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政辦發〔1987〕8號)(一九八七年二月十三日)
頒布,正文,
頒布
(湘政辦發〔1987〕8號)(一九八七年二月十三日)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省在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推動農村科學技術進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科技與生產相脫節的狀況並未從根本上扭轉,農村科技力量仍十分缺乏。目前,廣大農民民眾致富的要求極為迫切,而大多苦於“想富無門,求富無能”,非常渴望科學技術的武裝。實踐表明,農村經濟要有一個更大的發展,必須高度重視依靠科學技術。為此,我們建議在全省範圍內廣泛開展“科技下鄉”活動。
正文
一、大張旗鼓地進行科技致富的宣傳。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必須大力宣傳“一靠政策,二靠科學”的道理,宣傳科技致富的先進典型,使廣大幹部民眾受到一次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再教育。各地、各部門要廣泛運用廣播、電影、電視、錄相、報刊、牆報、圖片等形式大力進行宣傳。由省科委、科協組織編印《科技致富經驗集》,錄製我省重大科技成果和農村科普活動的系列錄相片,宣傳依靠科技振興經濟的成功經驗,傳遞科技致富的信息。科研、教育等有關部門,都要認真做好科學人員的思想發動工作,熱情鼓勵和支持他們向農村輸送技術,為發展農村經濟貢獻力量。
二、有計畫地組織科技人員下鄉,為農村提供技術服務。“科技下鄉”活動必須有計畫、有步驟地進行。首先要摸清兩個底子:一是農村什麼單位缺什麼樣的人才?有什麼技術難題要求幫助解決?二是省、地、州、市、縣級機關各單位能抽出多少科技人員下鄉?他們有哪些專業特長?掌握哪些科技成果?底子摸清後,根據下面的需求和上面的可能,訂出切實可行的規劃。全省擬在各科研院所、大中專學校、大型企事業單位和地、州、市、縣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組織一萬名科技人員下鄉,為城鎮、鄉村提供技術服務。
三、“科技下鄉”的形式要靈活多樣,不搞一刀切。“科技下鄉”應面向實際,講求實效。服務的內容根據基層的需要確定;服務的形式要多樣化,因地制宜;服務的時間可長可短,以完成任務為準。從我省農村經濟發展實際出發,“科技下鄉”著重抓好三件事:一是面向廣大回鄉知識青年,對他們進行職業技術培訓,使這些人每人能學到一兩門適用於當地的技術,找到一條致富的門路。一九八七年,全省計畫培訓農村科技人才一百萬人次,同時輪訓農村幹部一萬人次。二是加強科技與經濟的橫向聯繫,促使更多的科研機構、大中專學校與縣、市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定點掛鈎。三是繼續開放和擴大技術市場,廣泛開展難題招標、技術轉讓、技術諮詢和專利開發活動。
四、建立健全農村科技管理體系和科技普及推廣體系。建立健全兩個體系,是“科技下鄉”活動賴以深入基層的組織保證。鄉鎮政府要有領導分工管科技工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1984〕5號檔案精神儘早配備科技專乾。全省各級都要辦好一個或幾個科技示範點。縣、鄉要把科技示範戶、專業戶組織起來,成立若干專業技術研究協會,以形成科技普及、示範、推廣的網路。
五、切實執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放寬放活對科技人員政策的各項規定。各有關單位除了有計畫地組織科技人員下鄉之外,還應支持和鼓勵部分科技人員以調離、停薪留職、辭職等方式,到城鎮和農村去承包、承租、領辦、創辦各類工程或企業,允許他們在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同時取得合法收入。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在工資、福利、技術職務、戶籍、組織關係等方面實行優惠政策,並在信貸、風險投資、股份集資、稅收等方面予以扶植和支持。
六、開展“科技下鄉”活動,涉及眾多部門和單位,需要各個方面的通力合作。省里擬組織一個以省科牽頭,科協、教委等單位參加的“聯席會議”,了解情況,做好組織和協調工作。各地、州、市、縣和各有關部門、有關單位,也應指定專人負責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