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湘潭市和婁底市交界處,湖南省中部,總面積21266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0694公頃。該濕地公園是湘中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與天然完美結合的城郊濕地,是婁底、湘鄉兩市的飲用水源,是長株潭城市群極其重要的濕地,是長株潭城市群的第二水源,是湖南省水源戰略保護區。
2014年12月31日,通過國家林業局2014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
- 地理位置:湖南省湘潭市
- 面積:21266公頃
- 級別:國家級
- 氣候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
- 管理單位: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
- 批准時間:2014年12月31日
- 批准文號:林濕發[2014]204號
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主要景點,開發建設,品牌建設,基礎建設,管理機構,作用價值,交通信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湘潭市和婁底市交界處,公園跨婁底、湘潭兩市,分屬婁星區、經開區、雙峰縣、湘鄉市四縣(市、區),地理坐標為約為東經112°12′44.35″—112°13′4.26″,北緯27°41′5.93″—27°41′13.57″,總面積21266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0694公頃,水域面積5591公頃。公園呈不規則的帶狀分布,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3-8公里不等;西起婁底市內漣水天王寺,東止湘鄉市洋潭水庫大壩;南起雙峰縣側水鎮洛陽灣,北止婁底市西陽河的石橋邊。
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
氣候特點
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靠近北回歸線,是較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7.3℃,年均日照時數為1640小時,年均降雨量1312.8毫米,最多年1806.4毫米,最少年937.7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4—6月份。
水文特徵
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水府廟地處湘鄉的湖南水府旅遊區庫橫截漣水,以大壩居湘鄉、雙峰與婁底交界處的水府廟而得名。於1958年建成,湖面面積44.6平方千米,在正常蓄水位94米時,庫容量達5.6億立方米,庫面最窄處約10米,最寬地段3.5千米。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共有維管束植物147科464屬802種,其中陸生植物596種,濕地植物206種,國家Ⅰ、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6種,濕地公園古樹名木資源豐富,共有建檔保護古樹名木153株,涉及到10科20種。
動物資源
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內動物資源豐富而多樣,共有脊椎動物243種,魚類有56種,兩棲動物14種,爬行動物有30種,鳥類有122種,哺乳動物21種,其中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14種,有國家規定的“三有(有研究、保護、經濟價值)保護動物”144種,另外,水中有18種珍貴的藥用魚類。22種列入了國際貿易協會規定的保護物種名錄,9種動物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有兩棲動物虎紋蛙,爬行動物烏龜、中華鱉、脆蛇蜥、王錦蛇、黑眉錦蛇、灰鼠蛇、烏梢蛇、銀環蛇、眼鏡蛇、蝮蛇、竹葉青,鳥類內牛頭佰勞,哺乳動物穿山甲、貂貓、林麝等。
主要景點
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區域內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區內有多處國家級、省級文物古蹟,造就了曾國藩、陳庚、蕭三、黃公略、宋希濂、羅重舟等歷史名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窯遺址的挖掘,填補了南方無宋窯的歷史空白。區內有一級景點5個,二級景點9個,三級景點5個。
宋窯遺址博物館
宋窯遺址博物館位於湘鄉市西南35公里處。該窯址為南宋時期的宋窯,距今約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分布面積大,文化層厚達1至3米,已發現的二處窯址相距不超過500米,只有小範圍有盜挖痕跡,絕大部分保存完好。宋窯中有不少器物屬國家二級、三級珍貴文物,是具有一定歷史研究和科學價值的古代窯址。
陳賡故居
陳賡故居位於湖南省湘鄉龍洞鄉泉湖村楊吉灣。楊吉灣是一個建築群體,土磚青瓦,上下兩棟,左右兩橫呈“凹”形,共有40餘間房屋,屬中型民居款式。坐東朝西,它正中堂屋,分為上下兩廳,中間相隔一個長方形大天井,是古建築中稱之為“鴛鴦廳”的格局。
開發建設
品牌建設
2007年11月15日,國家林業局印發《國家林業局關於同意開展吉林磨盤湖等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的通知》(林濕發〔2007〕233號)檔案,批准設立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並要求開展試點建設工作。湘潭、婁底兩市政府相繼開展相應工作啟動。
2009年,婁底市成立了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
2011年、2012年,湘潭、婁底兩市林業部門利用中央財政濕地生態補助項目配套資金,完成園內植被恢復造林900畝,封山育林恢復植被1095畝,聘請了108名護林員。
2013年5月,湘潭市成立了湘潭水府示範區籌備委員會,全面負責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範圍核心心區7村一魚場的管理和建設工作。
2013年12月,湘鄉市批准成立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管理站,編制3名,與森保站合署辦公。
2014年12月31日,國家林業局發布《國家林業局關於內蒙古白浪洮兒河等20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的批覆》(林濕發〔2014〕204號)檔案,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通過試點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基礎建設
2017年,湘潭市和婁底市為加強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管理,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項目,計畫新建保護管理站8處,修建巡護道路90公頃,恢復濕地200公頃;開展了庫區網箱養魚、非法采砂專項整治行動,共撤除網箱3.1萬餘口,取締非法採砂場16家;修建了4處宣教長廊,在高速公路、重點地段分別設立了1處大型宣傳牌及120塊永久性宣傳標牌。
管理機構
2009年婁編[2009]41號批准設立婁底市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為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4名,主任高配副處級,隸屬於婁底市林業局,負責濕地生態恢復及環境保護工作。內設辦公室、保護科、檔案科、宣教科、監測站5個科室,下設大埠橋管理站、杏子管理站、石口工作站3個濕地保護管理站。
作用價值
水府廟濕地公園是湘潭市、婁底市、長沙市農田灌溉、人畜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兼備防洪減災、發電、漁業生產等生態與社會經濟功能。在保障長株潭區域生態安全、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交通信息
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現有滬昆鐵路、洛湛鐵路、上瑞高速公路、二廣高速公路、婁懷高速公路、婁湘高等級公路、湘翻公路、棋石公路、坪塘公路等經過,還有益婁衡高速公路、滬昆高鐵等也穿過這裡。水運有汽車輪渡口和旅客輪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