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印發,是為加快推進“十四五”時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有關要求,編制的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 發布單位:湖北省人民政府
發布通知,檔案目錄,檔案全文,

發布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鄂政發〔2021〕40號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現將《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2021年12月31日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檔案目錄

目錄
第一章 開啟縣域經濟發展新征程
第一節 發展基礎
第二節 發展形勢
第三節 總體要求
第二章 加快轉型突破構建縣域發展新格局
第一節 加快融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發展
第二節 推動縣域經濟差異化發展
第三節 大力實施縣域經濟發展“三百”戰略
第三章 做強做優特色產業強化縣域發展硬支撐
第一節 突出特色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第二節 強力促進產業提檔升級
第三節 聚力做強縣域工業
第四節 刻不容緩推進農業產業化
第五節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第四章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厚植縣域發展新動能
第一節 強力推進招商引資
第二節 大力培育市場主體
第三節 最佳化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
第五章 提升縣城功能品質統籌縣域城鄉融合發展
第一節 高標準完善縣城功能提升縣城品質
第二節 高質量穩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第三節 高強度完善以縣城為重要節點的交通運輸網路
第四節 高水平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第六章 建設荊楚美麗鄉村抬高縣域發展底板
第一節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
第二節 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第三節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第七章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縣域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一節 強化環境系統治理和保護
第二節 促進生態系統修復
第三節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第八章 增強公共服務效能提升縣域社會治理水平
第一節 提升縣域公共服務水平
第二節 推進平安縣鄉建設
第三節 加強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第九章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縣域發展活力
第一節 深化擴權賦能強縣改革
第二節 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
第三節 推動區域合作和對外開放
第十章 規劃實施保障
第一節 加強組織保障
第二節 健全推進機制
第三節 加強政策支撐
第四節 強化要素供給

檔案全文

第一章 開啟縣域經濟發展新征程
第一節 發展基礎
“十三五”是我省縣域經濟發展極不平凡、極不容易的五年。面對異常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全省上下艱苦奮鬥、砥礪前行,縣域經濟保持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為“十四五”實現突破性發展夯實了基礎。
總體實力穩步增強。全省縣域(納入縣域經濟綜合評價的78個縣市區,下同)地區生產總值由2015年的18118.7億元,增至2020年的25464.9億元,年均增長4.8%。基石地位穩固,縣域GDP占全省比重達到58.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全省的37.4%,投資占全省的64.3%。經濟強縣增多,GDP過500億元的縣(市、區)由6個增至16個。大冶市、宜都市、仙桃市、棗陽市、潛江市、漢川市、枝江市躋身“全國百強”,數量中部領先,位次前移,全國影響力不斷擴大。
產業結構逐步調優。縣域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16.4∶44.9∶38.7調整為15.5∶39.7∶44.8。其中,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34.3%,第三產業占比累計提高6.1個百分點。大批縣域企業實施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改造,主導產業改造升級、提質增效,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加快。現代農業平穩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不斷提高,2020年縣域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8862億元。
發展活力不斷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只跑一次”“網際網路+政務”覆蓋率不斷擴大,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縣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2298家,9家企業躋身全國民營“500強”。創新能力增強,縣域建成213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3315家,擁有93家省級“隱形冠軍”示範企業、49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家企業入選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仙桃市、潛江市、大冶市高新區晉升國家級,建成一批百億、千億產業園區,現代產業集群和創新企業引領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對內對外開放上升到新水平,縣域五年累計引進內資30397億元、利用外資187.8億美元。
綠色發展成就顯著。持續開展生態修復,長江大保護“雙十工程”和“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紮實推進,“十三五”期間取締長江幹線各類碼頭1211個,生態復綠面積856萬平方米,新改建鄉鎮污水處理廠828座,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405家,搬遷改造危化品企業144家。切實保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安全。縣域萬元GDP能耗五年累計下降17.46%,空氣和水體質量明顯好轉。產業綠色轉型取得新進展,16家工廠、11個產品、2個園區納入國家綠色製造體系示範名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新成效,2個縣(市)建成“國家森林城市”,丹江口市、保康縣堯治河村獲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全省3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48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8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縣域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年均分別增長6.4%和7.0%,跑贏了經濟增速。大力補齊縣城民生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短板,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2015年的47.78%升至53.47%,5個縣(市)建成“國家文明城市”。全省行政村光纖覆蓋率達100%,4G網路覆蓋率達98%,行政村快遞覆蓋率達73.6%。農村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人民民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明顯提高,縣域城鄉面貌發生深刻變化。
第二節 發展形勢
“十四五”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湖北縣域經濟也邁入新發展階段,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都發生深刻變化,既迎來系列新機遇,也面臨諸多新挑戰,但機遇仍然大於挑戰,發展前景仍十分廣闊。
重大戰略疊加期。“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崛起、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黨中央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加快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縣域作為湖北全域協同發展的主戰場、鄉村振興的主陣地,未來城鄉要素、資源、產業等將深度融通融合,有利於縣域經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最佳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實現突破性發展。
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期。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經濟成長的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必將打通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主要環節上的“堵點、淤點”,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發展格局,湖北的區位優勢、傳統商貿優勢和內需導向的產業基礎優勢等將得到充分發揮,產業鏈供應鏈重塑調整,將有力地推動我省縣域經濟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科技產業革命突破上升期。現代科技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浪潮加速推進,以5G、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加速智慧型生產,數字經濟賦能傳統產業提升質量、效率和智慧型化水平,將有力促進縣域製造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發展。同時,新冠疫情催生出的大量新產業新需求新業態新模式,為縣域相關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同時倒逼企業最佳化供應鏈管理,實現產需更加精準對接,激活更大的發展潛能。
湖北全域協同發展推進期。湖北“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加速構建,進入重點突破整體成勢關鍵期,縣域經濟也處在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加速、積能蓄勢的轉換期,具備了加快高質量發展、融入服務新發展格局的產業基礎、市場基礎和良好條件,作為全域協同發展的基石作用愈加凸顯。
同時,我省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省內外環境日趨複雜,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從巨觀環境看,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疫情複雜性不確定性疊加全球經濟下滑、保護主義抬頭,日美歐發達經濟體產業鏈供應鏈“逆全球化”,對湖北縣域經濟未來發展造成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多重壓力。從省外看,沿海發達地區縣(市)“騰籠換鳥”、轉型發展走在前列,中部兄弟省份經濟強縣強勢崛起,縣域間競爭日益激烈。從自身內部看,湖北縣域自身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刻不容緩,要素集聚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亟待提高,產業中低端、企業中小微、產品中低效特徵依然明顯;人口外流加劇了縣域人才資源“困局”;我國宣布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對縣域資源環境和生產要素提出新要求,此外,營商環境與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縣域經濟不強是湖北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湖北全域協同的差距在縣域、潛力在縣域、關鍵在縣域。各地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抓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視窗期,在區域發展布局中準確定位、主動找位、積極爭位,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在化危為機中打開發展新天地,培育發展新動能,打一場縣域經濟發展的攻堅戰、整體戰,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三節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屆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圍繞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深化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統籌市域與縣域協同發展,加快補短板強功能,著力最佳化營商環境,做大做精特色產業,做優做強塊狀經濟,實施“百強進位、百強衝刺、百強儲備”戰略,打造一批中部地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帶動提升縣域經濟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提供堅實支撐。
二、基本原則
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堅定不移深化市場化改革,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以推動要素暢通流動、合理配置為重點,全面深化縣域各項改革,擴權賦能強縣,持續最佳化創新創業生態,加速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縣域產業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
城鄉融合、協同發展。堅持一體化思維,順應區域經濟發展規律,促進縣域與市域融通發展,統籌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與鄉村振興,統籌武漢城市圈、“兩翼”城市群與縣域重大基礎設施和生產力布局,促進城鄉區域協同發展。
分類推進、特色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區別評價的思路,立足各地資源環境綜合承載能力,建設塊狀特色產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帶動形成“一縣一品”“一業一品”,打造更多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增長點。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縣域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全過程,積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部署,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探索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進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和綠色產業,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
補齊短板、共建共享。堅持人民至上,加快補齊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短板弱項,加強公共服務資源布局,擴大公共服務供給覆蓋面,切實提升縣域治理水平,讓人民民眾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主要目標
統籌考慮我省縣域經濟的發展階段、環境、統籌能力、實際條件,今後五年努力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縣域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65萬億元,占全省的比重達到60%以上,地區生產總值過500億元的縣(市、區)增加到25個、過千億元的縣(市、區)增加到6個;全國百強縣數量中部領先、位次前移,實現五十強縣零突破;製造業占縣域經濟比重穩中有升,主導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一縣一品”“一業一品”基本形成。城鄉融合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到2025年,縣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明顯增強,縣城品質顯著提高,新型城鎮體系和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實現新進步,覆蓋常住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生態環境明顯改觀,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取得新進展,長江經濟生態保護成效顯著,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空氣和地表水質量持續改善。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差距進一步縮小。社會治理效能明顯增強,縣域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防禦自然災害、防控重大傳染病及安全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立體化格線化社會治理體系基本建成,治理重心下移基層,實現社會治理力量整合、資源聚合、工作融合,黨建引領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基本形成。
展望2035年,我省縣域經濟實力大幅增強,城鄉區域發展差距進一步縮小,人均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水平,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成為湖北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人民生活品質顯著改善,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1.png
第二章 加快轉型突破構建縣域發展新格局
發揮自身特色和比較優勢,主動融入以城市群為主體的區域發展布局,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打造更多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增長點,形成全域協同發展格局。
第一節 加快融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發展
深入實施“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發揮中心城市、城市群(圈)的輻射引領帶動作用,構建市域引領、縣域支撐、優勢互補、融通發展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建立健全規劃、建設、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機制,推動縣域立足自身特色優勢,加強與中心城市、城市群(圈)經濟連結,深度融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圈)的產業鏈、供應鏈、資本鏈、人才鏈、創新鏈,探索構建融資在城市、投資在縣域,研發在城市、製造在縣域,頭部在城市、配套在縣域的一體化發展空間布局。
推動縣域融入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堅持“九市即一城”理念,統籌城市圈核心區與周邊縣(市)之間重大生產力布局,推動基礎設施、工業園區、產業市場等共享共建,形成武漢城市圈“合唱共舞”局面。支持周邊縣(市)按照“規劃一體、產業一體、交通一體”的思路,主動對接、利用城市圈消費市場、創新資源、產業帶動和現代服務優勢,差異化定位、有序化協作、同城化推進。強化交通聯結,優先加快周邊縣(市)與武漢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對接,構建直聯武漢的快速通道,打造一小時通勤圈、經濟圈。強化人才對接,重點支持共建一批產學研一體化基地、創新平台,推動武漢富集的高校資源向縣域延伸,構建技術孵化在武漢、成果轉化在縣域的新興產學研合作模式。強化產業配套,鼓勵周邊縣(市)積極承接城市圈核心區關聯配套產業、深加工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工貿易和服務業轉移,打造與武漢產業配套的特色產業集群。強化市場通達,推動周邊縣(市)找準武漢消費市場需求,依託武漢區位交通優勢,拓展國內外市場,著力構建一批中部地區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橋頭堡”。
推動縣域融入“襄十隨神”城市群協同發展。建立市縣產業協作聯動機制,支持城市群核心區與周邊縣(市)合理布局配套產業項目、協作企業,支持相關縣(市)找準定位、積極爭位,參與區域分工協作,夯實支撐湖北高質量發展北部列陣的基礎。支持共建一批跨區域的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運輸骨幹工程,促進基礎設施共聯,完善交通設施“硬聯接”。支持棗陽市、穀城縣、曾都區、丹江口市等地積極對接聯通孝感市、武漢市,提升產業協同水平,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漢孝隨襄十”萬億級汽車產業走廊。以漢十、麻竹、沿漢江城鎮發展軸為依託,強化公共服務共享和產城融合,以線帶面推動城鎮密集區域組團發展,加快建設“襄宜南”宜居生活和都市休閒組團、“丹河谷”綜合產業集聚和生活服務中心組團、“竹房神保”城鄉融合發展組團、“隨棗”一體化發展組團,打造協同發展共進示範樣板。
推動縣域融入“宜荊荊恩”城市群一體化聯動發展。加快完善城市群協同發展體制機制,支持相關縣(市)發揮清潔能源、文化旅遊、磷硒礦產等資源富集優勢,做強特色,參與打造城市群綠色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經濟帶,提升湖北高質量發展南部列陣發展能級。加密宜荊荊恩鐵路網、最佳化高速公路網路、打造高等級航道網、構建區域公交網路,加快推動交通網路跨市州延伸覆蓋毗鄰縣(市),打造區域“一小時交通圈”。實施“一縣一品”“一業一品”行動,提升縣(市)裝備製造、農產品加工、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清潔能源、文化旅遊等重點產業能級,服務和融入城市群重要產業基地及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建設。以長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為紐帶,主動探索合作路徑,支持宜都市、枝江市和松滋市跨江協作,共同打造國家級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推動當陽市、荊州區、沙洋縣和漳河新區共建城市群協同發展先行區;支持山區縣(市)發展“飛地經濟”。抓住宜昌市加快建設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荊州市建設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恩施高新區創建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等機遇,推動周邊縣域產業園區提檔升級,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依託宜昌綜合保稅區、湖北自貿試驗區宜昌片區,推動縣域高質量對外開放合作。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2.png
第二節 推動縣域經濟差異化發展
加強統籌,分類施策,因地制宜推動重點開發區域、農產品主產區及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縣(市、區),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功能定位等條件,科學確定發展重點,實現差異化發展。
推動重點開發區域縣(市)提質發展。堅持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資源配置能力,抓住中心城區功能疏解的機遇,積極承接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創新要素、人口和產業外溢。搭建科技創新平台,積極吸納中心城區創新資源,加強與城市群國家級開發區合作,建立市場化技術轉移轉化平台,與中心城區互為支撐和依託。推動和諧宜居城區建設,高起點規劃建設核心商圈、商務區、雙創產業園、物流產業園,集聚人口,構建產業生態。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路建設,促進“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高端服務業,最佳化自身經濟結構,加快動能轉換,打造縣域創新驅動發展前沿陣地。
推動農產品主產區縣(市)特色發展。堅持農業發展優先,加強涉農基礎設施建設,穩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築牢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基本盤。順應產城一體化發展要求,進一步促進產業與縣城功能融合發展。嚴守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因地制宜發展製造業,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集群,推動土地集約高效利用。以“二產理念、三產思維”發展農業,以工業化、產業化理念謀劃發展現代特色農業,集聚政策、資金、人才等資源,加強田園綜合體建設,著力建設一批基礎條件好、生產水平高、調出量大的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推動農業生產基地向現代農產品加工基地轉變。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培育農村電商創業帶頭人,推動有實力的電商、郵政、快遞和連鎖流通企業向農村下沉供應鏈,打造縣域現代流通服務體系,重塑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面貌。
推動生態功能區縣(市)綠色發展。堅持把綠色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底色,突出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安全螢幕障,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與生態服務能力。深化“兩山”理論實踐創新,積極探索運用市場理念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具體路徑,促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旅遊業等融合發展,支持發展符合本地實際、資源環境可承載的輕工紡織服裝、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等適宜產業。著力將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圍繞文化旅遊、生態康養、商貿物流等領域,增強產業配套綜合功能,打造消費新模式新業態,加快形成縣域特色的服務業體系;圍繞柑桔、茶葉、香菇等主導產業,發展綠色農業、特色種植,提升品質、打造品牌,加快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通過綠水青山所創造的優良環境吸引各類人才,為“兩山”價值轉化創造必要的基礎和條件。
第三節 大力實施縣域經濟發展“三百”戰略
對標“全國百強縣”,補短板強弱項,提升“百強進位、百強衝刺、百強儲備”梯隊縣(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打造成全域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湖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支持“百強進位”。著重在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生產力布局、獎勵扶持等方面,對百強縣(市)傾斜,支持推動大冶市、宜都市、仙桃市挺進全國縣域經濟五十強,儘早實現五十強縣零的突破;支持潛江市、棗陽市、漢川市、枝江市在“全國百強縣”中爭先進位。重點支持宜都市、仙桃市、潛江市加快推進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工作,鼓勵大冶、漢川等地加快城區品質提升,增強城市功能。高質量推進大冶市、仙桃市、潛江市、棗陽市、漢川市國家級經開區、高新區建設,加快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及機械、光電子信息新材料、農產品精深加工、綠色家居等新興產業,突破性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百強”縣(市)城市和產業能級雙提升。
加快“百強衝刺”。以靠近“全國百強縣”的天門市、鐘祥市、當陽市、赤壁市、應城市、京山市、松滋市為重點,對標全國百強排名靠後的縣(市)找差距,在經濟總量、有效投資、內需潛力、社會民生等方面加快補短板、強弱項、鍛長板,持續縮小差距,奮力挺近“全國百強”。支持“百強衝刺”縣(市)持續最佳化城鎮化空間布局,提升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按照小城市標準建設縣城。立足現有基礎條件,打造與中心城市、城市群經濟梯度發展、分工協作的創新體系、產業體系和城鎮體系。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型化提升增效,培育壯大智慧型製造、綠色化工、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加快動能轉換,壯大產業基礎和實力。
加強“百強儲備”。以產業韌性較強、發展潛力較大的穀城縣、老河口市、宜城市、陽新縣、公安縣、廣水市、麻城市、武穴市、恩施市、丹江口市等區域經濟強縣(市)為重點,加速邁向“全國百強縣”。探索建立省市(州)縣聯動支持機制,加強與中心城市、城市群(圈)的經濟連結、交通互通、產業聯動。統籌推進傳統基建和新基建,推動“百強儲備”縣(市)實施縣城智慧化改造,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加快完善平台,支持穀城縣打造國家級智慧型製造基地、廣水市打造全國風機名城、恩施市打造富硒康養之都,支持公安縣積極參與荊州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推進宜城市、老河口市、陽新縣、麻城市、武穴市、丹江口市等地建設區域性產業園區,促進特色產業集群化發展。持續放大特色,以汽車零部件、綠色建材、裝備製造、農產品加工為重點,做大做強做優塊狀經濟,服務和融入全省汽車製造、現代農產品加工等萬億級產業。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3.png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4.png
第三章 做強做優特色產業強化縣域發展硬支撐
推動縣域立足現有產業基礎、資源稟賦,深入對接“51020”現代產業集群,主動融入重點產業鏈,大力發展塊狀特色產業集群,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創新發展動能,做強工業主支撐,加快農業產業化,全面增強縣域產業支撐能力,加快形成特色產業引領、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科技創新驅動的縣域產業體系。
第一節 突出特色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堅持把做強做優特色產業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主抓手,引導縣(市、區)深入對接融入“51020”現代產業集群,圍繞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裝備製造、化工、生物醫藥、農產品深加工等重點領域,綜合分析資源稟賦、環境條件、產業基礎、潛力空間等,科學找準產業定位和主攻方向,全地域全要素謀劃、精準開展產業鏈“補、延、強、穩”,借力打好特色牌、優勢牌。做好“無中生有”“有中生優”“優中做強”文章,努力發掘優勢、放大優勢、提升優勢,變潛在優勢為現實優勢,變特色優勢為經濟優勢。
培育壯大塊狀產業集群。全面推動“一縣一品”“一業一品”建設,引導縣(市、區)發揮產業特色優勢,依託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聚集配套企業,提升公共服務平台,重點打造1-2個特色鮮明、集中度高、關聯性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發揮頭部企業帶動作用,通過培育招引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骨幹企業,逐步聚集原材料生產、零部件製造、銷售物流、研發設計等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提升本地配套率和集聚度,聚鏈成群。增強專業市場功能,促進專業市場與塊狀經濟、特色產業集群聯動發展,建成一批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特色板塊經濟和網狀經濟。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品牌推動戰略,逐步將質量優勢、品牌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形成潛江小龍蝦、仙桃無紡布、大冶勁牌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色產業品牌。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5.png
加強園區載體建設。開展縣域產業園區規劃修編,最佳化調整主導產業定位和空間布局。加快縣域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和循環化改造,提升產業園區承載能力,引導產業、企業、項目向園區集聚發展。支持發展成效明顯、引領示範作用突出的省級開發區申報創建國家級開發區和高新區。持續推進產業園區三年提升工程,加大標準廠房建設力度,支持工業園區按照重大項目建設需求定製代建廠房。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技術進行園區基礎設施數位化、智慧化改造,推進園區基礎設施與產業協同發展。加快園區循環化改造升級,搭建資源共享、廢物處理、服務高效的公共平台,促進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水的分類利用和循環使用。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重點承接產業鏈關鍵環節,促進產業轉移精準化、產業承接集聚化。最佳化管理運營體制,鼓勵園區面向全國引進優秀人才,組建專業管理團隊,逐步實現“專家治園”。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6.png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6-1.png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6-2.png
第二節 強力促進產業提檔升級
推動創新賦能。深化市縣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行動,積極推動人才、資本、信息等創新要素向縣域聚集。支持各縣(市、區)高標準推進國家級、省級創新型縣(市)建設,加強系統謀劃、經費投入、項目支持、平台建設、成果轉化,積極參與“百城百園”先進技術成果推廣套用行動,持續賦能創新型縣(市、區)高質量發展。引導產業技術研究院、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台面向縣域開展創新服務。支持縣域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企校聯合創新中心、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等省級以上創新平台,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設院士工作站、企業技術中心等。做好高層次人才引進服務工作,著力加強以高端人才為引領、各類專業人才為支撐的人才隊伍建設。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體系,加大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套用支持力度,促進科技成果在縣域產品化、規模化。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設立創業投資基金或天使基金,投資創新能力較強的企業。擇優推薦一批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入圍“金種子”“銀種子”庫,支持企業上市融資發展。
促進融合聚能。深化“網際網路+先進制造業”融合,持續實施“兩化”融合試點示範工程,支持縣域企業“上網入雲”。大力發展網路協同製造、個性化定製、服務型製造。開展兩業融合發展試點,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向深度融合,從傳統生產模式向大規模個性化定製和“製造+服務”轉型升級。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強農業與加工流通、休閒旅遊、文化體育、科技教育、健康養生和電子商務等產業深度融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
加快轉型提能。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以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提能縣域發展。圍繞武漢市創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以及城市群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基地,聚焦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航空航天等領域,培育發展一批具有縣域特色的新興產業增長極。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集成創新與縣域製造業深化融合,支持企業建設智慧型製造單元、智慧型生產線、智慧型車間、智慧型工廠,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引導人才、基金、科技、創新平台等創新要素向縣(市)匯聚,改善新興產業發展生態。因地制宜引導有條件的縣(市、區)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積極開展試點示範工程,培育壯大新模式、新業態。
第三節 聚力做強縣域工業
壯大規模實力。堅持把工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支撐,穩定提升工業在縣域經濟的占比,以持續做大做強工業推動縣域產業結構最佳化調整、競爭力提升。突出重點,把握關鍵環節,強化考核激勵和重大項目支撐,持之以恆擴大製造業規模總量,增強產業配套協作能力,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培育壯大縣域主導優勢產業,打造一批工業大縣、製造業強縣。
支持技改提升。以“技改提能、製造煥新”三年行動為抓手,推動縣域傳統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型化改造升級、提質增效。推動食品、紡織服裝等產業加快邁向中高端。推進冶金、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工業安全綠色高效發展,支持“宜荊荊”磷化工建設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汽車零部件製造、裝備製造等產業智慧型化改造,推進智慧型工廠和數位化車間建設,實現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現場智慧型化、運營管理現代化。推動食品、紡織服裝等消費品工業加快邁向中高端。提高縣域工業投資強度和技改投資密度,積極謀劃實施一批突破性、帶動性、示範性強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努力實現重點優勢產業鏈上的規上企業技術改造全覆蓋。
促進結構最佳化。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行政手段,形成有利於落後產能退出的市場環境、政策導向和長效機制,為優勢產業、優勢企業發展騰出環境空間和市場空間,提高先進制造比重。積極穩妥推進兼併重組。以企業為主體,以資產為紐帶,以品牌為依託,發揮龍頭骨幹企業在資源整合和行業發展中的帶動作用,通過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加快推進“殭屍企業”重組整合或退出市場,激發市場活力。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8.png
第四節 刻不容緩推進農業產業化
突出抓好農產品精深加工。推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向優勢產區聚集、與主銷區對接,布局加工產能。以優質稻米、特色淡水產品(小龍蝦)、茶葉、生豬、家禽及蛋製品、柑橘、蔬菜(食用菌)、油料、道地藥材等十大農業產業為重點,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加快生物、工程、環保、信息等技術集成套用,發展傳統食品製造、營養與健康產品加工等。提升加工轉化增值率,推進綠色精準適度加工工藝,發展精細深度加工。對接中心城市消費需求,發展“中央廚房+冷鏈配送+物流終端”“健康數據+營養配餐+私人訂製”等新型加工業態。開展冷凍乾燥、非熱非油加工、清潔與節能生產、智慧型控制、形態識別、自動分選等技術套用與升級,開發品種多樣、營養健康、功能強化的加工食品,以及質優價廉、物美實用的非食用加工產品。全面推進副產物綜合利用,推動農產品副產物循環利用、高值化利用、梯次利用,實現零廢棄。
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堅持全產業鏈理念,發揮農業龍頭拉動延伸作用,培育產業鏈領軍企業。創新鄉村產業發展業態,用好勞動力、土地、民俗文化等要素優勢,以拓展二三產業為重點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加強農產品加工園、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三園”建設,推進農產品加工向加工園區集中,以加工流通為核心,向兩端延長產業鏈,引導產業從分散布局向集聚集群發展轉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鼓勵龍頭企業建設集品種研發、冷藏保鮮、檢驗檢測、分選包裝、市場交易、物流配送、深加工等於一體的多功能配套項目,實現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發展。
加強品牌培育。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和管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工程,開展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完善全鏈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探索推廣“合格證+追溯碼”管理模式,推進農產品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實施農業品牌提升行動,重點打造20個區域公用品牌,爭取更多湖北農產品進入中國農業品牌目錄與消費索引。推進企業提品質、擴品類、創品牌,培育50個“鄉字號”“土字號”特色知名品牌。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9.png
強化典型示範帶動。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開展“百家典範千家示範萬家規範行動”、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加快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著力提升新型經營主體聯農帶農能力,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覆蓋率和服務質量,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培育農村創業創新主體,引導懂市場、有經營管理能力、有技術特長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培育一批農村創新創業產業帶頭人。打造一批以農產品加工、農旅融合為主導的農業產業強縣,創建80個產值超過1億元的“一村一品”示範村鎮、100個產值超過10億元的農業產業強鎮,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創建國家級和省級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農業現代化示範區,促進縣鄉聯動、產鎮融合、產村一體,引導市場主體向鄉村聚集,帶動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
第五節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高端化發展。依託縣域重點產業布局做大做優生產性服務業,培育一批物流倉儲、電子商務、工業設計、工程設計、檢驗檢測、教育培訓、法律商務等生產性服務型企業。支持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生產服務支撐平台,高標準推進仙桃非織造布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棗陽摩擦密封材料檢驗檢測平台等建設。積極推動流通服務業轉型發展,加快多式聯運項目覆蓋縣域,實施縣域冷鏈物流設施補短板項目,降低流通成本。
推進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以高質量的服務供給催生創造新的服務需求,加快養老服務、健康養生、文化體育、家政物業、旅遊、餐飲等行業發展。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開展新一輪汽車、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推進農村生活消費服務中心全覆蓋。加快縣域生態旅遊、文化旅遊、紅色旅遊發展,大力發展民宿經濟、景觀農業、休閒康養、農耕文化體驗等鄉村旅遊新業態,加大對縣域古村落、古街區、古民居等保護利用,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重點村鎮、美麗休閒鄉村和休閒農業園區,建設一批A級景區。
推動縣域商貿體系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行動”,打造一批省級和區域級的流通節點縣級城市,認定一批現代商貿特色鎮。高質量健全縣域商業設施和流通網路,按照市場化原則建設改造一批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引導鄉鎮商貿中心向周邊農村拓展服務,有序發展共同配送和連鎖經營,滿足農民消費升級需求;發展新型鄉村便利店,豐富村級店快遞收發、農產品經紀等服務,滿足農民便利消費、就近銷售需求。強化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統籌能力,實施“數商興農”,創新農產品電商銷售機制和模式,加快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體系、適應農產品網路銷售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加快推進“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
第四章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厚植縣域發展新動能
堅持向外借力、向內挖潛,在做多增量、做強存量、做優變數上下功夫,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培育壯大多層次市場主體,改善企業發展生態,厚植縣域發展新動能。
第一節 強力推進招商引資
突出產業鏈招商。聚焦重點區域、重點產業,緊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中游城市群,圍繞謀劃確立的重點產業發展方向,針對產業鏈供應鏈的薄弱環節開展項目招引,補齊短板、鍛造長板,改善產業生態。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產業集聚區等各類開放平台招商主體作用,圍繞園區特色產業,制定產業指南和招商地圖,開展精準招商。
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靈活採取以商招商、商會招商、校友招商、小分隊招商、點對點招商等多種方式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探索開展委託招商,拓寬招商引資渠道,推動招商引資專業化、市場化。積極參與中博會、廈洽會、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等全國性重大經貿展會活動,依託展會平台推介投資環境,拓展客商資源,洽談對接項目。
強化項目跟蹤服務。持續推動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主要領導要親自上陣帶頭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協同抓,切實壓實工作責任。選優配強招商引資幹部隊伍,多渠道引進一批專業人才,不斷提高招商引資幹部隊伍工作視野和業務能力。發揚黏貼靠精神,用心用情為企業發展搞好服務,落實重大項目“一企一策”幫扶制度,對重點企業進行“一對一”服務。建立完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推進會機制,協調解決項目落地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提高項目簽約率、轉化率。
第二節 大力培育市場主體
積極培育行業領軍企業。支持縣域加大對行業龍頭企業、終端產品企業的招引力度,引進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帶動作用大的行業領軍企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與央企、省屬國企開展戰略合作。支持優質企業、高成長性企業上市,加強有上市意向企業的輔導培育,支持骨幹企業通過上市再融資、戰略投資、兼併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加快培育本土頭部企業,支持推動各縣(市、區)有條件的企業赴境內外多板塊上市掛牌。加大對區域性股權市場和“新三板”縣域掛牌企業扶持力度,推動縣域優質企業到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融資。
發展壯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次培育“四上企業”。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縣域每年新增6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對標國內行業標桿企業,選擇自主創新能力強、研發投入較高、主業方向明確、具有較大規模的縣域企業重點培育,推動企業向“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細分行業隱形冠軍、單項冠軍企業攀升。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壯大我省入選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庫群體,增加縣域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加大面向縣域的“科技副總”選派力度,提高企業創新發展能力。
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全面落實中央和我省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政策,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健全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機制。破除所有制歧視和隱性壁壘,支持民營企業平等參與政府採購。
第三節 最佳化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
大力推動創新創業。以需求為導向,加快完善創業服務體系,創新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加強創業輔導,推動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建設完善各類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大力推廣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模式,拓寬創業平台,完善服務鏈條。鼓勵農村勞動者創業,支持返鄉創業,整合創建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鼓勵農民結合鄉村產業特點利用網際網路開發和培育特色網銷產品,推動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
促進大中小企業聯動發展。充分發揮本地大企業大集團的帶動效應,在區域內全鏈條整合研發、生產、行銷等環節,聚集配套企業,提高要素效率。鼓勵龍頭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建設產業“數據平台”,將業務流程與管理體系向上下游延伸,推動大中小企業在創新創意、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物資採購、市場行銷、資金融通等方面互聯互通、共建共享。鼓勵中小企業積極對接骨幹龍頭企業平台,實現供應鏈資源共享、產業鏈配套協同、上下游企業共同升級,構建大中小企業聯動發展的產業生態。
加強服務平台建設。完善中小企業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加大對縣域企業在創新成果轉化與套用、數位化智慧型製造改造、智慧財產權套用、上雲套用及工業設計、金融融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整合資源,重點培育和樹立一批省級公共服務示範平台,突出建好省級樞紐平台和各地視窗平台。提高平台服務水平,引導推動縣域省級以上各類產業園區創辦市場化運作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推動縣域各類“雙創”平台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升級,強化功能集成、公共服務和帶動效應。進一步推進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加強擔保業監管,規範行業發展。
第五章 提升縣城功能品質統籌縣域城鄉融合發展
堅持城鄉一盤棋理念,統籌傳統基建和新基建,加快縣域道路、能源、信息、供水、污廢處理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推動縣域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約。
第一節 高標準完善縣城功能提升縣城品質
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加強縣城供水、供氣、排水、電力、通信等市政基礎設施管養維護,建立健全事故預防和應急保障機制。最佳化縣城路網布局,推進老城區“斷頭路”與微循環道路建設,加強破損路面修復。加強停車場建設,結合城市更新、三舊改造等大力推動停車場建設,支持建設立體停車場,重點化解醫院、學校、老舊小區等停車供需矛盾。最佳化縣城客運站場布局,加強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加快客運站場改造升級。實施老舊天然氣管網擴容改造工程,推進天然氣管網覆蓋範圍向縣城新區、供氣盲區延伸。支持建設小型LNG應急儲氣設施,提高縣城天然氣儲氣調峰能力。積極推進海綿化改造,支持有條件的縣城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發展配送投遞設施,布局建設一批集運輸、倉儲、加工、包裝、分揀等功能於一體的公共配送中心。
改善市容市貌。抓好重點區域環境衛生管理,加強背街小巷、老舊小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區域環境治理。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提升縣城廚餘(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能力。推進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在生活垃圾日清運量不足300噸的地區探索開展小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試點,鼓勵跨區域統籌建設焚燒處理設施。因地制宜建設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完成縣城雨污分流改造,提升縣城生活污水處理標準,推動縣城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污水處理廠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按照“數量足夠、布局合理”的要求,以舊城區、人流密集區和主次幹道等區域為重點,科學布局公共廁所。全面加強城市設計,打造一批特色街區,展現縣域文化特色風貌。加強縣城出入口、城內重點區域、主街區和河湖岸線綠化美化,建設園林城市。
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推動公共資源配置向縣城傾斜,根據城區人口規模合理布局各類公共服務設施,提高醫療衛生、教育、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社會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快縣級醫院提標擴能,推進縣級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提升縣(市)三甲醫院覆蓋率,積極發展優質專科醫院。推進公辦幼稚園和標準化義務教育學校擴容增位,擴大職業教育資源供給。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和鄉鎮社區日間照料機構建設,擴充護理型床位,加快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建設。推進縣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提檔升級,完善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等設施。完善救助保護中心等社會福利設施。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建設智慧縣城。推進新一代信息網路、5G基站、新型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對城鎮供水、排水、供電、燃氣等傳統市政基礎設施進行智慧型化升級改造。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加快構建集感知、分析、服務、智慧、監察為一體的智慧型化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台,提高城市綜合管理服務水平。開展智慧社區試點,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實施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改造。
第二節 高質量穩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推動縣城公共服務覆蓋非戶籍常住人口。完善以居住證為載體、與居住年限等掛鈎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擴大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位供給,動態調整、合理調配教師編制數量。堅持以公辦學校為主,將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納入流入地義務教育保障範圍,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接受義務教育比例不低於96%。積極對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信息系統建設。完善異地就醫結算機制,基本實現異地就醫備案和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跨省通辦”。完善公租房保障制度,擴寬公租房房源籌集渠道,加大商品房配建籌集公租房力度。
提升縣城就業崗位供給及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強化企業提供就業、吸納農業轉移人口的核心作用,培育招引一批優質企業,提供更多崗位。深入開展農業轉移人口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有針對性組織定向、定崗和專項技能培訓。重點圍繞物流配送、家政服務、醫療照護等市場緊缺職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以新職業新業態為重點,加快完善勞動預備制度、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就業轉入制度,建立職業技能與薪資待遇掛鈎機制。
第三節 高強度完善以縣城為重要節點的交通運輸網路
推動縣域以高速公路、國省幹線、高等級航道為骨幹,加快融入“五縱四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形成外聯內通的縣域綜合交通運輸網路。支持高鐵沿線縣(市、區)爭取更多場站,打造區域性交通樞紐。推進縣域高速公路最佳化擴容、國省幹線達標提質,高標準建設沿城鎮和產業發展軸帶的支撐性通道。實施鄉鎮雙通道工程,建設“四好農村路”,推進行政村雙車道建設,構建鄉村骨幹網。推進城市公交線路向村鎮延伸,完善農村客運和物流配送體系。加快推動長江、漢江沿江中小港口最佳化整合、聯動發展,提升水道航運能力。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謀劃通用機場、貨運鐵路專線,最佳化航運、公鐵聯運和能源運輸中轉設施和集疏運網路,打造區域性公鐵水一體化運輸樞紐。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10.png
第四節 高水平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推動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完善同價同權、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研究制定人才下鄉實施細則和政策措施,建立鄉村人才信息庫和需求目錄,建立城鄉人才合作交流機制和各類人才定期服務鄉村制度,通過健全崗編適度分離、掛職、兼職和在崗、離崗創新創業等制度,推進城市人才服務鄉村,縱深推進“三鄉工程”。鼓勵各級財政加大對城鄉融合發展及載體建設的支持力度,依規調整土地出讓收入適用範圍,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完善鄉村金融服務體系,健全融資貸款和配套設施建設補助等政策,拓寬農村貸款抵質押物範圍,探索無抵押信用擔保、批量推薦審批業務、擔保項目綠色通道服務。
推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進城鄉教師輪崗交流常態化、制度化。推行學區制、集團化辦學,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以城鄉結對“網路互動課堂”等方式促進城市優秀教育資源作用於鄉村教育。全面開展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實施醫師區域註冊,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推進鄉鎮衛生院“網際網路+醫療衛生”建設,開展遠程線上醫療服務,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計畫。持續推進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提檔升級,開展文體活動下鄉惠民行動。推進以鄉鎮政府所在地為中心的15分鐘文化圈建設,推動城市文化下鄉、鄉土文化進城。加強城鄉統一的社會福利體系建設,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精心打造特色小(城)鎮。將特色小(城)鎮作為城鄉聯結的重要節點和發展縣域塊狀經濟的重要載體,重點在城市群、中心城市周邊等優勢區位或其他有條件區域建設一批“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的特色小鎮。圍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製造業強鎮、農產品加工名鎮、商貿物流名鎮,打造縣域產業名片。支持鄂西、鄂東北等重點生態功能區域聚焦生態旅遊、文化體驗、健康養生建設文旅小鎮。
第六章 建設荊楚美麗鄉村抬高縣域發展底板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域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縣域內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發掘鄉村功能價值,激發鄉村振興活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荊楚美麗鄉村,促進縣域經濟整體提升和均衡發展。
第一節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
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農村改廁、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全域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實施分類推進、強化質量管控,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紮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完善“戶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建設垃圾處理設施、推進垃圾分類減量、完善回收利用網路,全面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長效機制。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鄉鎮政府駐地和中心村為重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成一批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項目。持續開展鄉村綠化美化,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推進村容村貌整治,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連線成片建設美麗鄉村。
完善鄉村公共基礎設施。推進農村資源路、產業路、旅遊路建設,加快城鄉客運一體化,每個鄉鎮基本建有客運站、建制村有候車亭。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氣化鄉鎮”工程,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9%,天然氣氣化鄉鎮達到50%。開展農村清潔能源替代行動,推進有條件的鄉鎮建設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提升鄉村電氣化水平。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光纖寬頻、移動網際網路、數位電視和下一代網際網路與城市同步規劃建設,千兆光纖、5G網路基本實現鄉鎮鎮區全覆蓋,行政村5G通達率達到80%。推動涉農事項線上辦理,“網際網路+”黨務、政務、財務、法務等服務向農村延伸,農村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實現全覆蓋。
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鞏固提升鄉村教育辦學條件,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擴大普惠學前教育資源,每個鄉鎮至少1所公辦中心幼稚園,普惠性幼稚園覆蓋率達到80%以上。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快縣域緊密型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選建一批中心鄉鎮衛生院,推進醫療服務達到或接近二級醫院水平,標準化建設村級衛生室。加強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建設文化禮堂、文化廣場、鄉村戲台等主題功能空間,實現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部達標。加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60%以上。提升特困人員供養服務,建立農村留守兒童“希望家園”1000個,農村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60%以上。提高村級綜合服務能力,推進供電、供水、供熱、供氣、社保等公共服務事項進駐村級綜合服務站,為農民提供“一站式”辦理服務。
第二節 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大力發展多樣性特色農業產業。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覆蓋所有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因地制宜發展油料、畜禽、水產、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食用菌等優勢特色農產品,加強特色鄉土食品加工。建立農產品優質優價正向激勵機制,支持發展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產品。持續推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開展“一鎮一品”“一村一品”建設,引導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建設加工設施,提升產地初加工率,提高農產品質量效益和農民收入。加快品種和技術創新,開發特色化、多樣化產品,提升特色產品的內外品質和附加值,提高鄉村特色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積極盤活農村集體所有的資源、資產和資金,支持集體經濟組織領辦農民合作社發展現代農業,增加集體收入。積極探索多種集體經濟發展形式,加強種養型、資源型、服務型集體經濟發展,打造一批集體經濟強村。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推進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探索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其股份享有的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等六項權能實現形式。紮實推進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加大扶持力度。實施以獎代補財政政策,引導支農、扶貧、產業等各類項目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適度傾斜,扶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國有和民營企業以及其他市場主體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結對幫扶”,以高質量“輸血”增強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加快化解村級債務,將化解村級債務與加強鄉村治理、發展集體經濟、規範“三資”管理相結合,加快剝離經營性債務,逐村建立台賬,實行鄉鎮統一管理。
第三節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脫貧摘帽縣“四個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及時發現、及時幫扶,防止規模性返貧。持續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五基”工程,確保搬遷民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加強扶貧項目資產後續管理,確保持續發揮效益。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脫貧縣幫扶機制,堅持和完善“616”對口幫扶、定點幫扶、省內區域協作、社會力量參與幫扶的工作機制。分層分類實施社會救助,織密兜牢喪失勞動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線。
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廣泛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拓展鄉村旅遊、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注重產業後續長期培育壯大。大力實施消費幫扶,推動脫貧地區農副產品進平台、進單位、進食堂、進社區、進家庭。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培育區域勞務品牌,加大脫貧人口有組織勞務輸出力度。支持脫貧地區在農村人居環境、小型水利、鄉村道路、農田整治、水土保持、產業園區、林業基礎設施等涉農項目建設和管護時廣泛採取以工代賑方式,統籌用好公益崗位,優先吸納脫貧人口就地就近就業。在財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對37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給予集中支持,增強內生髮展動力。
第七章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縣域可持續發展能力
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大生態保護與修復力度,提升縣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推動形成資源集約利用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縣域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第一節 強化環境系統治理和保護
深入開展污染防治專項治理。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強化工業、農業、生活、航運污染管控,推進縣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持續破解“化工圍江”難題,著力推進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治綠”,促進化工企業安全環保達標升級、入園集群發展和化工產業提檔升級。完成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持續推進長江“三磷”整治,加強磷石膏綜合利用。加強船舶污染協同治理,鞏固非法采砂、非法碼頭治理成果。持續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完善縣域醫療廢物和危險廢棄物處理設施。
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強化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和聯防聯控,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統籌推進“三水共治”,加強截污控源、清淤疏浚、調水引流,加強城鄉生活污水治理,促進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整體提質。加強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推進河(湖)長制向小微水體延伸,構建水體治理管護長效機制。持續加強南水北調中線核心水源區保護。持續推進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嚴控重金屬污染物排放。強化縣域建設用地、農用地分類管理。開展縣(市、區)地下水污染修複試點,協同推進地表水與地下水、土壤與地下水、區域與場地污染防治。
加強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加強農村飲用水源保護。推進河湖長制向村級延伸,加強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到2025年基本消除較大面積的農村黑臭水體。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廣農業清潔生產方式,深入開展化肥農藥減量行動,加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創建一批國家級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示範縣。建立健全農村環境監管長效機制,提升農村居民環保參與度。
第二節 促進生態系統修復
圍繞“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構建生態保護系統,推動沿長江、漢江、清江的縣(市)建設生態廊道,加強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推進湖泊清淤及綜合治理,統籌提升防汛、景觀、旅遊等功能,重構“雲夢澤”水鄉。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深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還濕、水土流失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利用工程,保護森林資源。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和監管,加強對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神農架林區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和管理,支持神農架國家公園建設。加強尾礦庫污染治理和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推進潛江市、宜都市等獨立工礦區改造提升,開展建始縣、丹江口市、陽新縣、鄖陽區等歷史遺留露天礦山開採邊坡綜合整治。充分發揮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服務生態文明、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和國土空間治理的重要平台作用,在城鎮地區、農村地區、重點生態功能區、重點工礦區和生態廊道等區域實施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助推縣域經濟綠色發展。
第三節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進縣域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數字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和重點用能單位能效提升。加快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嚴格用地標準,大力實施“畝產論英雄”,提高畝均效益,推進土地集約高效、可持續利用。深化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實施全民節水行動。建立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網路,形成以村(社區)回收網路為基礎,集散交易市場為中心的縣域再生資源回收、交易、利用體系。
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完善能源、水資源、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機制,最佳化縣域產業結構、能源消費結構、交通運輸結構。依法依規,綜合運用產業、財稅、用地等激勵性政策,淘汰落後產能、積極化解過剩產能,穩妥推動“殭屍企業”有序退市。推動化工、造紙、印染等行業向園區集聚、綠色化轉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谷城等縣(市)建設國家綠色產業示範基地,支持企業開展節能、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建立循環型全生命周期綠色產業鏈,實現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和廢物“零排放”。
推動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本。積極探索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水利、生態旅遊等綠色發展業態,切實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全面實施排污許可制度,支持有條件的縣域企業參與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11.png
第八章 增強公共服務效能提升縣域社會治理水平
強化縣域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擴大普惠性公共服務供給,加強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不斷增強縣域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節 提升縣域公共服務水平
勞動就業。加快推動縣域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數位化轉型,打造集政策解讀推送、業務辦理諮詢於一體的線上智慧型服務、線下自助服務體系。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多渠道供給,精準實施有彈性且公平的公共就業服務,逐步實現外來人員享有同等就業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加強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全面落實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推進社保轉移接續,完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推進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向縣域職業勞動者廣覆蓋,全面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加強對企業處理勞動關係的指導和監督。
基礎教育。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完善縣域學前教育布局規劃。鼓勵縣及鄉鎮國有企事業單位、集體等新建公辦幼稚園,重點擴大農村地區、新增人口集中地區學前公辦普惠性資源。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同步規劃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加強縣城學校、鄉村小規模學校、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合理有序擴大城鎮義務教育學校學位供給。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促進縣域內教師資源均衡配置、合理流動。完善覆蓋全學段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精準資助。實施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行動和特色高中建設計畫,推進普職融通,統籌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
衛生醫療。加強縣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健全城鄉衛生服務網路。加強婦幼健康、職業健康、老年健康、精神衛生等機構建設。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提升醫護人員培養質量與規模,擴大兒科、全科等短缺醫師和註冊護士規模。紮實推進醫保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完善醫保參保繳費政策。加快縣域優質醫療資源合理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實現衛生健康資源共享。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公眾服務,加快遠程醫療服務網,鼓勵發展全科醫療服務。
養老服務。加強公辦養老機構建設,配建養老服務設施,提高護理型床位占比。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和服務質量達標工程。每個縣建設一所能夠滿足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服務需求的失能照護服務機構。完善高齡津貼和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健全養老服務培訓機制,開展養老服務人才培訓提升行動。積極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完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推進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機構全覆蓋。深化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發展,推動農村養老服務提質升級。開展醫養結合示範創建活動。
文化體育。最佳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引導優質文化資源和文化服務更多地向農村傾斜。實施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工程,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公共文化數位化建設,提升鄉鎮影院、農村智慧型廣播網等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支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等設施按規定免費或優惠開放。對照相關標準規範和民眾需求,優先規劃建設貼近社區、方便可達的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健身步道、多功能運動場、足球場等健身設施,擴大體育場地設施有效供給。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學校、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落實低免服務政策。
社會服務。加快健全殘疾人公共服務體系,加強殘疾人服務設施和綜合服務能力建設,實現殘疾人康復中心、托養中心或綜合服務設施全覆蓋,動態調整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提升縣域孤棄兒童集中養育水平,加強未成年人保護設施建設。加強精神衛生福利設施、公益性殯葬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推動村級設立社會救助協理員,加強對困難群體和特殊人群關愛照顧。
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12.png
第二節 推進平安縣鄉建設
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全面落實“三個責任”。深化應急管理綜合執法改革,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嚴格執行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堅決遏制危險化學品、礦山、建築施工、特種設備、交通、消防等重特大安全事故,維護校園安全、景區安全。加大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力度。
防範化解經濟領域重大風險。健全縣域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實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全鏈條管理,完善存款保險制度,嚴密防範流動性風險,有效防範化解信用風險,著力防控影子銀行業務風險。加強地方金融法治建設,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強化政府債務預算和限額管理,規範舉債融資行為。規範發展縣級融資平台公司,防範化解縣級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全面提高縣域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建立和完善高效應對全災種的大應急組織管理體系,強化應急管理技術支撐,建強應急救援隊伍,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加強縣(市、區)人民政府與各涉災省直部門的協調聯動,完善軍隊和武警部隊參與搶險救災的應急協調機制,嚴格落實防災減災救災責任。強化技術防災,有效防範暴雨、洪澇、乾旱、大風、森林火災和地震、滑坡、土石流等災害。
推動縣域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現代化。定期開展社會治安重點地區、重點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農村黑惡、黃賭、毒品、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創建打擊犯罪新機制,提升打擊網路犯罪等新型犯罪和跨區域犯罪能力。推進縣城智慧型安防建設,強化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作用,發動社會力量和廣大民眾共同參與治安防範。加強縣級智慧公安、公安基礎設施、公安裝備建設,提升警務能力現代化水平。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最佳化監獄和戒毒所布局,健全社區矯正機制,全面推進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
第三節 加強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健全黨建引領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方面,推進縣域治理。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格局。突出做強街道(鄉鎮)、夯實社區(村),提高城鄉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型化、專業化水平。提升街道黨(工)委統籌協調能力,完善居民小區治理機制。推進現代鄉村治理制度改革,完善鄉鎮治理體制,強化鄉鎮黨委“龍頭”作用,建立健全鄉鎮黨委工作運行機制,構建“縣鄉聯動、功能集成、反應靈敏、扁平高效”的綜合指揮體系。加大抓鄉(鎮)促村力度,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完善村黨組織領導村級治理機制。完善黨建引領的社會參與制度,支持群團組織承擔公共服務職能。培育扶持基層公益性、服務性、互助性社會組織。推行機關企事業單位與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聯建共建,組織黨員、幹部下沉參與基層治理、有效服務民眾。
加強基層治理能力建設。增強鄉鎮(街道)行政執行能力。推動街道工作重心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公共安全轉移。統籌設定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格線管理綜合服務中心、綜合執法中心等街道直屬事業單位。依法賦予鄉鎮(街道)行政執法權,推行鄉鎮(街道)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增強鄉鎮(街道)為民服務能力。鄉鎮要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任務,做好農業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建設及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服務等工作。街道要做好市政市容管理、物業管理、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社會組織培育引導等工作。增強鄉鎮(街道)議事協商能力。持續推進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建設,完善座談會、聽證會等協商方式,探索建立社會公眾列席鄉鎮(街道)有關會議制度。增強鄉鎮(街道)應急管理能力。健全基層應急管理組織體系,細化鄉鎮(街道)應急預案,做好風險研判、預警、應對等工作。建立統一指揮的應急管理隊伍,加強應急物資儲備保障。增強鄉鎮(街道)平安建設能力。加強鄉鎮(街道)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完善基層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健全防範涉黑涉惡長效機制。健全鄉鎮(街道)矛盾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決機制和心理疏導服務機制。
健全基層民眾自治制度。加強村(居)民委員會規範化建設。堅持黨組織領導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的制度,建立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法人備案制度。健全村(居)民自治機制。在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廣泛實行民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完善黨務、村(居)務、財務公開制度,及時公開權力事項,接受民眾監督。增強村(社區)組織動員能力。健全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聯繫民眾機制。加強群防群治、聯防聯治機制建設,完善應急預案。改進格線化管理服務。
第九章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縣域發展活力
堅持向改革要活力、向開放要空間,建立更加有效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機制,盤活縣域發展資源,激活縣域發展要素,持續增強縣域發展新動能。
第一節 深化擴權賦能強縣改革
按照“依法下放、應放盡放、宜放則放”原則,推動省、市行政權力事項下放,擴大縣級經濟社會管理自主權。積極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賦予經濟發達鎮同人口規模和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權。
深化“縣直報省、省直達縣”改革,提升縣級承接和管理服務能力。堅持便民利企,大力推進縣級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完善“網際網路+行政審批、人口管理、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綜合模式,加強數據互聯共享,提高管理質效。聚焦財政資金使用、自然資源利用、機構編制資源配置等重點領域,清理整合省對下專項轉移支付,完善“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推動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推動編制資源向基層傾斜,增強縣(市)統籌能力,促進事權與財權相統一。推動金融機構進一步下放授信審批許可權,擴大縣域金融信貸規模。
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提升縣城市場資源配置能力。健全要素流動體制機制,完善政府調節與監管,打破妨礙要素自由流動的各種壁壘,引導各類要素協同向縣城匯集,緩解縣城要素制約。完善差別化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整合用能權、技術、信息等各類要素,建立區域性要素交易平台,促進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提高配置效率。
完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機制,加強綜合評價指引。從綜合質效、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等方面,最佳化調整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每年開展綜合評價,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將縣(市、區)評價結果與省對縣財政轉移支付掛鈎,作為對市縣評先獎勵和幹部任用的重要依據,引導各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第二節 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
以營商環境評價與整治為抓手,大力弘揚“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完善縣域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機制,重點解決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反映的突出問題,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動更多“一件事一次辦”政務服務事項向基層延伸,實現高頻事項“就近能辦、同城通辦、異地可辦”。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統一,實現縣、鄉、村三級政務服務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無差別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證照分離”改革,切實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縣域經濟發展的問題,打造法治縣城、平安縣城。
開展降本增效行動。依託省政務服務“一張網”、“鄂匯辦”APP,打造惠企高效服務平台,實現各類惠企政策全面匯總、精準導航。完善惠企政策兌現落實機制,建立惠企政策落實評價體系,有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人工、社會保險、財務、物流、用能等成本。鞏固拓展“清、減、降”專項行動成果,加快推進中介服務市場化改革,加強涉企收費監督檢查,動態調整涉企收費清單,取消不合理收費。加快推進“網際網路+監管”、信用監管,構建新型市場監管機制。深入推進縣域金融創新發展試點,引導地方金融組織針對縣域經濟特點開展業務創新、產品創新,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切實降低融資成本。
加強考核督辦。開展最佳化營商環境先行區創建工作,對牽涉面廣、難度大的改革事項,先行先試,大膽創新突破。建立營商環境投訴、處置、回應機制,持續開展營商環境評價與整治工作。
第三節 推動區域合作和對外開放
加強縣域組團合作。以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等為契機,支持產業關聯緊密、交通聯通便捷的縣(市)組團發展。支持推動省際毗鄰地區縣(市)加強交流合作。統籌整合對口幫扶機制,培育發展替代產業,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增強欠發達縣(市)“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大別山湘鄂西等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
發展開放型縣域經濟。鼓勵縣域主動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化京鄂對口協作,多種形式參與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和創新要素輻射,提高縣域招商引資和利用外資水平,拓展縣域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建立市域所轄縣(市、區)產業協作聯動機制,引導重點優勢產業在縣域間開展對接合作,建立產業聯盟,促進產業升級協作。支持縣域龍頭企業與域內外創新型、引領型企業開展互利共贏的投資合作。
提高對外貿易發展水平。制定“一縣一業”外貿產業發展目錄,以國家級和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為抓手,加快培育醫用材料、農產品深加工、紡織服裝、電子信息、輕工工藝等具有區域特色的外貿產業集群,提升縣域優勢產業外向度。實施外貿主體培育行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抓住“一帶一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機遇,通過跨境電商、市場採購和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開拓國際市場。推動自貿試驗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臨空經濟區等功能向縣(市)延伸,打造一批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外貿產業園區。加強自貿試驗區與縣域省級產業園區聯動發展,推動自貿試驗區更多改革創新成果向縣域複製推廣。
第十章 規劃實施保障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激勵擔當實幹,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強化正向激勵與後進鞭策,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形成全省上下共抓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為規劃順利實施提供堅強保障。
第一節 加強組織保障
全面加強黨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領導,堅持“五個過硬”要求和新時代好乾部標準,選好配強縣(市、區)黨政主職。加強對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發展縣域經濟實績的考核,大力提拔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中表現突出、實績明顯的幹部。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廣大幹部在譜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第二節 健全推進機制
全省推進區域發展布局實施領導小組負責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協調解決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要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省直有關部門要加強指導,強化政策支持;各縣(市、區)切實承擔發展主體責任,要細化實化工作舉措,狠抓工作落實。
第三節 加強政策支撐
各級各部門要圍繞推進縣域經濟突破性發展,完善強化財政、金融、投資、產業、土地、環保等相關配套政策,加強短期調控政策和長期發展政策的有機結合,以工程化、項目化、清單化抓落地落實,充分發揮政策效應。按照“項目跟著規划走、要素跟著項目走”的思路,探索建立健全重大項目保障機制,在項目審批、建設用地、項目融資、服務保障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服務。落實中央和省惠企政策,切實減輕縣域企業負擔。
第四節 強化要素供給
實施“楚才興鄂”科創人才行動計畫,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優秀大學生到縣域就業創業。持續選派省直部門、高等院校、大型國企優秀幹部到縣(市)掛職鍛鍊。開展縣域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充分發揮省級產業引導基金的引導作用,創新投放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縣域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實施縣域存貸比提升計畫,加大縣域信貸投放,提高縣域資金適配性。合理擴大縣域分支機構信貸審批許可權,壓縮貸款辦理時限,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支持縣(市、區)構建共享涉農信用信息資料庫,建立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開展縣域中小企業信用培植工程,推進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建檔評級基本全覆蓋。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利用優惠政策資金,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領域的信貸投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