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十三五”節能規劃》是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2017年1月23日印發的規劃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省“十三五”節能規劃
- 印發時間:2017年1月23日
- 印發單位: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檔案原文,導讀,原文,配套活動,
檔案原文
導讀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有關單位:
經報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湖南省“十三五”節能規劃》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執行。
2017年1月23日
原文
湖南省“十三五”節能規劃
“十三五”時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經濟轉型升級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時期。為進一步加大節能工作力度,確保完成“十三五”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的“雙控”目標任務,有效破解資源環境制約瓶頸,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我省經濟轉型升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和《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等檔案精神,制定本規劃。
一、現實基礎與面臨形勢
“十二五”時期,我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資源節約基本國策,把節能作為推進“四化兩型”戰略、建設“綠色湖南”和“兩型社會”的重要抓手,狠抓各項節能措施落實,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節能目標任務,全省節能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一)主要成效。
1. 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升。“十二五”以來,我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逐年降低,由2010年0.79噸標準煤/萬元下降到2015年0.59噸標準煤/萬元,累計下降25.45%,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6%的目標任務。我省以年均4.15%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經濟年均10.5%的增長,累計節約能源約5000萬噸標準煤。主要產品單位能耗持續下降,2015年,鋼、水泥、平板玻璃、粗鉛單位綜合能耗分別較2010年下降5.05%、17.96%、14.00%、31.69%。
2. 結構節能成效明顯。我省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14.5∶45.8∶39.7調整為2015年的11.5:44.6:43.9,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較2010年提高4.2個百分點。2015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比2010年提高8.9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比2010年降低4.6個百分點。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十二五”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目標任務,累計壓減或化解過剩行業產能:煉鐵149.7萬噸,煉鋼154.2萬噸,焦炭222.8萬噸,銅冶煉58.3萬噸,鉛冶煉131.5萬噸,鋅冶煉35.7萬噸,水泥3675.6萬噸,玻璃720萬重量箱。
3. 重點領域節能全面推進。深入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推廣實施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體系,全省537家重點用能單位五年累計節能873萬噸標準煤,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619萬噸標準煤的目標任務。工業領域,強化能耗限額管理,推進技術節能,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46.20%,降幅居全國前列,75%的重點耗能工業企業單位產品能耗持續下降。建築領域,城鎮新建(改擴建)建築嚴格執行50%節能率強制性標準,共完成新建節能建築面積5.85億平方米,積極推進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共完成改造面積200萬平方米。交通運輸領域,大力推進綠色交通運輸網路建設,繼續提升道路等級,發展城市公交和綠色運輸裝備,最佳化運輸組織結構,全省退出營運市場黃標車約2.45萬台;2015年,水路貨運占綜合運輸體系比重升至16.09%,公路營運車輛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較2010年下降5.5%。公共機構領域,圍繞“節約型機關”建設,強化節能管理,積極推進公共機構節能技術改造,2015年全省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單位建築面積能耗分別比2010年下降17.06%、15.78%。商貿領域,在全省零售業、餐飲、物流倉儲、工業園區開展了“兩型”商務試點。
4. 節能支撐能力有效增強。節能執法能力加快建設,初步建成了省、市、縣三級節能監察體系,全省80%以上的縣市區設立了節能監察機構。節能產業加快發展,高效換熱、燃燒等一批節能共性關鍵技術實現突破並產業化,工業高效節能型鍋爐窯爐、蓄熱式燃燒裝備、高效相變換熱器、大型稀土永磁電機等高端裝備產品水平領先全國;7家電機生產企業5515個品種產品、8家變壓器生產企業262個品種產品列入國家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目錄。契約能源管理機製得到有效推廣,在國家備案節能服務公司數量由2010年29家增加到2015年162家,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中部第一,成立了湖南省節能服務產業聯盟,3家企業進入2015中國節能服務公司百強榜。
5. 節能工作機制逐步完善。先後制定了《湖南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實施方案》(湘政發〔2016〕46號)等一系列政策檔案。先後制定了3批《主要耗能產品(工序)能耗限額指導目錄》,發布了5批《湖南省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推廣目錄》,制訂修訂了造紙、低溫冷庫等10餘項產品能耗限額地方標準。嚴格落實市州人民政府和萬家企業年度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制度,並向社會公布考核結果;有序推進節能監察工作,工業領域有效實施能耗限額和淘汰落後機電設備監督檢查等工作,建築領域開展了節能全過程監督管理,交通運輸領域深入推進實施綠色交通創建項目試點示範,公共機構領域積極開展國家級、省級公共機構節能示範單位創建活動。積極開展全國節能宣傳周、低碳日等宣傳活動,大力打造節能和循環經濟產品交易博覽會品牌。
(二)存在的問題。
1. 結構有待調整最佳化。從第三產業規模看,2015年我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3.9%,低於全國平均水平6.6個百分點,“二三一”的產業結構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從第二產業結構看,2015年六大高耗能行業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1/3,綜合能耗占規模工業總能耗79.3%,全省重化工產業結構特徵依然明顯。
2. 能源利用效率偏低。2015年我省能源加工轉換效率為71.43%,落後全國平均水平約2個百分點。部分主要耗能領域產品能耗與全國平均水平還存在差距,供電煤耗、單位合成氨生產綜合能耗分別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8%、8.9%,噸水泥、噸鋼綜合能耗分別高出行業先進值15千克標準煤、25千克標準煤。
3. 節能降耗長效機制有待健全。節能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我省實施《節約能源法》辦法尚未出台,節能監察辦法、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等配套法規難以跟進,節能監管體系有待完善。節能市場化機制運轉仍面臨信息不暢、融資困難、競爭無序等障礙,節能產品供給和服務整體水平不高,發展動力不足。
4. 地區間節能工作仍不均衡。受資源稟賦、產業結構、經濟基礎等影響,部分市州單位GDP能耗絕對值仍然較高,能源消費增速增長較快,單位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與全省平均水平仍存在差距,建築節能改造進度和綠色建築推廣較為滯後,城市綠色交通設施網路建設與老舊交通工具退出工作差距明顯。
(三)面臨形勢
從國際看,國際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博弈愈演愈烈。綠色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潮流,國際能源格局面臨深刻調整和重大變化。以能源利用高效、清潔、低碳等為特徵的新能源革命正蓄勢待發。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紛紛提出了高比例發展非化石能源的戰略目標,並投入巨額資金支持節能低碳環保與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套用,努力重構新的競爭優勢,向開發中國家設定綠色貿易壁壘。隨著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正式生效以及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到來,我國節能降碳工作將面臨新的外部環境壓力。
從國內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已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已經步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面對新的任務和挑戰,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將綠色發展列入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為應對氣候變化,迎接新能源革命,有效緩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能源環境制約瓶頸,國家提出了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能源消費強度的“雙控”措施,以此作為經濟轉型升級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突破口。我省是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區域重要省份,國家下達我省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我省節能面臨更大挑戰。
從省內看,生態強省事業正穩步推進。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我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實施、生態文明與供給側系列改革的推進,我省技術進步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面臨新的機遇,將釋放更多節能空間。但同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也將進一步收緊,能源消費總量的“天花板”效應將逐步顯現,伴隨經濟下行壓力和能源價格的低位運行,我省節能工作面臨的外部環境將發生變化,節能的內生動力可能減弱,特別是國家節能財政支持等政策的逐步退出,節能邊際成本將越來越高,節能挖潛難度更大。此外,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用能未來將呈剛性增長趨勢,我省能耗“雙控”面臨較大現實壓力。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引領下,以建設生態強省為目標、以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導向、以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為抓手,強化責任、健全法規、完善政策,保障合理用能、鼓勵節約用能、限制過度用能,倒逼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確保實現全省“十三五”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 堅持能耗“雙控”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正確處理能耗“雙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將節能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融入生態文明建設與配套改革體系工作中,推動形成科學發展的新機制。
2. 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相結合。把能耗“雙控”作為倒逼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節能監管長效機制,完善節能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能源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實現節能市場要素的充分聚集與合理分配。
3. 堅持嚴控增量與最佳化存量相結合。嚴格節能評估審查制度,提高產業準入門檻,從源頭控制能源消費增長和提升能效;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調整,加快傳統行業升級改造,進一步化解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後產能。
4. 堅持部門聯動與全民參與相結合。匯集部門合力,深入推進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和重點用能單位節能;夯實社會節能工作基礎,強化全民節能意識,全面推廣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三)主要目標。
1. 總體目標。到2020年,全省能源消費年均增速不高於2.9%,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7850萬噸標準煤以內,單位GDP能耗在2015年基礎上降低16%。
2. 具體目標。到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全省新建建築全面執行65%節能率設計標準,綠色建築標準實施率達到30%;營運車輛單位運輸周轉量綜合能耗下降6.5%;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下降11%,單位建築面積能耗下降10%。
三、主要任務
(一)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1. 嚴控高耗能行業能耗增長。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進一步突出項目落地的能效把控,研究探索實施項目能評審查驗收與後監管制度。嚴格控制高耗能、低能效項目重複建設和過剩行業盲目發展,結合地區年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強化地區與行業能耗總量的源頭管控。
2. 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充分運用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冶金、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業為重點,繼續組織節能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產業能源利用改造升級,進一步提升高耗能行業能效水平。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十三五”期間,淘汰化解煤炭生產落後及過剩產能1500萬噸,淘汰落後鋼鐵產能50萬噸。
3. 推動低能耗產業加快發展。充分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培育發展新興業態,推動我省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以產品、業態、模式的創新助推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2020年,我省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8%以上。積極發展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能源、節能低碳環保、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構建長沙太陽能光伏製造裝備產業基地和智慧型電網裝備產業基地,湘潭、株洲和郴州風力發電裝備產業基地,衡陽智慧型輸配電裝備產業基地等。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
(二)推動能源結構最佳化調整。通過有效推進潔淨煤利用,擴大天然氣套用範圍,加快發展清潔能源、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從能源供給側和消費側同時發力,切實降低我省煤炭消費比重,提高非化石能源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到2020年,煤品燃料消費占比控制在60%以內,非化石能源占全省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6%。
(三)提升重點領域能效水平。
1.深入推進工業領域節能。按照我省貫徹《中國製造 2025》建設製造強省五年行動計畫(2016-2020 年),推動工業綠色轉型升級,加快推進高耗能行業“兩型”化改造步伐。大力推廣套用先進節能技術、工藝和裝備,通過加快淘汰落後工藝和設備、實施傳統行業節能改造、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提升、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全面提高工業領域能源利用效率。
2. 加快推動建築領域節能。加強建築用能規劃,提高新建建築能效水平,全省新建建築全面執行65%及以上節能率設計標準,到2020年,全省城鎮新建民用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設計階段執行率達100%、設區城市施工階段執行率達100%,城鎮新建建築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深化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探索制定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激勵政策,到2020年,實現既有居住建築和既有公共建築各1000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提高綠色建築在新建建築中的比例,對建築面積達到一定規模和政府投資的項目,按照綠色建築標準進行建設,從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進行全過程監管,到2020年,全省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比例達到30%以上,長株潭地區達到50%。推動規模化發展綠色建築,通過完善建築工業化標準體系,積極創建建築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全面開展建築工業化試點示範建設,逐步引導房地產開發項目採用建築工業化方式建造。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在建築領域的套用,建立綠色建材認證標識制度以及針對綠色建材產業鏈不同環節的認證體系,組織開展綠色建材評價工作。
3. 著力強化交通運輸節能。建設綠色交通運輸網路。構建綠色生態公路網路,進一步最佳化、完善高速公路網和普通國省幹線公路網;推進以洞庭湖為中心,湘、資、沅、澧幹流為重點的內河航道升級整治,提高水路交通在交通運輸中的比例;逐步發揮軌道公共運輸優勢,推進長株潭城市群城際鐵路建設。推廣綠色交通運輸裝備。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率老舊車輛;引導貨運車輛向輕型化、重載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加快內河船舶船型標準化和LNG清潔能源化;支持採購運營新能源汽車和潔淨能源公車、計程車,到2020年,新增及更換的公車中新能源車輛比重達65%,加快推進城市公共腳踏車交通等慢行系統建設。建設集約高效運輸組織體系。加快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升綜合運輸的組合效率和整體優勢,逐步提高物流社會化、專業化水平。到2020年,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下降6.0%,城市客運單位人次能耗下降10%。
4. 充分發揮公共機構節能示範作用。率先建成能源管理體系,加強能源計量基礎建設,實施用能獨立核算,推行能耗定額管理。率先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優先採用契約能源管理等模式開展公共機構節能技術改造,鼓勵公共機構開展用能託管。新建建築率先普及綠色標準,推動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建築新建項目全面執行工程建設節能強制性標準和綠色建築標準。率先實現新購公務用車普及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新建和既有停車場規劃建設配備充電設施。率先採購使用節能、節水等綠色產品、設備,通過推行政府綠色採購,實施兩型產品採購制度,提高採購節能產品的能效水平,擴大政府採購節能產品範圍。
5. 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領域節能。堅持集中與分散供能相結合,加快城鄉用能方式轉變,提高城鄉用能水平和效率。農業方面,鼓勵農民購買高效節能農業機械,完善農業機械節能標準體系,淘汰老舊農機。農村方面,健全農村建築節能技術標準體系,開展農村建築節能試點示範,推廣省柴節煤爐灶,因地制宜發展農村沼氣、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加強沼氣設施的運行維護。
6. 切實加強商用和民用領域節能。推動商業、旅遊業等行業建立並完善能耗限額標準及能源管理制度,加快對照明、空調等設施節能改造,開展綠色商場示範創建活動,進一步推廣大型商場、超市等能耗線上監測體系建設。普及節能知識,鼓勵消費者購買高效節能家電、節能環保型汽車和綠色節能型住宅。
(四)加大節能新技術產品研發推廣力度。圍繞節能重點行業和關鍵技術領域,在高效照明、節能家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單元式空調器、高效鍋爐爐窯、高效電機和高效配電變壓器等領域,加快一批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攻關。加快推進節能新技術、新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支持高效節能等新技術成套裝備與重大產品產業化,加快提升重點行業節能裝備技術水平。
(五)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深入開展重點用能單位節能專項行動,細化分級監管模式,根據國家重點用能單位節能規章制度,制定我省重點用能單位分級管理實施方案,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全過程和各環節監管,促進節能管理持續改進,節能技術持續進步,能效指標持續提升。加快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全面推廣實施能源審計、能效對標、計量器具配備升級,逐步推廣重點用能單位能耗線上監測系統,構建統一完善的能源消耗運行監測數據共享平台。到2020年我省重點用能單位基本完成能源管理體系建設。
(六)完善節能市場化機制。加快節能市場監管以及財稅、金融、價格和公共服務等制度管理創新,加快培育節能降耗市場主體和市場驅動力。加強公平競爭的市場節能環境和節能效益保障,推進市場節能的供給和需求側改革。到2020年,基本建立完善的節能降耗市場化機制。
(七)提升能耗“雙控”監管能力。加快完善節能法律法規和節能監測(檢測)技術標準體系,為節能行政執法和技術監測提供支撐。推動節能監測儀器和設備改造升級,提升節能信息化水平,建立節能數據處理分析系統、信息平台、節能監測(檢測)流動實驗室。建立節能信用體系,加快節能領域失信行為的認定與記錄,強化節能事中事後監管。建立用能預算管理制度,推動用能管理精細化、科學化,實現用能的高效配置。
四、重點工程
(一)能效提升引領工程。以達到國家和行業先進能效水平為目標,通過能效“領跑者”制度在我省的實施以及我省能效標桿體系的設定,促進用能單位加快開展節能技術改造,提升主要產品和重點耗能設備能效水平,圍繞節能標準限額值、準入值、先進值,開展能耗達標對標活動。
(二)城鎮化節能升級改造工程。統籌規劃新增用能區域和既有用能區域系統節能改造。最佳化升級城鎮能源基礎設施,因地制宜發展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在湘南、湘北推廣太陽能光伏發電,加大淺層地熱能開發力度,實施城鎮冷熱電一體化節能改造計畫,在長株潭和湘江沿線推廣地熱能和江水源熱泵,環洞庭湖區推廣生物質能源利用,實現多能協同供應和能源綜合梯級利用,系統提升城鎮終端供用能效率。探索建設餘熱資源用於供熱的模式,對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企業用能集中區域,將生產用蒸汽和熱水供應納入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供給側重點用能單位中低品位餘熱余壓與需求側廠區、社區、園區、城鎮生產生活集中供暖供熱供能用戶的智慧型互聯。加快能源與信息化融合,推動建設小區、樓宇、家庭套用場景下的分散式儲能站建設,建設多類型微能源網路,推動氣、電、熱等不同能量流繼承互補與最佳化配置。
(三)節能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示範推廣套用高效節能電機、變配電設備、工廠化建築、綠色建築技術集成套用、新能源汽車、分散式冷熱電聯供技術、綜合集成智慧型電網、非電中央空調等一批先進節能技術或裝備。加快建立節能技術評價認定體系,對節能效果好、套用前景廣闊的關鍵產品或核心部件組織規模化生產,提高研發、製造、系統集成和產業化能力。
(四)契約能源管理推進工程。貫徹落實國家、省關於推廣契約能源管理工作要求,以市場為導向,項目為依託,強化政府引導、完善政策支持、培育市場主體,加快推動實施公共機構契約能源管理推廣,鼓勵和促進工業、建築、商業等用能領域契約能源管理的推廣示範。積極培育節能量第三方評估機構,最佳化契約能源管理融資服務。鼓勵和推動節能服務公司間優勢互補,創新契約能源管理模式。對節能服務公司開展評級,建立誠信檔案,探索加強契約能源管理信用擔保工作。
(五)全民節能行動工程。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實施全民節能行動計畫,普及節能知識,推廣套用高效節能產品,通過典型示範、專題活動、展覽展示、崗位創建、合理化建議等多種形式,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降耗,大力提倡綠色生活方式、推行綠色消費理念,引導居民科學合理用能,使節能低碳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目標責任體系。按照國家能耗“雙控”工作的整體部署,進一步完善省、市州、縣市區節能減排工作協調機制,分年度組織開展對所轄區域地方人民政府能耗“雙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把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和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省人民政府與各市州人民政府簽訂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責任書,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工作負總責,制定落實方案,抓好組織實施。地方各級節能主管部門根據統一部署,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加強綜合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工作協調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和進度安排,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強化統籌與部門協作。進一步完善政府領導、節能主管部門統籌監管、行業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增強政府各部門在資源能源節約工作上的聯動和互動,科學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能源間的關係,強化產業發展和項目實施上的能耗、能效綜合把控。建立積極、暢通、有序的資源能源節約信息、措施協調機制,匯集部門工作合力,提升節能政策措施執行效率。深化政府與用能單位、用能單位相互之間的溝通協調,深入開展節能工作。
(三)加強節能監督管理。充分發揮省、市州、縣市區三級節能監察機構職能,建立節能監察常態化機制,加強對重點用能單位的監督管理,根據重點用能單位能源消費規模,有組織地開展年度節能監察工作。進一步健全用能單位能源計量體系,提高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水平,實現對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情況的信息化管理及重點耗能設備的能效評估和線上監測。完善工業、建築、交通運輸、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能源統計制度和“雙控”指標季度統計制度,健全農業、農村、商業、民用等領域能源消費統計制度,及時發布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
(四)健全節能投入機制。在國家資金支持基礎上,省、市州人民政府要加大對節能工作的投入,保障實施節能改造重點工程,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節能監察等經費需求。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綜合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等形式,通過政策引導,廣泛吸引各類社會資金投入,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機制。建立健全綠色金融體系,加強銀企對接合作平台建設,積極協調金融機構與節能項目投資方對接,探索建立由項目業主、投融資方、保險公司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風險擔保機制。
配套活動
能效提升引領工程
(1)燃煤鍋爐(爐窯)能效提升。到2017年,長株潭地區城市建成區淘汰2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其他以上地級城市建成區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禁止新建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推進燃煤鍋爐“以大代小”,推廣使用高效煤粉鍋爐和循環流化床鍋爐,綜合採用鍋爐燃料最佳化、二次送風等技術節能改造;推廣流態化焙燒、富氧/全氧二次燃燒等窯爐節能技術。到2020年,鍋爐(窯爐)能效比2015年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
(2)電機系統能效提升。加快推進重點用能單位電機淘汰、更新、改造。開展永磁調速、高壓變頻調速、內反饋調速等節能改造,最佳化系統運行和控制,提高電機系統整體運行效率。到2020年,全省電機系統運行效率比2015年平均提高3—5個百分點。
(3)變壓器能效提升。推廣高效配電變壓器,加快淘汰S9及以下型號高耗能配電變壓器,到2020年,全省變壓器在網運行能力提高14%。
(4)能量系統最佳化。推進企業能量梯級利用和能源系統整體最佳化,推廣普及中低品位餘熱余壓利用技術,與工藝節能相結合,大幅度提升系統能源效率。推廣新型高效工藝技術路線,提高行業能源使用效率。
(5)智慧綠色照明。在公共機構、商業場所、市政道路、隧道、機場等領域,全面推廣套用綠色照明燈具,控制過度裝飾和亮化。全省80%以上的電力、水泥、冶金和有色行業重點用能單位實施辦公生產智慧綠色照明改造。“十三五”期間,基本完成全省城市主幹道智慧綠色照明改造。
全民節能行動工程
(1)開展能源緊缺體驗。每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能源緊缺體驗活動,強化節能意識。各級人民政府和各部門每年都要參加一次能源緊缺體驗活動。
(2)每周少開一天車。除特殊公務車外,倡導各級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公務車每周少開一天。倡導其他單位和個人參照公務車方式每周少開一天車,更多選乘公共運輸工具出行。
(3)嚴格控制室內空調溫度。除有特定要求並經批准外,公共建築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定不得低於26攝氏度,冬季室內空調溫度設定不得高於20攝氏度。倡導居民參照上述標準設定空調溫度。
(4)減少電梯使用。各級行政機關辦公場所三層樓以下(含三層)原則上停開電梯,非尖峰時段減少運轉台數。提倡高層建築電梯分段運行或隔層停開,短距離上下樓層不乘電梯,儘量減少電梯使用。
(5)控制路燈和景觀照明。在保證車輛、行人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開啟和關閉路燈,試行間隔開燈,推廣使用可再生能源路燈。在用電尖峰時段,城市景觀照明、娛樂場所霓虹燈等要減少用電。各級行政機關、公共場所應關閉不必要的夜間照明。
(6)普及使用節能產品。鼓勵和引導消費者購買使用能效標識2級以上或有節能產品認證標誌的空調、冰櫃等家用電器,鼓勵購買LED燈、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
(7)使用節能環保購物袋。嚴格執行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膠購物袋的有關規定,提倡重拎布袋子、菜籃子,重複使用節能環保購物袋,減少石油用量,保護生態環境。
(8)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紙杯、簽字筆等。各級行政機關帶頭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各類賓館、飯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
(9)培養自覺節能習慣。提倡單位、家庭在夏季用電尖峰時段每天少開一小時空調、晚開半小時電燈,儘量使用自然光照明,隨手關燈,杜絕白晝燈、長明燈。及時關閉辦公設備和家用電器,減少待機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