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始於1938年創辦的國立師範學院理化系。學院現有:化學系、化學工程與工藝系、製藥工程系、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系、套用化學系;化學實驗中心、化工原理與製藥工程實驗中心、分析測試中心(國家CMA授權);化學研究所、精細催化合成研究所、循環經濟綜合技術研究中心、酒文化研究及科技服務中心和10個研究室;“現代合成與分離分析化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分析化學”省級重點學科、“化學生物學及中藥分析”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近4000萬元的現代儀器和設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博士生導師:19人
  • 外籍教師:2人
  • 副教授:32人
師資力量,學院歷任領導,學科建設,專業設定,

師資力量

全院現有教職工119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湖南省“百人計畫”學者 1人,“芙蓉學者”特聘教授 1人, “瀟湘學者” 特聘教授2人,外籍教師2人,博士生導師19人。教授28人,講座教授1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52人。
湖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學院現有化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即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學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無機化學、套用化學、工業催化、藥物分析、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等11個碩士點;化學教學論、科學教學論2個碩士方向及化學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點;“資源精細化與先進材料”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第一批);“精細農用化學品”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石化新材料”湖南省工程實驗室。
學院現有化學、套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專業是湖南省第一個重點化學本科專業。化學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特色專業,“理工教融合”化學化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確定為“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化學實驗教學團隊獲得國家級立項、基礎化學實驗中心經驗收確定為湖南省示範實驗室,化學實驗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分析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獲得省級立項。
學院至今已培養本科和碩士畢業生8100餘名;現有本、碩、博在讀學生1300餘人。近年來,新增國家級和省級教改課題7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
學院充分發揮綜合學科的優勢,產學研結合,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和技術服務。近年來,學院教師承擔國家“863”、“973”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30多項。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7項,獲批專利7個,在國內外發表科研論文500餘篇。學院在化學、化工及材料與生命科學等諸多學科領域形成了特色。

學院歷任領導

書記(按任職先後):黃青蓮,王功德,陳西,張國饒,伍先炎,蔡衡泉,易理國,向際善,曾革輝,易理國,尹大連,於風江。
院長(按任職先後):楊開勁,林兆倧,林立炟,湯望士,楊永甲,毛棣輝,李菊仁,尹篤林,陳波。

學科建設

1.1.中藥標準化研究與標準品高通量生產:

當今世界,醫藥工業最大的特點是產業的高度專利依賴性和專利藥品已開發國家的高度壟斷性。隨著全球貿易一體化的推進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加強,新藥仿製幾乎不可能。我國有豐富的中草藥資源、歷史悠久的中醫藥理論和比較堅實的中藥製藥非工業基礎,因此,中草藥研究是我國加入WTO後最有可能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同時又關係到我國醫藥產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性研究領域。目前,我國中藥在國際市場所占份額僅為3-5%,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湖南省中草藥自然資源名列全國第二,常見的植物藥品種多達1700餘種,但在中草藥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尚相對落後,導致了作為中草藥資源大省卻是製藥弱省的尷尬局面。

要改變我國中藥在國際市場份額過小的局面,要使湖南由中草藥資源大省變為製藥強省,必須實現中藥現代化和產業化。中藥和天然藥物的藥效物質研究與中藥現代化有著密切關係,其研究成果對中藥創新藥物的研製開發、中藥炮製理論的闡明、中藥製劑現代化的發展和中藥藥品的質量控制均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依據中醫藥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原則,研究適用於中藥複方有療效的化學成分測定標準和方法,擇其具有生理活性的主要化學組分定量測定以評價藥品的內在質量,是實現中藥現代化的核心問題之一。而成分對照品的完善及標準化分析方法的建立則是這一核心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分子基礎。中藥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是有效地控制中藥製劑的質量,藥效成分標準對照品及標準化分析方法的缺乏和不全嚴重影響了中藥質量控制、有效成分研究及系列標準建立和中藥產品量效關係的準確評估等。目前在國際上許多藥用植物中的藥用成分如:銀杏葉提取物(GBE)中的內酯、黃酮,人參中的人參皂甙,貫葉連翹中的金絲桃素、茶葉中的茶多酚、紫錐菊中的菊苣酸等的測定已完全由高效液相色譜法完成,這些方法在我國已有部分開始套用,但未完全鋪開。主要問題和障礙是由於缺乏該方法所必需的高純度對照品,此類對照品國產來源不穩定,主要依賴進口(由Sigma、Merk等幾個大型國際化學品公司控制),價格昂貴,不易得到,這嚴重阻礙了我國中藥現代化進程。

針對這種狀況,我們在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的支持下,在中藥標準化研究方面已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本方向集分離分析科學、中醫藥學、植物化學及藥物化學為一體,其建設成果對於中藥現代化及重要產品科技含量的提升具有明顯意義,可派生出分離工藝方面和分析所得的指紋譜庫等發明專利,對於我國傳統方劑及中藥保護品種等研究和生產將產生一系列涉及智慧財產權保護及專利方面的重要成果。

2.催化合成與綠色農用化學品:催化合成是將催化科學與技術、納米技術和組合化學等套用於現代合成化學領域的基礎與套用基礎。多年來我們面向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圍繞醫藥中間體及香料新品種的催化合成和新農藥創製開展了大量創新性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基礎和套用研究成果,已有多項成果在省內外大中型企業和鄉鎮企業轉化為生產力,並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湖南日報》曾做專題報導。該方向在1987年被湖南省教委確定為重點發展學科。

我們通過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學調控,利用發光材料的轉光性能將陽光中的綠色成分轉換成紅色光或將紫外光成分轉換成藍色光和紅色光,提高太陽光的利用率,達到了使作物根系發達、莖葉茂盛、品質優越、抑制病害蟲害、增產增收的突出效果。該研究對發展生態農業具有重要意義。

3.表面與界面分析監測新原理新方法:現代化學學科的發展趨勢和前沿之一是從體相拓展到涉及表相的研究。廣為存在的多相體系中,反應或作用總是在表面界面上進行的。表面界面微區原位動態分析監測新原理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是深入探索眾多學科領域表面界面重要基礎問題和開展套用研究的關鍵。本方向將研究探索獲取表面界面微區原位動態多維信息,套用於藥物分析、藥物活性高通量篩選微器件、化學/生物感測器與陣列、表面功能性修飾改性和催化劑表面科學等領域,對化學、化工、生物、藥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研究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套用價值。

綜上所述,通過對“現代合成與分離分析化學”進行“十五”“211工程”重點建設,在中藥標準化、標準品生產、分析檢測新方法和催化合成等方面取得處於國內一流、有國際影響的成果,為國家和湖南省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二、項目建設的指導思想、建設目標

堅持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建設方向,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形成創新團隊,使科學研究在相關領域具有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的能力,取得在理論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在套用上能為發展地方經濟做出重大貢獻的成果,使本項目建設學科成為知識創新、技術創新以及高學歷和高素質人才培養中心。



三、項目已有的基礎

1.中藥標準化研究與標準品高通量生產:近年來在中草藥成分分析、分離及標準品製備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對貫葉連翹、銀杏葉等10餘種藥用植物原材料及標準化提取物中的成分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一批高質量的研究論文;開發了博落回標準化提取物月產50公斤的工藝,並已中試生產;研製出的紅花黃色素A等8種標準對照品已投入批量生產,這些對照品已在相關中藥生產廠家套用,並被衛生部採用。該方向已有3項成果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目前主持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1項(100萬元)、國家計委現代中藥產業化專項項目1項(300萬元),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該方向學術隊伍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教授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8人。該方向在國內同類學科方向中處於領先水平。

2.催化合成與綠色農用化學品:在催化合成新方法、催化新材料、可再生資源深度加工利用中的重要催化反應和綠色農業新材料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已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1項被選為國家基金委重要成果),省傑出人才基金、省計委、省經委重點開發項目和省教委重點課題等6項,有多項套用成果在企業推廣。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了80餘篇高質量論文。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課題10多項,與長嶺煉油廠、國家南方農藥創製中心和長沙捲菸廠等有多項合作項目,獲橫向課題經費近300萬元。該方向學術梯隊中有教授7人,其中留學歸國人員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5人。

3.表面與界面分析監測新原理新方法:近年來已在藥物分析感測、血液流變學、微生物檢測、電極/溶液界面多參數動態表征、界面非線性過程分析、近紅外無損生醫分析、電(化學)鍍表面過程表征、界面傳輸與液膜分離和催化劑表征等領域完成了大量的創新性工作。在Anal.Chem.,J.Phys.Chem.及《中國科學》等國內外高質量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SCI引用500多次。成果獲國家和部省級獎4項。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教育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畫和湖南省傑出人才基金項目3項、其他省部級課題6項。該方向目前有教授6名,5人具有博士學歷。

四、主要建設任務及具體目標

1.主要學科方向的凝鍊及學科集成、融合、交叉的構想

方向一:中藥標準化研究是中藥現代化的關鍵。該方向將分離分析科學、中醫藥學、植物化學及藥物化學有機結合,基於湖南省豐富的中草藥資源,結合樹脂吸附分離、液相色譜和毛細管電泳、質譜等現代分離分析技術提取純化中草藥成分,並實現標準品高通量生產。

方向二:以合成化學、化學生物學為基礎,融合催化科學與技術,在中草藥有效成分活性基團結構修飾、農藥與醫藥中間體和香料新品種的創製、環保技術和綠色農用化學品等領域形成特色,實現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

方向三:深入探索化學、化工、生物、藥學和材料等領域一些重要的表面與界面基礎問題,開展表面界面微區原位動態多參數分析監測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術研究,套用於藥物分析、藥物活性高通量篩選和化學/生物感測膜與器件研究等領域。

整個項目圍繞為國家特別是湖南省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宗旨,是通過對學科方向的凝鍊、集成而來的有機系統,涉及藥學、藥物分析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套用化學、物理化學、材料化學、表面科學和環境科學等諸多學科領域。

2.科學研究及標誌性成果

方向一:

以本省中草藥優勢品種或引種品種如:厚朴、紫花前胡、杜仲、金銀花、吳茱萸、牡丹皮、紫錐菊等為基礎,選定5~7個具有明確生理功效的單體成分為植物品種中的標識或藥效成分,對其進行成分標準對照品的分離、純化及製備研究,同時研製目前市場急需的標準對照品如:人參皂甙,刺五加甙B、E,五味子甲、乙素,金絲桃素等,並以所研製的對照品為基礎建立相關品種、成藥等產品中的標準化分析方法,為所研究的中草藥提供全面而準確的成分基礎,並將對照品生產進行產業化。

研製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及高度自動化的多成分、高產量的標準對照品高通量分離純化系統,並對整個生產實驗室進行GMP改造,以符合國際國內藥物生產的現代化要求,同時成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及衛生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標準對照品生產基地。

 方向二:圍繞中藥現代化、農藥與醫藥創新和精細化工發展,以高效低毒的藥物分子和功能化合物為目標,通過對催化活性中心的構造及組裝方法、不對稱合成的Pd和Ti催化劑設計及催化反應的研究,開創有機合成新技術,合成出一批具有A類活性的化合物。

專業設定

學院
專業
招辦擬定計畫
性質
學制
備註(專業限制條件)

理/職
總數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
120
120
師範
四年制
化學工程與工藝
40
40
非師範
四年制
資源循環工程與技術
40
40
非師範
四年制
製藥工程
40
40
非師範
四年制
套用化學
40
40
非師範
四年制
兩年一次
工業分析技術
100
全日制自考
四年制
該專業為學員招收的自考助學專業,高起本
化工工藝
100
全日制自考
二年制
該專業為學員招收的自考助學專業,高起專
化學工程
100
全日制自考
二年制
該專業為學員招收的自考助學專業,專升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