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地處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境內,上接湖南峒河國家濕地公園,下連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湖南瀘溪武水濕地國家公園範圍包括能灘水庫、朱雀洞水庫、小陂流水庫等3座水庫,五強溪水庫庫尾沅水瀘溪段及周邊部分區域,總面積2429公頃,其中濕地總面積1716.1公頃,濕地率達70.65%。公園規劃範圍內有野生脊椎動物64科、172種,維管束植物175科、626屬、982種。
2014年12月31日,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獲批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
- 地理位置: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
- 面積:2429公頃
- 級別:國家級
- 氣候帶: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批准時間:2014年12月31日
- 批准文號:林濕發〔2014〕205號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條件,自然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主要景點,綜述,沅江風光帶,能灘吊橋,浦市古鎮,涉江樓攬月,開發建設,作用價值,交通線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武陵山脈向雪峰山脈過渡地帶,其範圍包括沅水支流武水瀘溪縣段及其支流上的能灘水庫、朱雀洞水庫、小陂流水庫等3座水庫,五強溪水庫庫尾(沅水瀘溪縣段),以及周邊部分區域。濕地公園由西南向東北呈狹長型廊道走向,最西端至武水瀘溪縣與吉首市交界處(湖南峒河國家濕地公園),最北端至五強溪水庫瀘溪縣與沅陵縣交界處(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最南端至瀘溪縣白沙鎮(瀘溪縣縣城所在地)鐵山大橋處。主要以永久性河流、庫塘、洲灘等濕地為主,水岸周邊散布零星山地。地理坐標為東經109°50′42″—110°13′12″,北緯28°11′43″—28°17′32″之間,東西寬36.83千米,南北長10.60千米,濕地公園總面積2429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716.1公頃,濕地率70.65%。
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
氣候條件
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所在境域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9℃,年平均無霜期285天,日照1432小時,年降水量1326毫米。氣候溫和,雨量較充沛,無霜期長,適宜於各種動、植物的生長繁衍。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範圍內有野生脊椎動物64科、172種。
植物資源
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範圍內有維管束植物175科、626屬、982種。
主要景點
綜述
沅江風光帶
沅江風光帶,瀘溪縣位於沅水南岸,與常德詩牆隔江相望。風光帶東起花溪東路,西至桃花源大橋,全長4.35千米,總面積120公頃,總投資2.4億元。
能灘吊橋
浦市古鎮
浦市古鎮,位於瀘溪縣東南部,是隋唐以來中國大西南物資集散的重要商埠。因而文化底蘊深厚、商貿文化繁榮、宗教文化興盛,與永順縣芙蓉鎮、花垣縣邊城鎮、龍山縣裡耶古鎮合稱“湘西四大古鎮”。2008年“浦市發現”被列為湖南省考古十大發現第二位;2010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湖南省旅遊重點鎮;2014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浦市古建築技藝、辰河高腔、菊花石雕、踏虎鑿花、苗族數紗,被列為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岩門康家古堡寨、高山坪千年古驛道和50棟古民居被列為全國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涉江樓攬月
涉江樓攬月,位於湘西瀘溪縣沅水之畔。主樓層高五層,左布瞻亭,右置水榭,遠觀飛檐凌空。項目占地13800平方米,涉江樓建築面積3786平方米。
開發建設
2014年上半年開始,湖南省農林工業勘查設計研究總院對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進行了項目的總體規劃;6月,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通過湖南省內專家組的初審;11月2日,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接受了國家林業局濕地辦組織的專家組實地考察評估論證;12月下旬,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國家林業局初步審查、公示。
2014年12月31日,國家林業局發布《國家林業局關於同意北京房山長溝泉水等140處濕地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的通知》(林濕發〔2014〕205號)檔案,批准建設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作用價值
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是一座集濕地保護、生態觀光旅遊、民俗文化體驗、休閒健身、野生動植物保護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通過實施武水濕地公園建設將最大限度地發揮濕地公園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最終建成濕地保護與示範、濕地科普宣傳與教育、濕地生態旅遊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級濕地公園。
交通線路
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主要交通有國道G319線、杭瑞高速縱貫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