物,研究新情況,缺少管理新知識、新方法;有的企業的廠長一年四季在外面跑,忽視企業內部管理。這樣的經營者儘管工作辛苦,但經營管理水平很難得到提高,要把企業治理好很困難。
通過100戶企業經營者素質分析進一步發現,一個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與經營者的素質關係極大。100戶企業中,有16%的企業管理水平較高,其經營者素質也相應較高;39%的企業管理水平較低,其經營者的素質也較低;45%的企業管理水平一般化,表現在經營者素質上很不適應。
二、企業管理潛力很大
通過對100戶企業的調查分析,發現企業存在著很大的潛力。突出表現在企業物質消耗高,質量損失大,資金運營效率低,富餘人員多,產品結構不合理,社會負擔重等等。
1.能源原材料單耗上升,節約降耗潛力大。100戶企業能源、原材料消耗與歷史最好水平的1990年相比,呈上升趨勢。據對64種產品128項煤、電、鋼材和棉花的單耗指標分析,1995年與1990年相比,有60項下降,68項上升,淨增加成本3400萬元。如果100戶企業的主要產品能源及主要原材料消耗指標達到1990年的水平,可節約成本1.48億元。從橫向比較,行業主要產品的原材料單耗水平也很不平衡。以棉紡行業10戶企業的噸紗統扯用棉為例,1995年平均水平為1097公斤/噸,而最高的衡陽紡織印染廠為1142公斤/噸,最低的湘潭紡織印染廠1050公斤/噸,如10戶企業噸紗統扯用棉都達到1050公斤/噸,將減少用棉2000噸,年節約成本3660萬元。又如6戶小氮肥企業噸氨兩煤消耗,最高的新邵氮肥廠達2133公斤/噸,最低的臨湘氮肥廠1134公斤/噸,平均為1766公斤/噸,若6戶企業都達到1134公斤/噸的消耗水平,年節約標準煤10.96萬噸,降低成本4300多萬元。
2.質量損失嚴重,提質降耗潛力大。100戶企業1995年質量損失率為1.93%,比1990年增加了0.64個百分點。質量損失總額為2.9億元,占1995年利稅總額的30.7%。如某汽車配件廠,由於放鬆質量管理,鑄件的廢品率達80%以上,1995年質量損失總額達319萬元,是當年實現利稅的5.8倍,占工廠本的13%。如果100戶企業質量損失減少1/3,每年可增效1億元。
3.資金運用效率低,盤活資金存量潛力。當前一方面企業資金緊張,一方面又存在資金大量沉澱,運營效率不高的問題。100戶企業1995年末流動資金占用總額為95.8億元,只有30%的資金能有效流動,27%流動不暢,43%基本上處於呆滯狀態。流動資金流動不暢,直接影響資金運營效率,1995年100戶企業資金周轉次數為1.5次,比1994年減少了0.01次。其中資金周轉次數低於1次的占25戶,如果這25戶企業的平均資金周轉次數達到1次,則可盤活資金7.1億元;若資金周轉次數在1-1.5次的23戶企業的周轉次數達到1.5次,則可盤活資金7.2億元;若100戶企業的資金周轉次數都達到1.5次以上,可盤活資金24.9億元,年節約利息支出在2,5億元以上。
4.富餘人員多,減人增效潛力大。1995年末,100戶企業職工總人數為22.86萬人,富餘人員達5.71萬人,占職工總數的1/4;另外,招收城鎮和農村土地協定工1.87萬人、使用臨時工3.43萬人占在職職工總數的15%、新增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和安置轉業軍人,以上三部分人員1995年支付工資、福利費用7.84億元。
5.生產開工嚴重不足,結構調整潛力大。100戶企業1995年的開工率只有68%,有32%的生產能力放空,約41.8億元的固定資產閒置,僅折舊一項就使企業增加固定費用支出2.8億元。32%的生產能力閒置,主要是部分產品市場飽和,不適銷對路或技術含量低,質量差,無市場競爭力。
6、企業負擔重,減負增效潛力大。企業負擔重製約了自身的發展和使經濟效益大量轉移。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債務負擔重。100戶企業總負債為141.4億元,其中欠銀行貸款120.6億元,實際支付的利息是當實現利潤的5.5倍,占工業增加值的22.15%。二是社會負擔重。1995年末100戶企業自辦各類子弟學校76所,在校學生3.78萬人,教職工3600人,支付辦學經費5741萬元;幾乎每個企業都有職工醫院或醫務所,有病床2486張,支付醫療費7165萬元;離退休職工51570人,是在職職工的22.55%,支付費用達3.35億元。三是稅外費名目繁多。1995年100戶企業各種稅外費項目64項,金額為4589.75萬元,人平200多元。
三、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的意見
調查表明,國有工業企業要真正實現兩個根本性的轉變,自主走向市場,必須始終不渝地把功夫下在管理上,抓好企業管理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如何進一步強化管理,針對當前企業管理現狀,提出如下幾點意見:
(一)要進一步深化對企業管理的認識。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已經把加強企業管理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許多企業也親身感受到加強企業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但多數企業的經營者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並不完全一致,仍然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要解決認識問題,一要破除“外因論”,克服那種認為目前企業生產經營的外部環境差,抓管理作用不大的片面認識,自覺主動地抓好企業管理。二要破除“條件論”,克服那種認為目前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重重,抓管理難到位的錯誤觀點,,切實抓好企業管理。三要破除“機遇論”,克服那種認為企業賺錢不賺錢,管理好不好井不重要,關鍵是要市場機遇好和盼望國家放鬆銀根的心理,真正把提高經濟效益的立足點放在抓好企業管理上。四要破除“收權論”,克服那種認為加強對企業經營者的監督是干預企業自主權的牴觸情緒,做到廠長垂範,從嚴治廠。在企業內宋全面建立起監督和制約機制。只要企業經營者認識提高了,抓好企業管理就有了領導保證。
(二)要繼續廣泛深入地開展“遠學邯鋼、近學安塑”的活動。邯鋼、安塑經驗雖然各具特色,但其精神實質是相同的,就是“推牆入海”--丟掉幻想,轉變觀念,轉換機制,走向市場,適應市場,實行管理創新。學習推廣邯鋼、安塑管理經驗,要抓住實質,努力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型企業管理模式。各地、各行業要注意引導企業從實際出發,學創結合,注重實效,使學邯鋼、安塑的活動向行業化、本地化、企業化發展,創造新的經驗。要把學邯鋼、安塑與扭虧增盈工作有機結合,通過學習推廣邯鋼、安塑經驗,不斷提高經濟效益。
(三)要堅持從嚴治廠。要把從嚴治廠作為強化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制定規章制度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執行制度不講條件,不講客觀,獎罰嚴明;領導成員要以身作則,從嚴要求,不搞特殊化,要求職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對管理者和領導者的親屬不搞特殊,一視同仁;要嚴格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對完不成任務的要敢於否決;要教育廣大職工繼承和發揚大慶人“三老四嚴”作風,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四)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挖掘企業內部潛力。
一是抓好節能降耗增效。廣泛開展企業單位產品能源、原材料消耗趕超歷史最好水平、爭創行業和國際先進水平的活動,把節約降耗納入經濟責任制考核,與職工分配掛鈎。全省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主要產品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指標力爭在1-2年時間內達到本企業歷史最好水平或行業先進水平,1997年直接材料費用占生產費用的比例下降1個百分點。
二是抓好提質減損增效。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質量振興綱要》,把質量管理放在企業管理的突出位置,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努力提高一次投入產出合格率。要落實經營者質量工作責任,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要實行質量否決;大中型企業都要積極貫徹GB/T一19000系列標準,大型企業要全面開展質量成本核算。1997年力爭國有工業企業質量損失率比1996年下降0.5個百分點。
三是抓好減人增效。通過開辦第三產業,擴大市場開發和銷售隊伍,建立內部勞務市場,組織職工集體勞務輸出,鼓勵職工自找就業門路,清退臨時工等多種途徑分流企業富餘人員。爭取1997年全省國有工業企業分流富餘人員8萬人,清退臨時工5萬人。
四是抓好資金運營管理增效。企業的銷售承包責任制要與貨款回收掛鈎,加大促銷力度,制止應收貨款過快增長的勢頭;要積極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盤活資金存量,最大限度地減少資金占用。1997年全省國有企業資金周轉次數力爭比1996年加速0.1次,減少資金占用20億元。
(五)要建立企業管理考核評價制度。
一是逐步建立健全企業管理考核指標體系。各地、州、市和省直各工交廳、局(公司)要對所屬國有工業企業的產銷率、全部資金利潤率、資產保值增值率、三項費用(銷售、管理和財務費用)占銷售收入比重、淨應收貨款占銷售收入比重、主要產品能源及原材料消耗降低率、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率等指標進行定期考核。1997年的目標要求是:全省國有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全部資金利稅率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資產保值增值率達到10%,三項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下降1個百分點,主要產品能源及原材料消耗下降1.5%,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率達到90%以上,並以此檢驗和評價各地、各行業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實績。
二是建立企業管理抽查制度。從1997年起,每年對國有工業企業管理狀況進行一次抽查,此項工作由省經貿委具體組織,抽查結果通過新聞部門予以公布。對全省重點抽查不合格的企業,要限期進行整改。整改期間,對其停止技術改造項目的審批,不得享受政府的有關優惠政策,取消參加各種評先活動的資格;領導班子成員的工資下浮10%-20%,經營者工資下浮20%以上。在整頓期內仍不能改變企業管理面貌的企業領導班子,堅決進行調整。因管理混亂造成企業資產損失的,要追究經營者的行政或法律責任。
三是建立健全企業內外監督約束機制。在企業內部要加強監事會、總會計師、財務審計體系建設,加強企業內部財務、審計監督約束;各級企業主管部門和財政、審計部門要加強健全對企業的財務成本的監督審計,嚴肅財經紀律,緊縮開支,節約降低成本。
四是完善企業經營者獎勵制度。逐步在國有工業企業中配套推行資產經營責任制和經營者年薪制。允許各地探索按企業實現利潤的一定比例,提取經營者個人收入的分配辦法,以激勵經營者施展個人才能,並得到相應的利益,從根本上建立起企業扭虧的增盈新機制。
(六)要加強對企業管理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加強對企業管理的指導和服務是經濟轉軌時期各級政府和企業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在政府轉變職能、企業轉換機制的新形勢下,政府對企業的管理既要避免行政包攬和直接干預,又要避免放任自流,撒手不管。要加強對企業管理工作的引導,推動企業強化管理;各地、各部門要著力培育管理進步示範企業,善於發現總結適合行業實際、地區特點的先進管理經驗,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一個方面的。通過不斷總結管理創新的典型,推動“企業管理科學”的發展。要加強對企業管理工作者的培訓,分層次對企業經營者進行培訓。要加強企業管理諮詢診斷工作,著手培養一支精幹的企業管理諮詢診斷隊伍,幫助企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