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簡介
多年來,協會在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文聯領導下,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堅持“出人、出書、走正路”的工作思路,繼承優秀傳統,鼓勵風格特色,編演新的曲目,開展理論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今後,協會將迎難而上,加快發展,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曲藝事業的發展新路,積極履行聯絡、服務、協調職能,把協會打造成真正的會員之家,為湖南文藝事業的繁榮作出新的貢獻。
主席:任軍(大兵)
副主席(以姓氏筆畫為序):劉俊生、李迪輝、周衛星、曹曙光
秘書長:謝子元
湖南省曲協第七屆理事會名單
王定中 王密根 田志斌 任 軍 劉志立 劉俊生 江正彬 李立平 李迪輝 李愛華 李清德 蘆克寧 張 勇 張子映 張俊山 陳學釗 羅樹慧 羅繼南 周 芳 周衛星 趙衛國 胡建林 賀長榮 聶晶平 徐 文 郭 丹 黃健勇 曹曙光 蔣先華 覃惠君 謝子元 鄢德全 雷正和 蔡金龍 熊柯冰
歷史沿革
湖南不僅山川秀麗,而且文化傳統悠久。湖南地方戲劇以其奇異的風姿,高聳於中華藝林。湘劇、祁劇、辰河戲、衡陽湘劇、武陵戲、荊河戲、巴陵戲、
湘昆、長沙花鼓戲、邵陽花鼓戲、衡州花鼓戲、常德花鼓戲、岳陽花鼓戲、永州花鼓戲、陽戲、花燈戲、儺戲、苗劇、侗戲等19個湖南地方戲劇劇種,如同19朵藝術奇葩,綻開在祖國的劇壇。
湖南,周代為荊楚南境,春秋戰國時期屬楚。作為楚文化之一脈,湖南地方戲具有悠久的藝術傳統,經歷了源遠流長的發展與沿革。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綺麗神奇的楚文化便滋養出湖南戲劇藝術的萌芽。其時,楚國的沅湘之間盛行信鬼喜祀之風俗,巫風尤盛,祭祀之時必以歌舞來娛神。流放沅湘一帶的愛國詩人屈原,曾汲取這些歌舞的營養,寫出了詩篇《九歌》。從中不僅可以看到當時沅湘之間巫師娛神歌舞的內容,還可以領略祭祀的盛況。湖南地方戲藝術,便是在這巫師的裝神弄鬼和神秘的祭神歌舞中萌生的。
春秋戰國之際,出現了用歌舞表演和詼諧滑稽來為統治階級取樂的職業藝人--優。他們不僅能歌善舞,還會扮演人物諷刺表演。《史記》上記載,楚國有一個藝人叫優孟,常以談笑、表演來諷刺政事。說明其時戲曲藝術的發展已從祭禮歌舞進入到藝人扮演的新層面。
至漢代,楚地歌謠盛行,著名的"楚風"為朝廷所重視。這些歌謠為湖南地方戲劇的劇本創作、音樂曲調以及表演風格奠定了基礎。
唐代,傀儡戲在湖南民間流行。宋代,湖南的歌舞、百戲演出活動頻繁。公元1172年,南宋官吏范成大到廣西赴任途經湖南時,便在南嶽廟見到北宋畫師所繪的戲曲壁畫。南宋鹹淳十年,文天祥在湖南衡陽應官員們的邀請,與老百姓一起歡度上元佳節,作《衡州上元記》一文,記載了當時當地百戲及民間歌舞演出的盛況和觀眾的熱烈情緒。
元朝統一南北之後,中國戲曲最成熟的形式--元雜劇,隨著通達的水陸交通進入湘天楚地。元人夏庭藝在《青樓集》中記載了當時一些雜劇表演藝術家到湖南演出並受到歡迎的情況。
這些歷史材料說明,元代湖南不僅有了頻繁的戲曲演出活動,還有了深受觀眾歡迎的戲曲演員。
明代以來,弋陽腔、青陽腔、崑腔等重要的戲曲聲腔傳入湖南,對湖南地方戲劇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弋陽腔,通過明初的江西移民、江西商人邀班來湘演出等途徑進入湖南,與湖南各地的語言、民間音樂以及某些宗教音樂相結合,形成了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高腔音樂。明中葉以後,安徽商賈進入湖湘,與江西商人競爭,也邀家鄉戲班來湘演出。如此,便將青陽腔帶到了湖南,大大豐富了高腔音樂刻畫人物、表現戲曲情緒的藝術手段,提高了高腔演唱藝術的表現力。明萬曆年間,崑山腔進入湖南,與湖湘語言和音樂交融,不僅形成了具有湖南民間特色的戲曲劇種--湘昆,而且還與其他地方劇種的聲腔音樂相結合,成為湖南地方戲曲的重要聲腔形式。
清代,是湖南地方戲劇藝術的興盛時期。眾多的戲曲聲腔進入湖南,豐富了各地地方戲曲的音樂表現力。在湖南農村中早有的鬧花燈、唱採茶、田歌、山歌、秧歌、船歌等民間娛樂形式的基礎上,形成了地花鼓、花燈等民間歌舞演唱形式和一些民間小戲劇種。這些民間小戲,主要是歌頌勞動、愛情,藝術上生動活潑,健康明快,受到廣大農民和城市平民的歡迎。
也是在清代,湖南湧現了一批較有影響的戲劇作家和戲劇劇本。湖南湘潭人黃周星,曾作《人天樂》等戲曲劇本,他著有戲曲理論著作《制曲枝語》,在我國戲曲史上居於重要地位。長沙人楊昌壽,所著《桂枝香》等戲曲劇本,和《詞餘叢話》、《續詞餘叢話》等戲曲論著,對我國戲曲發展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衡陽人王夫之,湘潭人張九鉞、張聲階、夏大觀,常德人朱景英,長沙人熊超、毛國翰,新化人陳天華等,分別著有一批有影響的戲曲劇本。其他由不知名的文人和戲曲演員創作的戲曲劇本,更是數不勝數。 通過人民民眾和歷代藝術家們的創造性勞動,湖南地方戲劇藝術,吸取了中華大地和湖湘文化的生命養分,歷經久遠、艱難的歷史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不同風格和特點的19個劇種。這些流淌著楚文化血脈,展現著湖湘傳統異彩的藝術奇葩,在社會主義祖國的春風裡,開放得更加鮮艷奪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提出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戲劇改革方針。1952年成立了湖南省文化藝術事業管理局,進一步加強了對湖南戲劇事業的領導。整理改編了《琵琶上路》、《劉海砍樵》等劇目,推動了湖南的戲曲改革。1951年創作了花鼓戲《雙送糧》,在北京世界民主青年聯歡選拔演出中,獲得好評。1953年,推出了《姑嫂忙》、《三里灣》等現代花鼓戲。1955年12月,湖南舉行全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推出了《祭頭巾》、《昭君出塞》等藝術精品。湖南省湘劇院改編演出的《拜月記》拍攝成戲曲藝術片,湖南戲劇第一次登上了銀幕。
60年代初,湖南各劇種挖掘了劇目571個,曲牌595支,上演了《地下火焰》、《山花頌》、《送糧》等一批創作劇目,改編上演了不少優秀傳統劇目。
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批優秀傳統劇目和創作改編的歷史劇重新與觀眾見面。現代戲劇目的創作和演出活動蓬勃開展,湧現了一批如苗劇《帶血的百鳥圖》、常德漢劇《發霉的鈔票》、《姻緣錯》、《巧婚記》,花鼓戲《碧螺情》等好劇目。陳蕪創作的花鼓戲《牛多喜坐轎》,陳健秋創作的話劇《梅子黃時》,水運憲創作的話劇《為了幸福,乾杯》,甘徵文創作的花鼓戲《八品官》,獲全國劇本獎。
85年以後,湖南戲劇更為興盛,有12台大型劇目晉京演出,11個劇本在《劇本》月刊發表(至1989年),3個劇本獲全國劇本獎(葉一青、吳傲君《喜脈案》、陳亞先《曹操與楊修》、馮伯銘《深宮慾海》),由省文化廳指導和扶持、陳健秋任社長的穀雨戲劇文學社於1985年10月成立,成為全省劇本創作的旗幟和核心;戲劇演出方面,幾年中舉辦了全省戲劇季、歌話劇觀摩演出等多種演出交流活動,特別是1987年在長沙舉辦的全省首屆"洞庭之秋"藝術節,共推出專業藝術、業餘戲劇等10個項目,28台演出,180多個劇節目,2800多人參加演出、展映等,可謂80年代湖南藝術的大匯聚、大展示。
80年代末,湧現了優秀戲劇劇目《山鬼》、《鎮長吃的農村糧》、《桃花汛》、《琵琶記》、《從前有座山》等。1990年,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舉辦"湖南地方戲曲大匯?quot;,取得了良好效果。 90年代湖南的戲劇創作,仍保持較高的水平,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1993年後,由於市場經濟的衝擊,新的娛樂文化的擠壓,影響到劇本創作和演出的數量和質量,但仍有一批戲劇工作者痴心不改,堅守戲劇家園。至1999年底,湖南共有21部劇作獲曹禺戲劇文學獎(含其前身全國劇本獎)和文華劇作獎。
在劇目生產方面,1994年以來,省文化廳每三年舉辦一次全省性的新劇(節)目會演,至今已進行兩屆,推出了一批優秀的劇目。如舞劇《邊城》、話劇《世紀風》、祁劇《走廊窄,走廊寬》、音樂舞蹈詩《扎花女》等。至1998年,共有6台戲劇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11台戲劇獲文華獎,其中《邊城》獲文華大獎,9人獲中國戲劇梅花獎。1999年,趙風楷、彭鐵森、康健民創作的劇本《秋天的花鼓》,劉瑛創作的話劇《三0八班》獲田漢戲劇文學獎。
藝術特色
湘劇 早期主要流行於“長沙府十二屬”(即長沙、善化、湘陰、醴陵、
湘潭、湘鄉、寧鄉、益陽、攸縣、安化、茶陵)及江西與湖南毗鄰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縣。當時民間習稱為“大戲班子”、“長沙班子”或“湘潭班子”。“湘劇”名稱最早見諸民間9年(公元1920年)長沙印行的《湖南戲考》第一集。因它是用中州韻、長沙官話演唱的,故一度稱為"長沙湘劇"。湘劇有高腔、低牌子、崑腔和彈腔(南北路及一些雜曲小調)四大聲腔、現有傳統劇目682個,其中彈腔劇目有500個以上,高腔劇目近百個。新中國成立後,整理、改編、創作的劇目中,有《琵琶上路》、《打獵回書》、《五台會尼》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還有《拜月記》、《追魚記》、《金丸記》、《百花公主》、《李三娘》、《金印記》等傳統劇目和《山花頌》、《郭亮》、《瑪麗娜一世》等現代戲影響較大。
祁劇 舊稱“祁陽班子”。民國年間稱為“祁陽戲”。江西、福建等地稱祁陽戲為“楚南戲”。新中國成立後定名為“祁劇”,分永河、寶河兩大流派,流行於本省衡陽、邵陽、零陵、郴州、懷化5個地區以及桂北、粵北、贛南、閩西等外省區,兼有高、彈、昆3咱聲腔,保留各類曲牌達1079支,唱腔素以高亢、激越見稱。永河派彈腔戲較多,寶河派高腔戲較多。演唱高腔,永河派以人聲幫腔,寶河派以嗩吶幫腔。表演風格以粗獷見稱,帶有濃郁的山野氣息。保留傳統劇目941個。50年代以來,以整理、改編的《昭君出塞》(三次赴北京匯報演出)、《鬧嚴府》、《牛皋毀旨》、《訪賢記》、《包公坐監》等傳統劇目及創作改編的《黃公略》、《燕子與蘭蘭》、《送糧》、《松坡將軍》等現代戲有較大影響。歷代名藝人,生角有胡德孝、李玉亮、朱文才、李榮禎、唐福耀、桂松茂、田連祿、鄒鎮喜、鄭浯濱等,小生有顏雲瑞、何翠福、郭品文、傅梓林、唐清蘭等;旦角有劉福滿、蘇榮蘭、錢福芳、筱玉梅、顆顆珠、呂淑貞等,老旦有廖錦彩等;花臉有唐三雄、夏福洪、蕭品龍、張品超、鄧漢葵、殷福傑、羅柱玲、劉浯德等;丑角有周三毛、何三保、李榮富、費相臣、王賽雀等;東師有唐睛川、李德軒、劉道生、唐雲卿等;教師有易月玉等。
辰河戲 以高腔為主,兼有昆、低、彈腔。流行於今懷地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鄰省貴州、四川,湖北與湖南毗連地區,即沅水中、上游(俗稱“辰河”)一帶,故名“辰河班子”,又叫“辰州班子”。民國33年(公元1944年),“辰河戲”名稱首見於沅陵《力報》。1955年正式定名。瀘溪縣浦市鎮是其形成、發展的基地,舞台語言由浦市官話提煉而成。現存曲牌200餘支,唱腔高亢、粗獷,具有湘西地方特色,習稱"浦腔浦調"。表演藝術分下河路子(以浦市為中心,講究詼諧)、上河路子(以洪江為中心,表演藝術嚴謹規範)、白河路子(以永順縣王村為中心,藝人多兼演木偶)4個流派。歷代名藝人,下河路子有米殿臣、楊學英、向代健、陳德生、石玉松、陳依白、楊仕元、康桂卿、陳盛昌等;中河路子有劉子煥、楊世濟、舒洛成、劉德書、楊宗道等;上河路子有安啟家、楊錦翠、向玉翠、李福彩、吳松林、王蘭芳等;白河路子有李剛仄、曾金堂等。辰河戲有高腔劇目183個(其中包括6個連台大本戲),是湖南保留高腔劇目最多的劇種。另有彈腔劇目350個。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破窯記》、《李慧娘》、《爛柯山》、《周仁獻娘》、《金玉記》等,創作的現代戲有《寡婦鏈》,影響較大。
衡陽湘劇 民間稱為“衡州班子”或“衡州大戲班子”,也有稱“衡陽漢調”的。民國初年,其彈腔劇目興盛。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定今名。流行於衡陽、郴州和湘南各縣,江西永新和廣東樂昌等地。有昆、高、彈3種聲腔,是一個保留崑腔劇目較多的劇種。藝人祖輩傳說,明代有個江浙馮姓的官員帶來戲班,是為衡陽有戲班之始。又說: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桂王就藩衡州,帶來崑腔戲班。傳統劇目約500個左右。其中崑腔劇目頗具特色,表演動作細膩,舞蹈性強。整理的崑腔劇目《醉打山門》曾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還有《雁門關》、《置田莊》、《審假旨》、《打碑殺廟》、《賀府斬曹》、《牛皋招親》等,還演出過王夫之的《龍舟會》。歷代名藝人有王玉祝、蔣壽鈞、譚松雲、周法伯、潭松月、譚保成、譚貴昌、陸金龍、羅金城、曹金彪、王桂枝等。
武陵戲 歷史上只稱戲班名,亦稱“沅河戲”、“漢戲”、“常德戲”。1953年改稱“常德湘劇”,1957年又改名“常德漢劇”,1986年定名“武陵戲”。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慈利諸縣市,以及西洞庭湖濱與湘西一帶,並遠及湖北、貴州部分地區。有高、彈、昆3種聲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彈腔為主的局面,採用中州韻與常德方言相結合的統一舞台語言。據60年代抄錄的傳統劇目統計,共有劇目450餘個,其中彈腔戲占90%以上。彈腔劇目包括各班共有的"江湖戲"和瑞凝、天元、文華、同樂4大名班各具特長的"一家戲"。整理、改編的一批傳統劇目,有《思凡》(曾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祭頭巾》(文化部頒發的第一批戲曲得獎劇目之一)、《打督郵》、《兩狼山》等。創作的現代戲中,《發霉的鈔票》(參加全國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獻禮演出並獲獎)、《巧婚記》、《姻緣錯》、《芙蓉女》等影響較大。歷代名藝人,生行有蕭盛保、王文松、艾元松、孫元裕、李福全、萬千元、朱明祿、羅炳泰、雷華祿等;旦行有小癩子、胡春鳳、李福祥、蕭蘭芳、萬金紅等;淨行有王金奎、毛太滿、羅武剛等;醜行有胡春陽、邱吉彩等;樂師有蔡春生、劉炎卿等。
荊河戲 主要流行於湘北澧縣、津市、臨澧、石門、大庸、岳陽等地,以及湖北的石首、松滋、公安、監利、恩施和中游的銅仁,四川的秀山、酉陽,共30來個縣市。曾稱“上河戲”或“大台戲”,1954年定今名。有昆、高、彈3種聲腔,以彈腔為主。舞台語言用澧州官話。保存的傳統劇目542個,其中彈腔戲500個,崑腔戲15個,高腔戲11個,雜腔小調戲16個。清代鹹豐年間,名藝人有"三個半戲子"(田育遠、張春喜、李老五和譚三元)和"五喜搭一侯"(陳興喜、張茂喜、向鳳喜、許天喜、王賽喜和侯吉生)之說。民國以來,有黃績三、許宏海、瞿翠菊、彭化萬、張申華、滕和瑛、胡醉趣、王天柱、余未精、傅醜精等名藝人。50年代以來,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反武科》、《寒江關》、《雙附馬》等,新編歷史故事劇有《法場拜相》、《程咬金招親》等,創作的現代戲有《喇叭樹下》、《狀子》等具有特色。
巴陵戲 原稱“巴湘戲”,民間又稱“岳州班”,1950年一度稱“岳湘劇”,1952年定今名。流行於湘北的岳陽、湘陰、汨羅、平江、臨湘、結容及湖北通城、監利和江西修水、銅鼓等地。近代的巴陵戲班"岳舞台"在湘北、湘西、鄂西南、贛西的38個縣市頗有盛名。聲腔以彈腔為主,兼唱崑腔、雜腔、小調。用岳州官話提煉成舞台語言。清代中葉,崑腔在岳陽很流行。楊懋建在《夢華瑣簿》中提到的岳陽徐稚青,便是"工度曲"的"佳士"。清代末葉逐漸以彈腔為主。傳統劇目共423個,分整本、半本、摺子、小戲4類,以半本戲(演二、三小時)居多。按聲腔分,南北路和小調劇目占420個,崑腔戲只有3個。名藝人中,乾隆年間的李翠官,馳名湘鄂;稍後見於記載的有高秀芝、賀四、黃升福、倪春美等;近代有楊和鳳、丁愛田、許升雲、胡永發、蘇來保、李筱鳳、張義懷、馮仙岩、丁艷香、孫艷華、周揚聲等。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打嚴嵩》、《九子鞭》、《夜夢冠帶》、《打差算糧》、《三審刺客》等;新編的大型歷史劇《何騰蛟》參加了湖南省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10周年獻禮演出。
湘昆 流行於湘南桂陽、嘉禾、新田、寧遠、藍山、臨武、宜章、郴縣、永興、常寧等縣,以桂陽為活動中心,故又稱“桂陽崑曲”。崑曲何時傳入桂陽,暫無確鑿史料可考。據昆班老藝人蕭劍昆說:“桂陽最早有集秀班,到過廣東演出。”
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廣州《梨園會館上會碑記》上載有“集秀班”,可資佐證。民國年間,曾一度衰落。1956年以來經政府的扶植,獲得新生。其聲腔,只有崑腔一種,吐字行腔,以湘南官話為標準。經常演出的傳統劇目有整本戲40餘個,還有一批折子戲。表演藝術既保持了崑曲優美、細緻的傳統風格,又具有粗獷豪放的地方特色。名藝人有謝金玉、張宏開、蕭文雄、蕭劍昆、匡昇平、彭升蘭、蕭雲峰、李升豪等。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武松殺嫂》、《連環記》、《荊釵記》等,創作的現代戲有《騰龍江上》等,均反映較好。近年來,新編古裝戲《一天太守》,已拍成彩色影片,改名《瘋秀才斷案》。
邵陽花鼓戲 據史料記載,作為一種成熟的戲曲形態,邵陽花鼓戲最遲形成於清代的道光、鹹豐年間。邵陽花鼓戲的發展,經歷了從“二小”(小丑,小旦)、“三小”(小丑、小旦、小生)到生、旦、淨、醜四行俱備的三個階段。“二小戲”是在對子花鼓基礎上形成的。邵陽農村,逢年過節時,都有民間舞獅子、舞龍燈、車馬燈等活動,都要演唱對子花鼓。這種對子花鼓,從內容到表現形式都很簡單。在這種基礎上,逐步形成了有情節有故事的小戲,也形成了小丑,小旦兩個角色行當。到了同治年間,隨著劇目內容的逐步豐富,劇中人物增多,才有了小生的出現,形成“三小”行當。民國初年,一方面上演劇目不斷豐富發展,一方面與兄弟劇種的學習、交流不斷增加,在“三小戲”的基礎上增加了鬚生和花臉,形成了生、旦、淨、醜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