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沅陵縣境內,是以中亞熱帶獨具魅力的河流、人工湖、沼澤和環湖森林組成的濕地—森林複合生態系統。主要包括五強溪水庫、酉水、沅水、五強溪水庫下游段及周邊區域。濕地公園總面積20613.9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19789.3公頃,濕地公園是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區、世界自然基金會確定的全球200個具有國際意義的生態區。

2015年,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國家林業局試點建設驗收,成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2020年3月18日,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入選範圍調整的國家濕地公園。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湖南沅陵五強溪濕地候鳥重要棲息地入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 森林公園級別:國家級
  • 地理區域:沅陵縣境內
  • 地理位置:湖南省懷化市
  • 面積:20613.9 公頃
  • 氣候帶: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
  • 管理單位:沅陵縣林業局
  • 批准時間:2015年
  • 濕地類型:森林複合生態系統
  • 地理類型:中亞熱帶低山丘陵地區
  • 保護對象:中華秋沙鴨、鴛鴦等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主要景點,開發建設,作用價值,歷史文化,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湖南沅陵五強溪濕地候鳥重要棲息地入選。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沅陵縣境內,主要包括五強溪水庫水面及其周邊消長帶、酉水及其河岸、入庫溪流、五強溪下游沅水段和岩屋潭水庫。公園由西南向東北呈狹長型廊道走向,最南端至五強溪水庫沅陵縣與瀘溪縣交界處,最北端至沅水沅陵縣與桃源縣交界處,地理位置為東經110°10'19"-111°4'53",北緯28°15'24"-28°48'11"。濕地公園東西垂直長約為160公里,南北垂直寬約為60公里,規劃總面積20613.9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19789.3公頃。
五強溪
水文特徵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區域內水系發達,水能資源豐富,百里之內匯集了五強溪、鳳灘、髙灘、岩屋潭等十處水電站,總裝機212.408萬千瓦。五強溪水電站總裝機120萬千瓦,年設計發電量53.7億千瓦時,是湖南百萬級大型水電站。鳳癱大壩高112.5米,屬於重力空腹拱壩,傳送距離最長的過壩滑道(全長1060米)。
氣候特點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表現為: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集中,嚴寒期短,暑熱期長,夏秋多旱。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區域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濕地公園內有濕地植物64科171屬268種,其中4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1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22種蘭科植物被列入國際公約保護植物名錄。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動物資源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有鳥類15目35科118種;有魚類4目12科57種,其中1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06種湖南省重點保護動物。

主要景點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區集“水景”、“山景”為一體濕地旅遊著的特徵。公園內擁有眾多優質自然旅遊資源,有陳家灘金銀群島、二酉山、肖家橋魚島、藍溪河谷風光等。唐代遺存的龍興講寺,曾經香火興旺、學徒眾多,王陽明曾在這裡講學;明萬代年間便踞山巔的鳳凰寺,張學良將軍曾幽禁於此。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龍興講寺
龍興講寺在沅陵縣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學院。龍興講寺群體建築裝飾藝術極豐富,特別是大雄寶殿中的鏤空石刻講經蓮花座,相傳為明代所制。龍興講寺由頭山門、過殿、二山門、大殿、後殿、東西配殿、檀閣、彌陀殿、觀音閣等構成,大雄寶殿是其主要建築物。大雄寶殿雖經明、清多次修葺,但其主體木構架、柱、梁、枋等,經碳14測定,皆系唐代遺存。大殿正面高照一塊大匾,上刻“眼前佛國”四字,為明禮部尚書董其昌的字跡。
二酉山
二酉山,古秦人藏書處,位於沅陵縣城西北15公里處烏宿對河,乃大酉山與小酉山的合稱。當地人以此為酉水、酉溪二水合流處故名。二酉山,因酉水和酉溪在此匯合而得名,山樑起伏,狀如書頁,所以又稱萬卷岩,是中華文化聖山。

開發建設

2011年3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為加強濕地保護與管理以及加快濕地公園的建設,同年7月沅陵縣委縣政府設立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為正科級事業單位。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2015年通過國家試點建設驗收,管理處內設辦公室、資源保護股、科研監測股、科普宣教股、旅遊管理股,下設五強溪、陳家灘、北溶、盤古、明溪口、二酉等6個濕地保護管理站,編制26名。
2020年1月19日,入選“2019年度第二批國家級自然公園評審結果公示名單”(公示期為2020年1月19日至2020年1月25日),擬同意為範圍和功能區調整的國家濕地公園。
2020年3月18日,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入選範圍調整的國家濕地公園名單。

作用價值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是湖南省現有13個國家級濕地公園中濕地面積最大的濕地公園,是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區,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確定的全球200個具有國際意義的生態區之一。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區域內水系發達,其由河流、溪流、水庫、水陸交錯帶、島嶼、草洲、河灘、林地和農田組成的生境比較複雜,為眾多生物提供了繁衍棲息場所,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種、二級保護動物19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4種,二級保護植物12種。其濕地類型在中國中部中亞熱帶低山丘陵地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保護價值。

歷史文化

綜述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內,文化底蘊深厚,景觀資源豐富。其歷千年不變的傳統龍舟文化、神秘莫測的巫儺文化、原生態的山歌號子文化等已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儺戲、傳統龍舟、山歌號子已被列入全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集“水景”、“山景”為一體是五強溪濕地公園濕地旅遊最顯著的特徵。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
龍舟文化
沅陵賽龍舟源於遠古,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2002年12月10日中國龍舟協會鄭重授予沅陵“中國傳統龍舟之鄉”的光榮稱號。並指定沅陵為全國傳統龍舟大賽賽場。沅陵龍舟文化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沅陵龍舟賽被譽為“當代農民最大的體育盛事”。
巫儺文化
沅陵的巫儺文化源遠流長。巫儺文化,實為祭祀文化,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亦稱巫教文化。《漢書.地理志》曰:“楚人信巫鬼,重淫祀。”范文瀾的《中國通史》載:“楚國的傳統文化是巫官文化,民間盛行巫風,祭祀鬼神必用巫歌。”巫官文化源於盤古文化。沅陵的巫儺文化分巫教文化、儺文化兩個部分。
鳥文化
沅陵鳥文化是沅陵土家人興起和傳承的最具特色的文化,主要盛行於縣內具有“中國鳥鄉”之稱的火場土家族鄉。2007年6月,沅陵縣舉辦了首屆“湖南.沅陵土家首屆鳥文化藝術節”,主題是展示沅陵土家風情及鳥文化藝術;活動內容有:龍鳳呈祥(龍燈隊、腰鼓隊、鳥籠隊展演大遊行)、人鳥走秀(展示土家民俗風情)、人鳥相依(護鳥、訓鳥、餵鳥等)、人鳥爭雄(斗鳥)等與鳥有關的民俗表演。

交通信息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主要有三條高速公路經過:杭瑞高速、沅陵至辰溪高速公路、張新高速(張家界至新化高速公路沅陵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