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口回族鄉(湖北口鄉)

湖北口回族鄉

湖北口鄉一般指本詞條

湖北口回族鄉是1986年4月3日正式成立的十堰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民族特色濃厚,回漢雜居,是重要的省際邊貿鄉鎮,1984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劃為革命老蘇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北口回族鄉
  • 別名:馬頭羊之鄉 、鄂陝邊貿重鎮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十堰市
  • 下轄地區:東川,小新川村,虎坪,龍王灘,坎子山,三天門,廟川
  • 政府駐地:泗峽口村
  • 電話區號:0719
  • 郵政區碼:442622
  • 地理位置: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
  • 面積:251.49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18115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湖北關,坎子山,三棵樹,黃龍洞,紅岩
  • 機場:無
  • 火車站:無
  • 車牌代碼:鄂C
鄉情簡介,地域情況,自然環境,物產資源,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旅遊景區,其它資料,地圖信息,

鄉情簡介

湖北口回族鄉地處鄂西北邊陲,踞於湖北大梁之巔,三面環陝,一面歸鄂,地扼秦楚要衝,東距本縣縣城145公里,北距西安285公里。全鄉版圖面積為251.49平方千米(2017年),轄19個行政村,112個村民小組,18115人(2017年)。境內層巒疊嶂,溝壑縱橫,地勢西高東低,落差較大,最高海撥1799米,最低海拔540米,平均海拔921米。全年平均氣溫10.8℃,無霜期160天,是典型的高寒鄉鎮。
湖北口回族鄉是湖北省重點革命老區鄉鎮之一。中共鄂豫陝渝第二十次常務會議曾在虎坪澇池大院召開,徐向前、李先念、程子華、徐海東等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浴血奮戰,建立紅色政權,留下了光輝的革命足跡,1984年被省政府劃為革命老蘇區。是湖北省五個回族鄉鎮之一。1986年4月3日湖北口回族鄉成立,成為十堰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鎮,全鄉有6個回族村,回民初級中學一所,回族具有獨特的傳統習俗。是湖北省重要的省際邊貿口子鎮之一。湖北口集鎮貿易有悠久的歷史,每逢農曆二、五、八,鄰近的關防鄉和鎮安縣茅坪鎮上千民眾來湖北口集鎮逢場貿易,這種趕集傳統持續了五百多年直至今天。是鄖西發展最有希望的地區之一。①文化特色鮮明。,回民獨特的服裝、飲食、宗教、節日文化習俗富有魅力。②物產資源豐富。湖北口馬頭山羊、秦巴黃牛被載入湖北省志,養殖規模全縣最大。核桃、柿子、香椿質優味美,享譽省內外。烤菸產業發展壯大,是美國環球菸草公司在中國的三個菸葉生產基地之一。全鄉已探明的礦產10多種,鐵、生物大理石、重金石等儲量達千萬噸。旅遊資源豐富獨特,湖北關、萬畝石林、三十六岩觀音寺都極具觀光旅遊價值。③發展勢態強勁。緊緊抓住各種機遇,充分利用山場、勞動力等資源以及邊際口子鎮優勢,培植出了畜牧、烤菸、林特、勞務四大支柱產業。2012年發展馬頭山羊67000餘只、烤菸5208畝,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2.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09元,分別是建鄉之初的27.2倍和29倍,2012年被評為“全市先進鄉鎮”。④社會穩定和諧。全鄉社會環境安定,回漢團結互助,連續十二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勝責任區”稱號。漢族教師胡安梅、回族村支書魏登殿先後當選為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和十八大代表。2009年獲得“全國文明鄉鎮”殊榮,2010年成立了全縣第二個異地商會——湖北口靈寶商會,更多湖北口籍創業人士支持家鄉建設。2011年被市綜治委授予“全市優秀平安鄉鎮”稱號,2012年再獲“全市文明鄉鎮”榮譽稱號。

地域情況

鎮名:湖北口回族鄉。②區位:地處鄂西北邊陲,秦巴腹地,西、南、北三面分別與陝西省的鎮安、旬陽和山陽三縣接壤,東距縣城145公里,北距西安285公里。③人口:18115人(2017年)。④特產:馬頭山羊、核桃、油桐、柿子、芝麻、綠豆、紅小豆、香椿、荃菜、野小蒜。
湖北口回族鄉

自然環境

境內山巒疊嶂,溝壑縱橫,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地勢西高東低,落差較大,坎子山村海拔1799米的牛頭嶺是全縣海拔最高的山峰。區域小氣候突出,年平均氣溫僅10.8℃,全年無霜期160天,素有“清明不斷雪,穀雨不斷霜,高山霜期到端陽”之說。全鄉耕地有限,80%土地為掛坡地、石塹地,地力低下。自然災害頻繁,旱、澇、風、雹、雪、滑坡等災害時有發生。

物產資源

湖北口回族鄉山場廣闊,有悠久的畜牧養殖歷史,本地馬頭山羊、秦巴黃牛聲名遠播,被載入湖北省志。高寒氣候造就獨特的林特資源優勢,核桃、柿子質優味美,享譽省內外,蕨菜、香椿、野小蒜等綠色野生菜種類多產量大。全鄉已探明的礦產10多種,其中鐵、生物大理石、重金石等地質儲量千萬噸以上,價值不可估量。湖北口是十堰市最適宜發展烤菸的地區之一,被美國環球菸草公司選定為優質菸葉生產基地。境內自然景觀鐘靈毓秀,人文景觀獨具神韻,有、千姿百態的萬畝石林;“根扎兩省、葉落三縣”的三棵樹和飛瀑成串、鳥語花香的天然氧吧吊橋溝等自然景點;有“西扼楚咽、東制秦喉”的湖北關、凌空懸崖的佛教聖地“三十六岩觀音寺”、阿拉伯建築風格的湖北關清真寺、中共鄂豫陝省委第二十次常委會遺址澇池大院等人文景致,極具觀光旅遊價值。

經濟發展

秉承地方資源稟賦,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經過近幾年的產業化發展,湖北口鄉域經濟形成了四大支柱產業。一是菸葉產業,2012年實現烤菸種植5208畝,產煙1.3萬擔,實現收入1200萬,產品出口創匯,遠銷美國。二是畜牧產業,大力推廣實施山羊“1235”工程、黃牛“165”工程,我鄉年發展山羊6.7萬隻,黃牛6000頭,規模全縣最大。三是林特產業,抓住全縣興建百里核桃長廊機遇,發展核桃基地,使全鄉核桃、柿子等骨幹林果面積達到2萬畝,實現林業產值1000萬元。四是勞務經濟,發展萬人打工經濟,年有序輸出勞動力近10000人次,勞務經濟收入過億元。

社會發展

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全鄉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農村人口集鎮化步伐加快。集鎮人口達到7000餘人,2010年以來建設的7200平方米的邊貿市場、600米長楚關大道、1580米長的集鎮防洪堤、三星級旅遊賓館等重點項目,使集鎮功能趨於完善,與周邊縣鄉聯繫密切,邊貿盛行,物流暢達。全鄉通村公路里程106公里,村組公路279公里,農村公路覆蓋70%的自然村。湖北關、龍王灘、東川、小新川、泗峽口等新農村、湖北關和虎坪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標準高,已形成一定規模,成為鄂陝邊關靚麗風景線。新農合、新農保參與率達100,適齡兒童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創新管理模式,部門聯動齊抓共管,連續11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勝責任區”,計畫生育工作2011年考核全縣第一。

精神文明建設

湖北口有持續了幾百年的邊貿“趕集文化”,有革命先輩們留下的珍貴紅色革命文化,更有豐富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回民獨特的服裝、飲食、宗教、節日文化習俗格外富有魅力。全鄉17個村都已實現了黨員民眾服務中心和農家書屋全覆蓋,以回族民歌為代表的傳統藝術得到了繼承和發揚。以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胡安梅、十八大代表魏登殿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以張衍印、徐禮紅為代表的創業成功人士,展現了湖北口良好的精神面貌。湖北口回族鄉2009年獲得“全國文明鄉鎮”殊榮,2011年獲得“全市先進鄉鎮”榮譽稱號。全鄉回漢民眾正以飽滿的熱情,奮力打造實力、靚麗、避暑、和諧湖北口,共同譜寫民族繁榮的新篇章。

旅遊景區

大新川黃龍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娃娃魚(大鯢)基地
三棵樹:湖北省鄖西縣,陝西省山陽縣,陝西省鎮安縣界址!當年三個縣長親自為三棵樹添土。三棵樹以根扎兩省,葉落三縣著稱。
坎子山:石林;
湖北關:鄂陝門戶。
紅岩:十八拐。

其它資料

湖北口回族鄉成立於1986年4月3日,是湖北省唯一以“湖北”冠名的地方行政機構。建鄉20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關注著民族鄉的發展。省市領導錢運錄、王生鐵、韓南鵬、朱純宣、李憲生、趙斌等領導先後蒞臨視察指導,為民族鄉的發展指引了方向,也為這裡的建設增添了動力。鄖西縣委書記盧富昌,縣長馮安龍也多次深入至此指導民族經濟發展。為了建設湖北口,發展湖北口,鄖西縣全面落實民族政策,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在政策、人事、財力、物力上給予了大力支持和重點傾斜。
湖北口回族鄉湖北口回族鄉
湖北口人民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緊緊抓住民族鄉建設和蘇區扶貧開發機遇,克難戰困,艱苦創業,使全鄉的山場資源、礦產資源、勞動力資源以及邊際口子鎮優勢得到了有效發揮,有力拉動了鄉域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進步。湖北口馬頭山羊獨具特色,它以其肉質鮮,皮質優良而聲名遠播,被載入湖北省志。這幾年,湖北口大力開發地方特色畜牧資源,使畜牧產業從分散走向了規模化。他們啟動的千人千戶種草養羊工程,已使全鄉發展馬頭山羊27000餘只,加上牲豬和黃牛,年收入達到500萬元。
湖北口核桃、油桐、柿子、二花等作物在全省小有名氣;芝麻、綠豆、紅小豆等享譽省內外。通過開發已形成了核桃、柿子為骨幹的特色林果基地15000多畝;香椿、權菜、野小蒜等綠色野生菜也打入國內市場。湖北口已探明的礦產有10多種,地質儲量千萬噸以上,其價值不可估量,其中有5種礦產開採價值較高,金、重金石、花崗石、生物大理石等得到開發利用。
境內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鐘靈毓秀,人文景觀獨具神韻,如:湖北關、三十六岩觀音寺、黃龍洞等極具開發價值。為開發人力,拉長打工產業鏈條,湖北口加大對農民工的服務、培訓、維權力度。率先在民工集聚的陝西靈寶建立了流動黨員支部和流動工會組織。全鄉每年輸出農民工7000餘人,年創收近4000多萬元,個別農民打工積累資金超過千萬元。2005年,湖北口鄉農村經濟總收入突破906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84元,財政收入達到96萬元,分別是建鄉之初的13.6倍10倍5.1倍。農民存款餘額達到3430萬元。
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全鄉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20年來,湖北口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農村人口集鎮化步伐加快。集鎮人口達到3500餘人。賓館、超市、加油站等社區服務機構一應俱全,使集鎮人的生活走向城市化。中心福利院、衛生院、派出所、郵電支局、林業站辦公樓,2.68公里硬化的集鎮街道,占地7200平方米的邊貿市場,6000米集鎮防洪堤等一批重點口子鎮建設工程相繼竣工,使集鎮功能日益提高,邊貿經濟日益繁榮。桎梏湖北口發展瓶頸的道路問題得到重大改觀。鄉黨委、政府積極爭取民族政策和建設資金,新建了二龍路、太東路、太紅路、虎新路、西桃路,上湖路柏油化全面完工,北通西安,東達武漢,公路通村率也從零發展到100%,為湖北口打造了通向富裕的金光大道。
全鄉電網改造全面完成,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供電入戶率達到100%。廣播電視光纜光纖的架設,讓黨和政府的聲音響徹湖北邊關,數十套精彩清晰的有線電視節目進村入戶。有線電話、移動手機、網際網路也進入回民家中,今天的湖北口已闊步走上資訊時代的高速公路。
2002年,湖北口桃園溝村教師胡安梅,憑著滿腔無私奉獻的熱血,憑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當選為中共十六大代表。她是人民的代表,她更是湖北口人精神的代表。湖北口的黨員幹部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團結和帶領回漢兒女走進了新世紀發展的康莊大道。湖北口的回漢人民,正是憑著這種精神緊緊團結在一起,生生不息,發展壯大。
20年的湖北口是一部戰天鬥地,可歌可泣的抗爭史,是一部氣貫長虹、彪炳千秋的發展史。全鄉回漢民眾正以飽滿的熱情,攜手並進,共同譜寫民族繁榮的新篇章。

地圖信息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政府(338省道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